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

时间:2024-12-16 16:21:48编辑:小早

德国大选罕见结果:一个没全赢,一个没输透.说明了什么呢?

德国大选,选情极其胶着。初步计票结果显示,肖尔茨所在的社民党以25.7%比24.1%的微弱优势战胜联盟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赢得优先组阁权。本次德国大选因连续执政16年的默克尔不寻求连任而扑朔迷离、难以预测,这种情况在以“可预期”著称的德国政坛十分罕见。默克尔之后,其所在的联盟党推出拉舍特逐鹿总理府。尽管默克尔本人在选前多次为拉舍特站台,但遗憾的是,拉舍特最终还是未能扛起大旗,联盟党以1.6%(初步计票结果)的差距败给昔日的执政小伙伴社民党。紧随社民党、联盟党之后的是绿党,获得14.8%选票。另外,自民党、德国选择党、左翼党分别获得选票11.5%、10.3%、4.9%(以上均为初步计票结果)。2021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初步计票结果由于社民党和联盟党几乎打成平手,未来谁能成功组阁仍充满悬念。德国大选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接下来的组阁谈判还有哪些选项?“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政治,尤其是对华政策将出现哪些不确定性?围绕上述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姜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和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宇方。崔洪建称:“从社民党候选人肖尔茨把自己打扮成‘默克尔的接班人’可以看出,默克尔现在在德国政坛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接下来无论谁成为德国新的领导人,可能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都会生活在默克尔的影响下。无论是个人能力、个人声望还是政策框架等等,大家会自觉不自觉地拿他和默克尔作比较,这可能是她继任者的痛苦。”朱宇方认为,肖尔茨摆默克尔经典的菱形手势,打出了“默克尔继承人”这张牌完美迎合了德国选民“表面求变、骨子里的不变”的心理。在组阁方面,上述两位学者均认为,社民党和联盟党再回“大联盟”很勉强,由社民党或联盟党牵头,三党共同组阁的可能性很大。但姜锋提出,“大联盟”完全有可能,因为德国历史上到现在还没出现过三个议会党团去支撑一个政府的复杂局面。获知初步计票结果后的拉舍特(左)和肖尔茨(右)为什么会选成这样?本次德国大选有来自47个政党的6211名候选人将角逐联邦议院至少598个议席。初步计票结果显示了上次大选中最终进入到联邦议院的6个政党的得票情况:社会民主党(SPD),得票率25.7%,代表色红色,政治立场中偏左。总理候选人肖尔茨,现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曾任汉堡市市长。联盟党(Union),得票率24.1%,代表色黑色,政治立场中偏右。联盟党由基民盟(CDU)和仅在巴伐利亚州活动的姊妹党基社盟(CSU)组成,总理候选人拉舍特,基民盟主席兼德国人口第一大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绿党(Die Grünen),得票率14.8%,代表色绿色,政治立场中左,总理候选人是党主席之一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自民党(FDP),得票率11.5%,代表色黄色,政治立场中右。德国选择党(AfD),得票率10.3%,代表色蓝色,政治立场极右。左翼党(Die Linke),得票率4.9%,代表色红色,政治立场极左。初步计票结果对于这一选举结果,姜锋、崔洪建、朱宇方三位学者均表示,在预料之中。“现在两党差距实在太小,即便初步计票结果和最终结果的差距不会太大,但可能也比较重要,”崔洪建称,一般情况下,两个结果都是小数点后面的差距,但是现在两党选情这么胶着,真的很难说。就像体育比赛里面,开始算小分了。朱宇方认为:“从肖尔茨和拉舍特这两个政治家本身来说,是肖尔茨强,拉舍特弱,但是从党派来说,社民党的执政支持度从总体上看不如联盟党。