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四立的简介
马诚方生三子:长子马恩禄、次子马恩寿、三子马恩荣,其中长子马恩禄自幼在天桥随父作艺,并拜在春长隆门下学相声后又跟随恩绪,取艺名“德禄”成为有名的“相声八德”之一;马诚方的第二个儿子马恩寿从医,膝下无儿,他去世后老伴儿无人照看,当时马三立便接到自家奉养,这位老太太正是电视剧《马三立》中“干妈”的原型;马诚方的三子马恩荣,职业待考,只知道他的子女中有一位相声艺人,即马四立,马四立娶妻于佑福,也是说相声的。老年间天津著名的东兴市场内,最兴旺的就是“连兴茶社”了。此茶社专演相声,每天座无虚席。演员中首屈一指的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张寿臣先生,还有太平歌词演员吉坪三和他的女儿荷花女均在该茶社演出。其他相声演员有常宝堃、赵佩茹、马三立、马四立、郭荣起、朱相臣、刘奎珍、史文汉、阎笑儒、尹寿山、于宝林、耿宝林,以及东兴市场内最早的相声女演员于佑福、筱琬华等,说、学、逗、唱,各有所长。另:电视系列片《一百年的笑声》中也提及过这位曲艺前辈。
马四立是谁
分类: 艺术 >> 相声小品
问题描述:
他是马老的弟弟吗?
解析:
马家最早从艺的人是马老的祖父马诚方,评书艺人,善说《水浒》,这一点马老在他的《艺海漂萍录》中有过记载。马诚方生三子:长子马恩禄、次子马恩寿、三子马恩荣,其中长子马恩禄自幼在天桥随父作艺,并拜在春长隆门下学相声后又跟随恩绪,取艺名“德禄”成为有名的“相声八德”之一;马诚方的第二个儿子马恩寿从医,膝下无儿,他去世后老伴儿无人照看,当时马三立便接到自家奉养,这位老太太正是电视剧《马三立》中“干妈”的原型;马诚方的三子马恩荣,职业待考,只知道他的子女中有一位相声艺人,即马四立,马四立娶妻于佑福,也是说相声的。老年间天津著名的东兴市场内,最兴旺的就是“连兴茶社”了。此茶社专演相声,每天座无虚席。演员中首屈一指的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张寿臣先生,还有太平歌词演员吉坪三和他的女儿荷花女均在该茶社演出。其他相声演员有常宝坤、赵佩茹、马三立、马四立、郭荣启、朱相臣、刘奎珍、史文汉、阎笑儒、尹寿山、于宝林、耿宝林,以及东兴市场内最早的相声女演员于佑福、筱琬华等,说、学、逗、唱,各有所长。
另:电视系列片《一百年的笑声》中也提及过这位曲艺前辈。
相声名家回婉华去世时多大及去世原因 回婉华在相声界的辈分图
2016年11月14日晨在北京年老去世,享年88岁。牛振华是她的徒弟。回婉华先生被很多老听户尊称为相声皇后。一、张寿臣回婉华,1928年出生于天津,回族。她小时候经常在亲戚家开的茶馆里玩,自然而然接触到了相声,近水楼台先得月,她的学习第一步“熏”就这样完成了。12岁时回婉华跟随八德之一马三立的师父周德山开始系统学习相声,周蛤蟆辈分高不宜拜师,回婉华最终正式拜张寿臣的师弟太平歌词大家马寿岩为师。13岁时回婉华开始登台表演很快拿到了整份工资,她的出彩表现也得到了当时相声泰斗也是回婉华师大爷张寿臣的赏识,张寿臣对这位师侄女非常喜爱就认了义女。有干爹张寿臣的抬举和悉心栽培,回婉华在天津相声大本营连兴茶社迅速走红,她吐字清晰,口风干净,台上表演不卑不亢,虽为女性,但英气逼人颇有女侠之风。他和马三立的弟媳于佑福一起成为当时天津城相声双殊。成也干爹,不成也干爹,解放后张寿臣一度表态反对女人说相声,他甚至不避讳自己的干女儿当面表示反对,对此回婉华表示理解,但该说也得继续说啊。二、 孙玉奎回婉华解放后去了北京发展,在这里她遇到了未来的丈夫孙玉奎。孙玉奎比回婉华大7岁,他此时正埋头于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的工作。为了适应解放后曲艺工作的新要求,孙玉奎带头搞起了相声改进小组并被选为组长,他的副组长就是侯宝林。回婉华是在宣传抗美援朝的工作中和孙玉奎相识相恋的,同为宝字辈相声艺人的两人惺惺相惜,孙玉奎宽厚谦逊,回婉华性格外向,两人正好互补。1952年他们结婚了。婚后两人一个在北京曲艺团,另一个在北京青年曲艺队,不同单位一样的工作。两人一起创作一起改编相声,代表作有《拳击足球》《新历书》《百龙图》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向全国广播相声,第一对通过无线电波让全国人民认识的相声演员就是孙玉奎回婉华夫妇,他们当时合作的段子是《新历书》。之后的几十年他们经历了共同下放,共同回京,一起研究相声理论。在《笑声一百年》的访谈录像中,明显可以看到老两口是坐在一起分别接受采访的,此时他们已经结婚五十多年了。而夫妇俩合作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收徒。三、牛振华1978年,北京青年曲艺队招考新学员,一个胖乎乎的年轻人考了进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拜师回婉华。从来没收过徒弟的回婉华一开始是拒绝的,但这位年轻人很执着表示非回先生不拜,孙玉奎也喜欢这个小伙子就劝自己老伴收了这个徒弟。回婉华终于开了山门收徒,这个徒弟就是时年二十二岁的牛振华。牛振华也是回婉华唯一一个入室弟子。虽然牛振华是回婉华的徒弟,但他的教育工作孙玉奎也没少参与,牛振华有时候干脆就住到师父家,和回婉华儿子孙志刚睡在一张床上。