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投档比?
投档比即学校招生人数和学校将提学生档案人数所成的比例。有的学校会有“进则不退”的原则,只要学生服从调剂就可以留在本校。如果志愿院校没有这个政策,又没有达到录取条件,学生便只能参加下一批次的填报。在实行“顺序志愿”报考规则的省份,一般报录比均为1:1.2,即招生计划为100人会接收120位考生的档案,最后淘汰20人。实行平行志愿报考方式省份投档比均为1:1,即招生计划为100人只接收100位考生的档案。现行新高考的省市平行之言和内蒙古的投档比均为1:1。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不服从调剂,即便学生符合招生条件且学校有“进则不退”的政策,该生在没达到所报考专业的要求的情况下也会被学校退档滑到下一批次。
什么是投档比例
补充分析如下所示:1、首先,投档比例就是实际投档人数比上实际招生计划人数。2、其次,投档比例又称调档比例,就是解决投档多少合适的问题。它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是同一批次、同一计划性质、同一科类的招生计划数与投放考生档案数量之间的比例;3、然后,一方面,由于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20%;另一方面,招生院校为了既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同时又保证招生质量,故确定的投档比例一般都100%~120%之间;【摘要】
什么是投档比例【提问】
您好,我是小苏老师,毕业于985北京师范大学,虽然年轻但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擅长心理咨询、K12~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需要一定的时间给你地汇总完美的答案,请耐心稍等老师一下哦。【回答】
你好,投档比例就是实际投档人数比上实际招生计划人数。【回答】
补充分析如下所示:1、首先,投档比例就是实际投档人数比上实际招生计划人数。2、其次,投档比例又称调档比例,就是解决投档多少合适的问题。它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是同一批次、同一计划性质、同一科类的招生计划数与投放考生档案数量之间的比例;3、然后,一方面,由于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20%;另一方面,招生院校为了既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同时又保证招生质量,故确定的投档比例一般都100%~120%之间;【回答】
补充扩展:一所学校按投档比例为1:1.2。意思是,招100个人,投120份档案到该学校。按照筛选退掉后面20个人档案。【回答】
以上是小苏老师的回答,真心希望能帮助到你哦[比心]【回答】
所以最后那20分档案会被退档对嘛【提问】
意思就是如果小明第一志愿报A大学,然后按成绩排名,小明的成绩在这前120个人中,招生院就把这120个人的档案投到A大学,A大学计划收100个人,但是小明虽然服从调剂,但是他排在这120个人的最后20个人中,所以小明会被退档,被退档后,小明后面的所有志愿全都作废是这样吗【提问】
对的,最后那20分档案会被退档。【回答】
对的,意思就是如果小明第一志愿报A大学,然后按成绩排名,小明的成绩在这前120个人中,招生院就把这120个人的档案投到A大学,A大学计划收100个人,但是小明虽然服从调剂,但是他排在这120个人的最后20个人中,所以小明会被退档,被退档后,小明后面的所有志愿全都作废,要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报考。【回答】
因为它的投档比例是1:1.2。招100个人,投120份档案到该学校。按照筛选退掉后面20个人档案。【回答】
1比1.2投档是什么意思
1比1.2投档是按照1比1.2来划分投档分数投档,并不是剩下20%就一定会被退档,只有没有被录取的会被退档。在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根据投档比例,省招办向高校投放考生电子档案。本科提前批的军队、公安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普通类院校(非艺术、体育类)第一志愿批量投档比例,一般省外普通高校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20%确定,省内高校和军队院校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10%,后续补充投档按计划余额1:1投档。关于录取的其他规定。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后,未录满的计划向社会公布征集志愿。对计划余额不大的高校,在原分数线上征集;对计划余额大的高校征集志愿时视情况降分备档。征集志愿后线上生源仍不足的,降分投档,降分幅度一般不超过20分。当次征集志愿的计划只按考生当次所报的征集志愿投档。征集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后,根据计划余额和生源情况进行补档。艺术类平行志愿投档办法按艺术类招生文件执行。体育类平行志愿投档办法按体育类招生文件执行。以上内容参考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