在历史上社民党执政的时期也不是很长,更多的时间都是联盟党主政。所以,从党派来看肯定是联盟党稍微占优势,这两个方面平衡一下,就出现了现在这样的结果。”姜锋称,德国大选结果反映出传统大党的衰弱局面,传统大党交替主导德国政坛、主导政治生活的传统成为历史了。两个大党哪怕是组合到一起,也已经是到了历史上最弱的时刻,甚至已经到了不能再组成政府的这样的一个程度,这种情况在德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一个转变。姜锋认为,当下的德国“政治地貌扁平,政治色谱多彩,政治力量分散。”对于德国当下政治“碎片化”的原因,朱宇方分析道,现在整个社会的变化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根本性的矛盾已经不是单纯的劳资矛盾了,矛盾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前,联盟党、社民党、自民党都是从劳资关系出发,在政治光谱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后来,像反全球化的德国选择党、主打环保议题的绿党崛起,它们分掉了传统建制派政党的一杯羹,这是导致政党“碎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现在的政治光谱就变成了一个多维度的光谱,不像以前只有左右这一条轴,现在是有很多条轴。崔洪建称,这跟国家发展阶段有关。在两德统一之前,有一个强大的外部压力,所以它的方向明确,就是要完成两德统一。当方向明确之后,这种所谓的政治斗争、党派利益就必须得让位于这个压倒性的目标。“但当德国发展到一定阶段,比如说财富积累了,经济发展了以后,有些问题就会上升到政治层面,比如说分配的问题。这一次他们各党在内政上的一些讨论,主要就是围绕分配展开,像养老金问题、最低工资问题等等。这时候,各个阶层的利益代言需求就会增加,反映在政治上就是政治生态变化。第二,德国长期以来的中间政治大联合,一定程度上给了一些小党空间,比如说像绿党和选择党的崛起,他们基本上是从反对某个领域的政策起家。”姜锋预测,接下来德国在国际上的外交与默克尔时期相比将会陷于“停滞”,对华关系整体上应该说不会有根本的改变。但是,它会受到这种不同政治力量的掣肘,会有一些局部或者短期的干扰,不过大方向不会变。肖尔茨PK拉舍特,为什么能赢?今年4月底,主打环保牌的绿党的支持率一度飙升至30%,但很快,总理候选人贝尔伯克简历造假、著作剽窃等一系列丑闻击碎了绿党的政治美梦,绿党支持率很快跌回20%以下。联盟党候选人拉舍特则因新冠疫情和今年夏季水灾中的表现饱受诟病。他在陪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视察洪水灾区期间,不合时宜地大笑更是受到外界强烈抨击,令其声望大打折扣。走访灾区时的大笑一幕成为联盟党选情的分水岭,民调数据自此一蹶不振,直至8月底被社民党反超。拉舍特在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视察灾区时,被拍到与同僚说笑 图源:德媒非常有趣的是,社民党的总理候选人肖尔茨,大大方方打出了“默克尔继承人”这张牌,甚至摆出默克尔经典的菱形手势登上了杂志封面。法新社称,肖尔茨尽管被认为“无趣”,但在人气方面一直大幅领先拉舍特。肖尔茨在竞选过程中模仿默克尔,摆出默克尔经典的“菱形手势”朱宇方分析称:“我们撇开拉舍特大笑等不恰当的举动,实际上这个人本身就不是很占优势。他作为联盟党推出来的总理候选人,天然地处于一种困境,因为默克尔不是被选下去的,她是退休的。”“大家现在对联盟党不满意,很重要一点是因为它今年拿出来的竞选纲领没有什么新意。但是现在选民都想要求变,在求变的时候联盟党推出来了拉舍特,他一味的跟着默克尔,却又是个低配版的默克尔。选民就会觉得,默克尔我本来就有一点看倦了,想有个新面孔,但如果你们拿出的新面孔只是个低配版的默克尔,还不如原来的,我当然对你就更没兴趣。”所以德国有一个说法,说拉舍特陷入了“默克尔陷阱”,朱宇方补充道,拉舍特没有办法否定默克尔,因为默克尔毋庸置疑是很成功的,否定默克尔就会让政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让选民很疑惑你政党定位究竟是什么,联盟党明明成功执政了16年,为什么要自我否定?但如果不自我否定,也会有很大的损失,因为没办法求变。朱宇方说:“拉舍特是怎么做都不合适,在竞选的过程当中很难出彩,只能求稳。