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的技艺

时间:2024-12-15 12:54:35编辑:小早

哲学~无用之用

以前,我很好奇《哲学》这门专业到底有很用处?我大概是个实用主义者,从实用意义上讲,哲学家都是社会寄生虫,衣食住行都在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整天研究一些对谁都没好处的事,对生活并没有很直接的益处。因此,“虚无”、“空洞”大概是我对这个专业的整体认识。

后来慢慢发现现代所有的学科多多少少,跟所谓古代哲学都有相关,只是很少人发觉而已。这也难怪,哲学的时代已经悄然落幕了,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的研究被分散在各个更加精细的学科里。“我们从哪里来”,遗传学家接手了这个问题。“宇宙的本源是什么”,物理学家接手了这个问题。即便是那些偏于文科的哲学内容,也被语言学、逻辑学、政治学、心理学瓜分掉了。所谓哲学,也可以说就是原始科学。而现代学术之生,源于古代哲学之死。

那哲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从古希腊的源头来看,哲学的本质有两点:一是超脱,二是爱智求真。这两点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因为爱智求真本身就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每天为生计发愁的人不会爱智求真,追名逐利的人也不会爱智求真。他们对所有的知识恨不得都可以现学现卖,拿来就用。这样的知识,无论多难掌握,也仅仅属于“手艺”,而不是哲学。

当恰恰这种“无用”的哲学在古代越发展,就越是显示出有用的一面。哲学家通过发现并搞清楚了宇宙运行的一些规律,那么顺理成章的想法是:人类如果能顺应这些规律,就能越活越好,反之就越活越坏。比如总结出一条规律:白天很喧闹,夜晚很寂静。那么根据这条规律,如果我们白天工作,晚上睡觉,那就是合乎天道的明智之举,对我们一定会有好处的。比如《周易》最著名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向天学习“自强不息”,向地学习“厚德载物”。

不管从西方哲学著作如《利维坦》还是中国古代著作《老子》、《周易》、《庄子》都可以看出,古代哲学家都在探索天地、也在效法天地自然之理。


《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历史的技艺》([美]巴巴拉·W·塔奇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FyW5ScSGdx7uCpmHc2Zyg 提取码: 48k5书名:历史的技艺作者:[美]巴巴拉·W·塔奇曼译者:张孝铎豆瓣评分:7.9出版社: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16-2页数:300内容简介:在这本敏锐、精炼的作品中,美国备受欢迎的历史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对历史学家的技艺和众多历史事件进行了探讨。它包含了塔奇曼对历史学家之角色的缜密思考,对美国过去与当下的惊人洞悉,以及对国际事件入木三分的观察——塔奇曼始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看待历史,并从她所见的事物中汲取经验教训。本书中的文章,时间跨度超四十年,塔奇曼涉入了一系列不拘一格的话题:以色列、中国、罗斯福的竞选列车、关于伍德罗·威尔逊的弗洛伊德式解读……这些极具才气的文章,凝集、呈现出其穷尽一生琢磨的“历史记忆”。历史学家应该是艺术家吗?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手法当然应该是他的工具之一。麦考利说他自己是一半诗人,一半哲学家。在这两方面我都不期望达到他的高度,我认为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一个讲述者,只不过我讲的确有其事,并非虚构。作者简介: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63年和1972年凭《八月炮火》与《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 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和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推崇。奥利弗·B·波拉克曾这样写道:“作为历史学家,塔奇曼不是在为其他历史学家们而写作;在她的著作里,字里行间,千百万大众读者通过她的文字感受到了历史的精彩之处。”

上一篇:刘玉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