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

时间:2024-12-18 22:19:08编辑:小早

孩子上学,到底要不要陪读?

01.陪读妈妈的心理
我也问了朋友这个问题,因为当年我们也是一起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样参加过高考的人,我不希望她这样轻易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
然而,她却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从孩子上小学起就开始陪读,去年高考,她的孩子就成功地考上了清华大学。所以,12年虽然漫长,但是只要孩子能考上清华,将来有个好前途,自己付出再多也值得了。
她说,活到中年才明白,有车、有房、有钱,其实都没那么重要,孩子出息了,才是自己后半生幸福的保障和底气。
如果非要在自己的工作和孩子可能上清华这两者之间选择,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清华。

我相信大多数妈妈都是这样的心理,也都会这样去选择。毕竟,“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可是,并不是所有陪读妈妈家里的孩子都能考上清华啊?
我家住在一所重点高中附近,在我家附近有很多公寓都租给了一些陪读的家庭。有时候在超市买菜时,经常会碰上一些陪读妈妈。
通过和她们聊天得知,她们的孩子虽然都在这所重点高中读书,但是大多数孩子的成绩都很一般,甚至有的孩子成绩还很差。
而这些妈妈们,在陪读期间,一般只能给孩子做一些做做饭,洗洗衣,早上叫孩子起床等等这一类的琐事,大多数都辅导不了孩子学习。

所以,陪读妈妈放弃了自己擅长的工作,却只做一些保姆就可以做的工作,对孩子的学习帮助似乎并不太大。
陪读妈妈们只愿看到一些陪读让孩子成功考上好大学的案例,却根本不愿正视陪读失败的案例。她们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与众不同的,相信自己的陪伴会让孩子懂得感恩,更加努力。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02.长期陪读对孩子的影响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有人专门帮孩子打理生活上的琐事,孩子就会专心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提升。但是实际上家长陪读却是有利有弊:
陪读的好处:
1、经常给孩子鼓励和信心,有利于亲子关系更融洽。
在孩子失败时,家长能及时支持和鼓励孩子;在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讲解;在孩子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家长可以帮孩子分析和引导等等。
如果家长可以做到这些,会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孩子日常遇到的问题,让孩子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并可以轻松应对考试。
2、如果孩子自制力较差、有网瘾等坏习惯,家长的陪读很必要。
当孩子出现严重不良行为时,比如沉迷网络,学别人逃学、旷课等,父母的陪读就可以有效加强监督、隔离孩子受环境影响,预防孩子继续走下坡路。

陪读的弊端:
1、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
因为凡事都有妈妈在身边帮助解决,孩子会变得懒惰,依赖性变强。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在学习上也过度依赖母亲的指导。
比如,遇到不会的难题,自己不会主动去思考、解决,而是直接将难题抛给父母,缺乏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
很多陪读妈妈,要么辞去了体面工作,让自己成为一名家庭主妇,一心侍候孩子;要么心里把让孩子进入好大学当成了自己最大的事业。
调查发现:有60.6%父亲和63.3%母亲认为子女就是自己人生的希望。
她们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太大的期望,将整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他们看似无怨无悔地付出,但是付出得越多,孩子的压力就越大。
父母出于关心,时刻关注着孩子的言行举止,让孩子感觉窒息,感觉没有了一点自己的隐私,脾气会变得暴躁和逆反。
如果家长脾气也不好,看不惯孩子,对孩子非打即骂,那么,陪读的结局只会让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亲子关系也会走向反面。

3、陪读会让孩子缺乏自理能力。
从小被家人照顾得太多的孩子,缺乏独立性,更缺乏自理能力。这样的孩子,即使将来考上了一所好大学,生活上的能力也会让他在大学生活里出现很多问题,吃尽不少苦头。
家长对孩子生活上的事情包办代替,会让孩子永远学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一个不会照顾自己的人,缺乏最起码的生存能力,这非常不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03.长期陪读对父母的影响
其实,长期陪读不仅对孩子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也会对父母家庭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也会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
1、陪读会让妈妈失去自我。
长期的陪读生活,会让妈妈与社会脱节。每天妈妈心中只想着,早饭、午饭、晚饭都吃些什么?孩子上学去了,妈妈就开始收拾家务、洗衣服、备菜……
妈妈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她忘记了自己的需求,失去了自我。孩子成了母亲心中唯一的精神支柱。
等到孩子考上大学走了以后,她的人生会突然没有了目标……

