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仪器功能
LDV系统从功能上分为:光路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光路部分:采用He-Ni激光器或Ar离子激光器,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高功率的514.5nm,488nm,476.5nm三种波长的激光。新一代的LDA系统采用固体激光器,大幅降低了对操作者使用经验的要求。带有频移装置的分光器将激光分成等强度的两束,经过单模保偏光纤和光纤耦合器,将激光送到激光发射探头,调整激光在光腰部分聚焦在同一点,以保证最小的测量体积,这一点就是测量体即光学探头。接收探头将接受到的多普勒信号送到光电倍增管转化为电信号以及处理并发大,再至多普勒信号分析仪分析处理后至计算机记录,配套系统软件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在流场中存在适当示踪粒子的情况下,可同时测出流动的三个方向速度,升级至PDA系统后甚至可以测量球形透明颗粒的粒子直径。FSA4000处理器可以处理高达175MHz的多普勒频率,加上40MHz的频移,可以处理1000m/s以上的流场,最高每秒可测量到的数据不少于150k个。而BSA F800处理器最高处理频率可达200MHz,每秒最高可获得数据率更是可高达1M#/s。技术指标:测速范围:mm/s-1000m/s测速维数:1维,2维或3维测速精度:0.1%工作光谱:514.5,488,476.5nm测量应用:可测速度、液滴尺寸、液滴分布等。 随着氩离子气体激光器的日暮西山,新一代窄线宽单模固体激光器被引入到激光多普勒的应用当中。DopplerLite,FlowExplorer DPSS等LDA激光发射光学系统被相继研发出来。新的DPSS激光器不仅提供了免调节的一体化LDA发射探头,并且仍然提供可靠的光纤发射探头。其中:一体化LDA发射探头由于内置了激光器、布拉格单元等器件,取消了光纤耦合器等可调节部件,因此大大降低了调节难度,无需任何光学耦合调节即可直接使用。但其缺点是由于内置激光器,因此探头对使用环境的温湿度要求、振动要求等相对较高;并且由于光电一体,探头也无法做到防尘防潮。基于DPSS激光器的光纤探头继承了传统光纤激光多普勒的所有优点:水密探头,对使用环境洁净度无严苛要求;可以承受一定的振动;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均有较高适应能力,甚至可以配置探头内部气体吹扫系统。其缺点是当环境温湿度变化较大时,需定期检查光纤耦合状况,防止光纤耦合效率下降。 新的坐标架系统增加了启动/停止的加速度设置,可以确保移动过程中的稳定。对于单点测量系统,可以大幅缩短测量时间,提高测量数据质量。
测速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 工程技术科学
问题描述:
在电视上看到只要你跑过,或是物体飞过,都可以测得物体的速度那种测速机好神奇,是怎么测的?
解析:
“那个机器真奇妙,球一发完它就能显示球速是多少!”大师杯开赛数日,不少观众在欣赏大师们球技的同时,对场地角落上那个“测速机”也产生了兴趣。记者昨天和“测速机”的供应商瑞士雷达钟表的咨询师艾里克先生聊了起来,揭开了这个神秘“测速机”的面纱。
这个看似神秘的机器,工作原理其实和马路上测机动车有没有超速的测速雷达一样
,就是通过雷达枪接收由网球反射回来的光波,根据其频率的不同来测定球速。测速机是1996年才出现在网球比赛中的,在那之前,观众只能对每个高速球发出惊叹,却无法知道球速究竟有多快。传统的测速机存在一些死角,这次雷达公司在上海大师杯上使用了一种叫“鹰眼”的装置,在球场的空中一共设置6个“鹰眼”,对所有球都一览无遗,一些争议球的电脑模拟回放也是“鹰眼”的杰作。据艾里克先生介绍,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使用“鹰眼”技术。
截至昨天,本届大师杯上速度最快的球,是“大炮”冈萨雷斯前天发出的,时速为223公里。目前发球速度的世界纪录,是美国选手罗迪克保持的246公里/小时。不过,测速机测定的只是球拍将球击出时的最大速度,之后球速将会因为空气阻力而大大减慢,等到对方挥拍回球时,球速一般只有测速机显示值的一半左右了。
不要以为网球的发球速度是拍类运动项目中最快的,真正的最高纪录其实来自“轻飘飘”的羽毛球。我国羽毛球双打选手付海峰至今保持着羽毛球劈杀的最高时速纪录———322公里/小时。一般雷达测速的极限是350公里/小时,可以说这个速度已经接近了仪器测量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