他原来如果不出错,可能就可以平稳地等到默克尔把接力棒交到他手里,但是他偏偏又不争气地出了错。出不了彩,偏偏还没有做稳,所以就不行了。”而反观肖尔茨,他打的牌就是默克尔的接班人,“但是他是占优的,”朱宇方说,“他占优就占在我虽然和默克尔很像,但我毕竟换了个党,迎合了德国人那种求变心理。但其实选民都知道,近年来联盟党和社民党都在往中间靠,联合执政这些年,社民党也没给联盟党拖后腿。所以这台戏,换了谁都能唱下去,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终归是稳的。所以肖尔茨也是在变与不变之间取了个巧。”崔洪建认为,这次选举德国民众从一开始就比较为难,尤其是对联盟党的支持者来说,比较分裂。一方面拉舍特本人的支持率越来越低,但是大家对联盟党还是有基本支持的。“大家在选人的时候不愿意选拉舍特,选党的时候更愿意选联盟党,这个可能是存在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加剧这次选举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新政府如何配色?社民党赢得大选,获得优先组阁权,新政府如何组阁将是未来的一大看点。组阁是大选后最具不确定性的阶段,被称为“黑箱”,组阁结果取决于政党之间如何进行谈判和妥协,而非选民的偏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宛若调色盘一样的组阁可能性。德国宪法规定,单一政党或政党组合须在议会占有一半以上议席才能组成政府。从目前的选情来看,新一届联邦政府很可能出现三党联合执政的情况。朱宇方称:“虽然社民党拿到了优先组阁权,但是实际上所有的接触和博弈都是同时进行的。这次组阁的选择特别少,一旦社民党‘交通灯联盟’组阁失败,就几乎只能由联盟党出面组阁。如果不考虑其他政党意见的话,拉舍特和肖尔茨在组阁上几乎处于一种对等状态。”图源:观察者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德国政治碎片化的反应,”崔洪建说,由社民党牵头组阁,“交通灯联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交通灯联盟”即红黄绿,也就是“社民党+自民党+绿党”的组合。但是,从政治光谱上看,绿党是更左的左翼,自民党是更右的右翼,这两个党的距离更远一些,政策主张上的矛盾更大一些。崔洪建分析称:“‘交通灯联盟’里,社民党和绿党更搭一点,但也存在绿党和自民党之间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之前肖尔茨没有排除可能和左翼党联盟。”如果社民党和左翼党联盟,就会形成“红红绿组合”,即社民党+左翼党+绿党。但目前来看,这一组合可能可能性为零,因为这三党的得票率加起来不足50%。之前,肖尔茨不排除找左翼党组阁也成为其他政党攻击社民党的一个主要把柄,崔洪建说,“因为左翼党和选择党在德国被划入另类,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传统政党就不能碰它,碰它就说明你的政策道路是有问题的。社民党尽管因此受到攻击,但到他们还是没有松口,这就说明社民党到现在对社民党和绿党的搭配还是有疑虑的,它想留个后手。”朱宇方也表示,左翼党的某些政见过于另类,比如说它反北约,主张德国退出北约之类的。之前肖尔茨表达不排除和左翼党组阁之后,在一些欧洲的国家都在给德国施加压力,说他们不愿意看到左翼联盟。各种可能的联盟组合 在社民党领先不大的情况下,由联盟党牵头形成“牙买加联盟”的可能性也很大,即“联盟党+绿党+自民党”组合(三党颜色是牙买加国旗颜色,所以又称“牙买加联盟 观察者网注)。“对小党来说,它们肯定更倾向于和领先比较多的党来结合,”崔洪建说,“但是现在两个大党差不多,这也就意味着第一优先组阁权和第二组阁权对小党的吸引力几乎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下,小党就会更多地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尤其是权利分配诉求放到组阁谈判当中。不过,他也提到,如果这两个党要价抬高,比如把财政、外交、经济这些重要的部都要走,只剩下个总理职位,这种情况下再不管是社民党还是联盟党牵头组阁都会考虑,因为这样权力分化之后,对今后政府的决策是很不利的。姜锋则认为,拉舍特组阁极其困难。