2、陪读会给妈妈很大的的压力。
如果孩子考上了好大学,那么全家人皆大欢喜,妈妈成了家里的功臣;如果孩子没考好,妈妈就会特别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就算家里人不说什么,妈妈的精神压力也会很大。

3、陪读会对家庭造成伤害。
父母两人长期两地分居,缺乏交流,会造成感情生疏、淡漠、甚至破裂。不利于家庭和睦团结。
我家亲戚一对夫妻就是因为妈妈跟着孩子陪读三年后离婚了。是孩子的妈妈在城里认识了另一个陪读的爸爸,两人走到了一起,结果两个家庭破碎了,两家的孩子也很受伤,学习直线下降。

写在最后:
父母之爱子,必将为其计深远。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但是爱孩子也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千万不要最后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孩子上学是陪读好,还是不陪好呢?

首先,家长的选择是基于自己对孩子最好的判断,而这种决策是需要尊重和理解的。
我绝对就要分析
1.对孩子是否有益:独立性、情商、社交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
2.对母亲自身发展的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经济状况、社交生活以及家庭关系等因素。
3.家庭整体利益会如何被影响:父母之间的分工、孩子的切身利益、家庭健康与稳定等因素。
我的建议是
如果陪读妈妈认为陪读对孩子学习和成长有直接提升或需要付出短期代价换取长期回报,同时她和丈夫和孩子商量后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么这个决定就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值得尊重。
但同时,也应鼓励陪读妈妈谋求自我发展,寻找时间和机会投入到自己的事业或兴趣中去,以增强自我实现和个人平衡感,同时也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尊重母亲的意愿及个人价值追求。
综上所述,每个家庭的选择因情况而异,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这些选择,并从多角度来考虑问题。


陪读到底好不好?

陪读妈妈是指为了照顾孩子而辞去工作或将工作调整为兼职或在家办公等方式,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放弃自己的职业发展来陪伴孩子成长是一种伟大的爱,但这种做法是否值得,却还要因人而异。陪读妈妈的优点

首先,陪读妈妈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能够与孩子更多地交流沟通,配合老师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陪读妈妈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有时候家长比老师更了解。通过与孩子的日常接触,家长可以更好地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及时辅导和纠正。家长和孩子更亲密的关系也可能会让孩子更加乖巧听话。

再者,陪读妈妈还可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孩子的成长受家庭教育影响最大。通过家长的精心陪伴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缺点

然而,陪读妈妈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方面,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存在可能性,无法面对挫折。另一方面,陪读妈妈由于长时间不参加工作,可能会导致自身的知识、技能不再跟上时代潮流,或者丧失事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是否值得

那么,陪读妈妈是否值得,还要看具体情况。家庭经济情况、教育理念、孩子的性格和学习情况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经济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情况下,母亲可以考虑不进行全职陪护,带着孩子一起面对更高的职业发展。如果家庭经济压力较大,或者孩子的学习情况需要着重提高,陪读妈妈则可以考虑辞去工作、半工半读、在家办公等方式,全身心陪护孩子。


陪读到底好不好?

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人价值观和家庭观的选择,没有固定的答案。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权衡:

1. 孩子需要陪读。特别是在孩子小学阶段,家长的陪读和帮助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妈妈是最有条件和最适宜陪读的家长,那么这可能是值得的。

2. 妈妈自己的发展也很重要。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追求自我实现,妈妈也不例外。长期放弃自己的事业和兴趣,可能会产生精神压力和消耗。这一点也需要考虑。

3. 陪读并不必然意味放弃自己。如果妈妈能灵活安排时间,既能陪读孩子也能顾及自己的发展,那么这种折中的方案可能是更理想的选择。毕竟,妈妈的快乐也直接影响到孩子。

4. 其他家庭成员也应尽Responsibility。不应该让妈妈单独承担全部的教育责任。爸爸和其他家庭成员也应该按照自己的条件分担适当的陪读任务,不至于造成对妈妈的不公平。

5. 妥善利用其他资源。除家庭之外,也可以利用社区或市场上的其他教育资源来辅助孩子的学习,减轻妈妈的负担,让妈妈可以有更多时间放在自身和事业发展上。

所以,总体来说,妈妈陪读孩子本身当然是值得的,这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但过度放弃自己的发展也不容易维持,容易产生反弹。理想的状态是寻找一种平衡,既能陪读也能顾自己,并靠全家和其他资源的配合来完成教育任务。只有当妈妈的自我得到合理关注和满足后,才能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陪读不应成为妈妈唯一的人生使命,更是家庭共同参与的责任。


上一篇:保利威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