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芯片都有哪些厂家?
U盘的芯片??你说的是记忆芯片还是控制芯片。记忆芯片基本是跟内存条厂家差不多。有SEC(Samsung Electronics,三星),现代(HY),LGS〔LG Semicon〕 LGs如今已被HY兼并,市面上LGs的内存芯片也很常见。Geil(金邦、原樵风金条) 。Micron(美光)。
其中三星的和现代的用的最多最广。可以说是比较好的。
控制芯片厂家就堕入牛毛了,能复合WINDOWS和USB规范的都可以,这个我国能做。
U盘芯片是分等级的,有A级、黑片、白片等说法。那么,什么样的芯片是A级芯片,什么样的芯片又是黑片、白片芯片呢? 芯片的构造中有一个比较核心的部件叫晶圆。优盘芯片的等级就是按照晶圆的容量大小来划分的。A级芯片一般晶圆的容量是高于93%的,大多是工厂封装出品,平时我们也称之为原装芯片或A品芯片。这类芯片大多用在知名品牌闪存盘上,一般都提供有质保。低于93%容量的晶圆被称为Downgrade Flash,不再打上原厂的标志,由一些小封装厂进行加工。其中相对足量,使用稳定的一般称之为白片。价格一般为A级品的7至8成。黑片:待封装芯片中容量严重不足、质量难以保障的为黑片。另外,部分不良商家回收废旧闪存芯片打磨而成的闪存芯片一般也称之为黑片。
u盘芯片都有哪些厂家?
慧荣SMI, 群联Phison, 擎泰Skymedi ,鑫创3S ,联阳(联盛) 。U盘芯片2010年NAND Flash市场的主要成长驱动力是来自于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都必须要使用SLC或MLC芯片,因此这两种芯片都处于缺货状态,而TLC芯片却是持续供过于求,且将整个产业的平均价格往下拉,使得市调机构iSuppli在统计2010年第2季全球NAND Flash产值时,出现罕见的市场规模缩小情况发生。SLC英文全称(Single Level Cell——SLC)即单层式储存 。主要由三星、海力士、美光、东芝等使用。SLC技术特点是在浮置闸极与源极之中的氧化薄膜更薄,在写入数据时通过对浮置闸极的电荷加电压,然后透过源极,即可将所储存的电荷消除,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储存1个信息单元,这种技术能提供快速的程序编程与读取,不过此技术受限于Silicon efficiency的问题,必须要由较先进的流程强化技术(Process enhancements),才能向上提升SLC制程技术。MLC英文全称(Multi Level Cell——MLC)即多层式储存。主要由东芝、Renesas、三星使用。英特尔(Intel)在1997年9月最先开发成功MLC,其作用是将两个单位的信息存入一个FloatingGate(闪存存储单元中存放电荷的部分),然后利用不同电位(Level)的电荷,通过内存储存的电压控制精准读写。MLC通过使用大量的电压等级,每个单元储存两位数据,数据密度比较大。SLC架构是0和1两个值,而MLC架构可以一次储存4个以上的值,因此,MLC架构可以有比较好的储存密度。与SLC比较MLC的优势签于目前市场主要以SLC和MLC储存为主,我们多了解下SLC和MLC储存,并且可以利用老旧的生产程备来提高产品的容量,无须额外投资生产设备,拥有成本与良率的优势。与SLC相比较,MLC生产成本较低,容量大。如果经过改进,MLC的读写性能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与SLC比较MLC的缺点MLC架构有许多缺点,首先是使用寿命较短,SLC架构可以写入10万次,而MLC架构只能承受约1万次的写入。其次就是存取速度慢,在目前技术条件下,MLC芯片理论速度只能达到6MB左右。SLC架构比MLC架构要快速三倍以上。再者,MLC能耗比SLC高,在相同使用条件下比SLC要多15%左右的电流消耗。虽然与SLC相比,MLC缺点很多,但在单颗芯片容量方面,目前MLC还是占了绝对的优势。由于MLC架构和成本都具有绝对优势,能满足2GB、4GB、8GB甚至更大容量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