首先,联盟党拿到了历史上最糟糕的支持率,而且得票率也排在第二位,在组阁过程中,联盟党还会受到来自社民党和绿党的高度压力,所以会很困难。在大选之前,基社盟党魁索德尔就说,当得票率不是最高的时候还要去组阁,是很难想象的,他一早就有思想准备。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再回“大联盟”,即社民党和联盟党再次联手。但崔洪建和朱宇方一致认为“黑红”再联手的可能性极小。上次默克尔组大联盟用了将近半年时间,“上次就很勉强了,这次应该说难度更大了,”崔洪建说,职位和这个权力分配首先就是一个问题,另外社民党估计很难再接受大联合了,它现在好不容易和联盟党拉平了,这时候它一定会竭尽全力地争取其他组合,而不是“大联盟”。崔洪建还提到,现在再回“大联盟”,黑红两党的得票率相加只有49.8%,不足50%,所以需要第三个党派加入,形成“红黑X组合”。这个争夺就会比较激烈,到底是绿党还是自民党呢?2017年大选和2021年大选各党派得票率变化 图源:德国选举委员会朱宇方则分析称,黑红两个党都是走相对中间的路线,这两个党在一起,那个作为执政小伙伴的政党的特点和政治定位会变得更加模糊不清。比如说,2017年,社民党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和联盟党组建“大联盟”,就是因为在“大联盟”里,联盟党把社民党的议题都抢走了,联盟党是“黑里带红”,把社民党的一些红色光谱都吸收到自己那里去了。如果联盟党把社民党的主要议题都代言完了,那社民党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今年如果组建大联盟,联盟党将变成小伙伴,这对联盟党来说更加是灾难性的。联盟党的支持率跟2017年相比已经下跌了很多,如果它再进到大联盟,肖尔茨反手就能把联盟党的议题拿走。那对联盟党来说,也许又陷入到与社民党当年类似的困境,找不到自己的政治定位。”“现在自民党和绿党两个党都明确表态,跟谁都愿意组阁,虽然自民党更喜欢和联盟党合作,因为他们在政见上跟联盟党会近一点,但是社民党来他们也是不会拒绝的。只要是这两个小党愿意组阁,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大障碍,除非他们到那个时候又摆一道,临时说我要坐地起价了。如果不出这样的乱子,‘交通灯联盟’和‘牙买加联盟’都能成。”朱宇方补充道:“绿党跟着社民党是很明显的,他们在后期的辩论里已经说的很清晰了,现在就看自民党的。所以现在德国媒体说,自民党主席林德纳可能是最大赢家,最后就看他往哪边走。如果他咬紧牙关就是不跟红绿组团,那说不定就是‘牙买加联盟’了。”而如果林德纳站到拉舍特一边,那么球又会到绿党总理候选人贝尔伯克手上,贝尔伯克就会跟拉舍特开价。这个过程就像“打牌”一样,他们进入到了一个很复杂的打牌时间。姜峰则认为,黑红两党再回“大联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因为德国历史上到现在还没出现过三个议会党团去支撑一个政府的复杂局面,对社民党而言,由其主导新一届大联合政府也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之前都是两个党就可以组阁,如果出现三党组阁这会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这样一来,他们的政治沟通协调会发生非常大的结构性的变化。由于上一次大选结束后的组阁谈判耗时171天才最终成功,大家难免猜测这次组阁也会很久吗?对此,崔洪建和朱宇方都认为不一定。朱宇方称,上次联盟党获胜后,社民党拒绝与其组建大联盟政府,“黑黄绿”三党组建“牙买加”联盟成为唯一选择,但随后自民党以政见不同、缺乏互信为由突然退出联合执政谈判,德国因此陷入组阁僵局。最终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出面斡旋,社民党同意再度与联盟党携手,才让德国走出政治困局。但今年只是一个来回谈判、开价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未必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不太可能出现类似2017年的局面。崔洪建认为:“上次大选的选举结果多少是出人意料的,因为大家没有想到联盟党拿不到轻松组阁的多数。这次这种不确定性已经提前释放了,现在大家都知道情况,所以不排除各党会提前做一些私下交易。这样的话,有可能反而会出现一种情况,尽管今年的选举难预测,但是组阁能会比上次要快。”