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是什么意思
地仙是道教认为住在人间的仙人。地仙也称为遍知真人。葛洪《抱朴子·论仙》:“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神仙分为两类:先天神、人修仙。先天神,先天尊神,乃大道化身,不可修。人修仙,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文献道教《钟吕传道集》释义释义:吕曰:“所谓地仙者,何也,”钟曰:“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吕曰:“地仙如何下手,”钟曰:“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
地仙是什么仙
地仙是道教认为住在人间的仙人。地仙也称为遍知真人。葛洪《抱朴子·论仙》:“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地仙的具体出处如下:
1、《云笈七签》卷一一四:“此飞仙之所服,非地仙之所闻。”
2、《列仙诗》之四:“东华童子捧瑶笺,青鸟衔书送地仙。”
3、《庸盦笔记》卷三:“罗浮山中有黄道人,相传东晋时,葛洪炼丹仙去,道人捞其鼎中余丹吞之,遂为地仙。时时披发氅衣,出行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