在回婉华的悉心教导下,牛振华进步很快,他在各种相声比赛中也是频繁获奖,而他的工作单位也是频繁调动,最后一直走进相声国家队中广说唱团和冯巩成了同事。虽然徒弟和自己不在一个单位了,回婉华对牛振华的进步是非常高兴的。后来牛振华在冯巩的引路下走入影视圈,凭借精湛的演技获得影帝称号,对此回婉华也非常高兴。他和牛振华的感情已经超越师徒更像是母子。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老伴孙玉奎过世一年后牛振华又车祸去世,回婉华在家中突闻噩耗瘫倒在地放声痛哭,在她心目中早已把牛振华看做自己的儿子一样。由于她伤心过度,大家担心回婉华的身体,帮助操持牛振华追悼会的李金斗特意打电话劝师奶奶别去参加了,回婉华也没敢去送徒弟最后一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回婉华
侯宝林马三立是什么关系谁的辈分大为什么
马三立是侯宝林的师叔,马三立比侯宝林的辈分大。相声界字辈:相声界自第四代开始,字辈为德寿宝文明,比如:已故相声大师马三立是寿字辈的,已故大师侯宝林是宝字辈的,已故大师马季是文字辈的,相声演员郭德纲是明字辈的,相声名家冯巩是明字辈的。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字辈谱对世人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扩展资料侯宝林(1917-1993),1917年11月29日(农历十月十五日酉时)出生于北京。侯宝林先生是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相声表演艺术家,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在他漫长的60年的艺术生涯中,潜心研究并发展相声艺术,为相声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侯宝林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也因此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与喜爱。 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相声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还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原理、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撰写和与人合作写了《相声表演艺术》、《曲艺概论》、《相声溯源》、《戏剧杂谈》、《醉酒》等专著。他还注重培养年轻演员,当前活跃在相声舞台的名家不少都是他的学生。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因病逝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字辈
相声演员有哪些人
相声演员有郭德纲、岳云鹏、于谦、孙越、孟鹤堂、郭麒麟、冯巩、王迅等。1、郭德纲郭德纲,1973年1月18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祖籍中国山西省。中国内地男演员、相声演员、曲艺演员、导演、编剧、歌手、主持人、第八代相声艺人、北京德云社创始人。2、岳云鹏岳云鹏,本名岳龙刚,1985年4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国内地相声、影视男演员。2005年,首次登台演出。2012年,主演卢卫国执导的喜剧电影《就是闹着玩的》。2013年在北京举办相声专场。3、于谦于谦,1969年1月24日出生于北京,祖籍陕西蓝田冯家村,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影视演员、主持人。1985年,拜师于相声艺术家石富宽门下,先后在北京曲艺团、中铁文工团担任相声演员,与相声演员刘颖搭档。4、孙越孙越,1979年10月13日出生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国内地相声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李文华先生的舅外孙。从小就显示出曲艺天赋,7岁能完整地说20多分钟的相声,在父母安排下参加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的相声培训班学习7年。11岁那年,孙越参加北京市少儿相声大赛获奖,他也在比赛中展现了在相声方面的天赋。1999年7月,从北京市园林学校毕业。5、郭麒麟郭麒麟,本名郭奇林,1996年2月8日出生于天津,相声演员、影视演员。父亲是德云社的班主郭德纲,师父是郭德纲的搭档于谦,搭档是阎鹤祥。6、冯巩冯巩,原名冯明光。1957年12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河北沧州河间西诗经村。1977年9月参加工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中国相声男演员、曲艺演员、一级演员、导演。7、王迅王迅,1974年11月27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国内地男演员,巴蜀喜剧艺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成都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相声演员排名