德国大选到底在选啥?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德国人并不直接投票选总理,他们选的是联邦议院的成员。德国大选是联邦议院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今年9月26日,德国民众选出的是第20届联邦议院。联邦议院有至少598个议员席位,由299个选区的选民选举产生。年满18岁的德国公民自动拥有选举权,2021年大选中约有6040万人有资格投票,每张选票都同样重要。选民可以通过邮寄选票或者亲自前往投票站进行投票,多家德媒称,由于新冠疫情,本次大选或有更多选民通过信件方式投票。在每张选票上,选民有两处需要勾选,事实上相当于一人投两票:图为2017年德国选民拿到的选票,一票选人,一票选党第一票投给所在选区内自己中意的候选人,在本选区内得票最多者成为“直选议员”,直接获得联邦议院的一个席位,所以第一票将确定299个席位。第二票投给自己信任的政党,政党再把议院席位分配给本党议员。相比之下,第二选票更为重要,因为这张选票影响着每个政党在联邦议院中能获得的席位,及其组建政府的机会。比如说,一个政党赢得了30%的第二选票,它今后便也可以在联邦议院拥有30%的席位。不过,要进入联邦议院,一个政党必须获得5%以上的第二选票,这是为了避免政党数量过多导致立法僵局。而如果某个政党通过第一票获得的“直选议席”比例高于其第二票得票比例,就会取得所谓的“超额议席”。为了消除各党之间的不平衡,其他政党也可以按得票比例获得“补偿议席”,最终导致联邦议院总议席数升高。当联邦议院的所有议员都被确定之后,政府的组建就开始了。按照德国法律,在联邦议院中取得半数以上议席的政党和政党联盟可以组阁,但由于通常没有哪个政党能直接过半,大选结果公布后各个政党就会进行组阁谈判,确定新政府的政策纲领以及内阁职位人选等问题。通常而言,得票最多的政党拥有组阁主动权并产生总理,但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得票第二多的政党联合其他党派组阁成功的先例。组阁确定后,联邦议员正式举行总理选举,总理由总统提名,议员进行投票表决。由于执政联盟拥有过半多数议席,其总理人选通常能通过投票。本届大选结束之后,新政府将如何配色,我们拭目以待。

1933年3月5日,德国进行的新的大选纳粹党作出了哪些行为?

1933年3月5日,德国又要进行新的大选了。从1932年最后一次选举看,纳粹党失去了200万张选票,而共产党则增加了75万张选票。这使纳粹党极为紧张,他们要寻找一个办法遏止共产党的影响,并且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2月24日,戈林派秘密警察搜查了共产党在柏林的办事处。然而,这是一个被共产党放弃了的办事处,戈林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戈林仍然宣布他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共产党要发动一场革命。但是,公众对这件事的反映并不理想,甚至保守分子也对此持怀疑态度。很明显,他必须在3月5日大选前,找到一个更加耸人听闻的事件作为彻底打击共产党的借口。2月27日晚上,凛冽的寒风扫过柏林街头。黑暗中,一小队早已隐藏在戈林家里的冲锋队员揭开地下暖气管道的盖子,一个接一个地钻了进去,这是一条直通议会大厦的地沟。这些冲锋队员每人都携带着易燃物品,迅速地来到了议会大厦下面。他们钻出地沟,把易燃物品撒在所有能燃烧的东西上,然后便悄悄地顺原路返回。不一会儿,一个几天前被秘密警察发现的、神经不正常的荷兰共产党员在秘密警察的精心安排下,偷偷地潜入议会大厦,脱下自己的衬衣把火点了起来。只2分钟的光景,议会大厦已是一片火海了。戈林比谁来得都早。他头上冒着汗,嘴里喘着气,兴奋得有点失常。他立即断定,这是共产党人干的。他大声对秘密警察头子说:”共产党的革命开始了!我们一分钟也不能坐等,我们要毫不留情地对付他们。共产党的干部一经查获,当场格杀勿论。今天晚上就把共产党议员统统吊死。”不用说,戈林很快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纳粹党就这样为大选排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后来,在1942年的一次宴会上,戈林酒后露真情,他得意地吹嘘说:”真正了解国会大厦的只有我一个人,因为我放火把它烧了。”说完还拍着大腿狂笑不止。