《西游记》齐天大圣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西游记》齐天大圣的形象特点是疾恶如仇——战斗者形象。《西游记》通过西天取经途中经历的八十一难,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孙悟空降妖除魔、疾恶如仇、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无敌英雄的形象。在战斗中,他都能随机应变,善于斗智,保持着傲视群敌的性格特征。不论这些妖精来至何处,变化成什么模样,他都能火眼金睛,辩明真伪;也不管妖怪有多大本事,有多么凶狠厉害,他一概不放在眼里。从东土到西天十万八千里,遇到的有九九八十一难,妖怪头子就有几十个,但他一条金箍棒打遍西天世界,令妖魔鬼怪闻风丧胆。并且他同妖怪斗争,大多数都是主动进攻,只要一听说妖怪扰乱人间,就决不放过。孙悟空的形象实质不仅在于敢斗,更在于斗则必胜,故被封为 “斗战胜佛”。悟空扫荡妖魔鬼怪,不仅是为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为民除害。文学形象《续西游记》内容是写唐僧师徒第一次取经见如来佛后,在返回东土的路途中发生的故事。主人公仍为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妖魔为了抢夺经卷,便在途中设置了八十八种魔难。《续西游记》增加灵虚子和比丘僧到彼两个人物,在与妖魔相斗的关键时刻,往往他俩人出面化解而不是孙悟空,这也影响了对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续西游记》中贬低了孙悟空降伏精怪的作用,影响了整个小说的思想意义。因此,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引明代董说在《西游补》中所引杂记说:“《续西游记》摹拟逼真,失于拘滞,添出比丘灵虚,尤为蛇足也。”
中国神话的七圣是哪几个?
梅山七圣:袁洪(白猿)、金大升(水牛)、戴礼(狗)、杨显(羊)、朱子真(大猪)、常昊(长蛇)、吴龙(蜈蚣);
《灌志文徵�6�4李冰父子治水记》:二郎喜驰猎之事,奉之命而斩蛟,其友七人实助之,世传梅山七圣。此梅山七圣《封神演义》第九十二回谓是猿、猪、羊、狗、蜈蚣、蛇七怪,助纣为虐,杨戬、哪 收斩之。而四川民间传说,则谓是猎户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称为煤山七友。二郎擒孽龙所在之灌县玉垒山一带,均产煤之山,七友盖古代采煤工。该县二王庙旧有“七圣殿”,塑七友像,以其形状诡异,俗亦谓之为“七怪”。今二王庙山门内小戏台横额尚有木刻线雕涂金人物图像,约作于清代初年,即二郎偕梅山七圣助李冰斗犀图。右侧一象鼻怪兽,身被鳞甲,一有须壮汉徒手搏之,当即李冰斗犀。中武士八人,居中一戴冠著战袍之少年,腰悬宝剑,倒持三尖两刃刀,前后均有猎犬跟从,自属二郎无疑。其余七武士,亦均各著战袍,前三后四,当即所谓“梅山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