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资料管理的内容 工程资料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工程资料管理的内容: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工程技术文件的构成、要求、写法。包括建筑工程资料的准备工作、监理资料管理、施工资料编制的基本要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基建文件管理、工程档案管理、项目立项管理资料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2、本书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与实际建筑工程建设、监理、施工所要求的基本资料相对应,全面系 统,并以实际工程作为案例,易于为学生及读者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可抄可仿,具有一定的工具书价值。
3、本书的读者对象为高职及中专建筑类各专业的学生,以及建筑施工企业、建筑监理、管理单位基层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
如何做好工程资料的管理
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先期介入,控制为主。在工程准备阶段,建设单位首先要贯彻精神,把档案方面的规定要求向参与的单位和部门进行宣传。每一个工程的建设都会涉及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单位以及建设单位不同的部门。不同单位和部门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又有不同的资料收集任务,所以必须落实好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因此,为了确保每个基建项目的档案资料能按时、按质、按要求收集齐全,建设单位首先应在各种施工合同中明确有关单位在档案资料收集方面的要求及违约责任,做到以预防为主的重点。
档案管理要明确范围,突出重点。总的来说,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必须经过工程准备、监理、施工、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必然产生不同的文件资料。例如,在工程准备阶段有立项文件、建设用地审批文件、勘测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开工审批文件、预算文件、工程管理机构文件等;在监理方面有监理规划、监理会议纪要、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造价控制和监理总结等;在施工阶段有土建工程资料、安装工程资料、基础设施文件、材料检测文件和各种施工试验及施工记录文件等;竣工验收阶段有综合竣工图、专业竣工图、工程竣工总结、竣工验收记录、工程决算及交付使用财产文件、声像及电子档案文件等。不过,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使用功能的项目在每个阶段所产生的文件资料又有所不同。因此要把握重点,抓住主要环节。
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档案信息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一定的社会意识就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动作用。那么社会档案意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所以,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业主方工程工程资料及文件的管理
工程技术、施工管理资料的收集与保管:
1.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竣工资料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整理,在施工前及工程竣工后全数移交我处。
2.建设开发处各岗位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至竣工期间,应及时的向设计、施工及各相关单位索要工程图纸、资料档案,以便日后工作所需,并有义务积极配合、及时将相关的各种工程资料提供给工程科资料管理人员。
3.资料管理人员应从建设工程立项起,向业主、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提出编制、收集建设工程档案的要求,及时收集建设项目工程准备、建设、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项目部要督促施工单位按城建档案管理规定及我院具体情况和需要提供各种施工文件、图纸及档案,并在竣工验收前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做到建设工程档案材料的收集、编制与工程建设进度同步并完整。
4.资料管理人应做好资料图纸收发登记及管理:
(1)建设开发处因工作需要,说明查阅目的和内容,即可查阅相关的开放的工程档案资料,并可摘录和复制。
(2)其他部门和单位查阅重要工程档案,须相关领导同意证明,必要时提供领导审批,方可查阅。
(3)建立文件签收制度,在签收重要文件、合同、会议纪要、联系单、预决算书等工程资料时,需收件人签字,登记工作单位、签收时间及份数。凡因工作需要借阅工程资料时,须填写借阅登记表,妥善保管图纸、资料,并及时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