不一会儿,熊熊烈火在国会大厦燃起。在火光中,戈林露出了无比狰狞的面目。作为希特勒的帮凶,戈林为主子献上了一份丰厚的礼物。自从1933年2月28日以来,即通过《国会纵火法》实行持续的紧急状态以来,诸如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就被取消了。现在,公开的恐怖便是”合法”。戈林可以为所欲为了,根据他的命令,政治敌人们,包括同性恋者和信仰耶和华的人,被一道驱赶到了集中营。在奥拉宁堡和帕彭堡,戈林让人将这些管教和刑讯的场所建造成”改造营”。到1933年7月底,即希特勒夺取政权半年之后,”改造营”中政治犯的人数就已经迅速膨胀到了2.7万人。戈林在纽伦堡证人席上夸夸其谈地说,这些逮捕和拘留都是”国家在受到非法进攻时采取的紧急自卫,是一种国家政治行为”,而且在集中营里肯定会有残暴、拷打和”粗鲁的行为”存在。然而戈林却又宣称:”我早已经下达了要阻止这类事情发生的指示。”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就这样,戈林既为后来清除共产党立了首功,又为希特勒赢得了合法实行纳粹恐怖的尚方宝剑。

纳粹德国头号战犯戈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军衔高不高?

戈林是纳粹德国的元勋之一,是二战期间德军中唯一获得大铁十字勋章的帝国元帅。戈林缔造纳粹德国空军,创建盖世太保,被希特勒视为心腹爱将,股肱之臣。二战结束后,戈林在审判德国党政军领袖的"纽伦堡审判"中被判犯"密谋罪"、"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并处以绞刑,但在行刑前一天晚上,戈林服毒自杀身亡。卡尔斯鲁厄的空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戈林是一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一战期间他一共击落22架敌机,获得"王牌飞行员"称号。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希特勒给戈林在自己的内阁中担任不管部部长。同年2月6日,普鲁士邦政府被解散,戈林被任命为该邦的内政部长。1933年2月6日,戈林任命鲁道夫·迪耶斯为普鲁士邦警察政治部门,成立了盖世太保组织。1934年7月3日,戈林被任命为国家森林部长与国家狩猎部长,戈林制定了《国家狩猎法》,为狩猎限制、保护与繁衍动物的法令,该法至今仍存于联邦德国。1935年,希特勒宣布德国将重建空军,戈林被正式任命为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在1935年5月时晋升为航空兵上将,1936年4月晋升至大将,最后于1938年2月晋升为元帅。据资料指出,在1933年1月至1939年8月期间,德国共花费640亿马克在军备上,其中有40%是用在空军,占了极高的比例。戈林也对空军得以成为独立的军种有重要的作用。戈林在德国经济面上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其权力与影响之大而被人称为德国的"经济沙皇"。1936年8月时,希特勒为未来的战争作准备,拟出了"四年计划",于同年9月9日的纽伦堡党大会上发表。该计划主旨为德军必须有在四年内发动战争的能力,德国经济必须能予以支持,戈林在1936年10月被任命为本计划之总负责人。1937年11月至1938年2月期间,戈林取代了亚尔马·沙赫特,担任德国经济部长,使经济部成为四年计划的执行机关。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对德波局势的演说,并正式宣布戈林为其接班人。1940年5月,在敦刻尔克战役中,戈林向希特勒保证"单凭空军即可将敌军歼灭",他建议装甲部队撤远一点,以免被飞机投下的炸弹所伤。结果英法军队大撤退,约34万英法军队在功撤退至英国本土。敦克尔克之战不单是德国空军威望的一次重挫,也被认为是戈林在战争中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1941年7月19日希特勒将戈林晋升为特别设置的军衔--"国家元帅",超过了过去德国历史上最高阶的"元帅"军衔,同时授以"大十字勋章",该勋章和军衔在二战中仅戈林拥有。

上一篇:梁咏琪资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