相声演员排名是马三立、侯宝林、马季、李伯祥、马志明、侯耀文、李金斗、杨仪、邹德江、王谦祥。1、马三立回族,擅使“贯口”和文哏段子,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马氏相声雅俗共赏,在天津更是形成了“无派不宗马”的说法。2、 侯宝林世纪相声大师,语言大师。侯宝林先生是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在他漫长的60年的艺术生涯中,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还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为中国相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马季师从侯宝林先生,80年代,第一次把相声搬上了春晚舞台,2006年9月,中国曲艺界的牡丹奖将终身成就奖颁给马季。相声界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影响了中国相声的一个时代,他是新时期相声的领军人物。经典代表作《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打电话》等等。4、李伯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伯祥,男,1938年生于北京,自幼随父李洁尘学说相声。6岁时在南京贡院街金谷茶园首次登台演出,艺名小神童。60多年的舞台实践,他逐渐形成了“快、爆、脆、准”的艺术风格,他最擅长的传统曲目有《报菜名》、《怯讲究》、《白事会》等。5、马志明回族,1945年农历7月14日生于天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长子,拜朱阔泉为师,堪称文哏大师和武哏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当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演员之一,属于宝字辈演员。6、侯耀文出生于北京,是我国著名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国家一级演员。1960年登台,有四十七年的艺龄,他的表演生动幽默、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其相声作品在海内外影响广泛,代表作品有《糖醋活鱼》《侯氏发声《戏曲漫谈》《口吐莲花》《京九演义》等。7、李金斗相声名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华相声学会常务理事,他十三岁坐科学习相声艺术,相声代表作有《武松打虎》、《捉放曹》等。他把说、学、逗、唱巧妙的结合起来,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主流相声的技巧并运用到现实相声的表演之中。8、杨仪出生于中国天津市的一个相声世家,中国相声、影视演员。杨议原名杨仪,1962年出生于中国天津市,父亲是相声演员杨少华,自幼便开始学习相声。1995年参加侯宝林全国相声大赛,并获得金像奖。2016年,拍摄《杨光那些事》。9、邹德江邹德江属于“全面发展”的人,做主持、说相声、拍影视剧样样都行。他是国家二级演员,师从张学谦、师胜杰。曾在哈尔滨工程小学和28中读过书,曾在29军文工团当过演员队长,现在是武警文工团专职演员、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10、王谦祥男,相声演员。出生于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大桃园,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曲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入北京市曲艺团学艺。1984年师承相声巨匠马季,长期与捧哏名家李增瑞合作。相声简介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死去的相声演员名单
1,侯耀文侯耀文(1948年7月17日-2007年6月23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党委委员、副总团长兼说唱团团长。2007年6月23日,因突发心源性心脏病于北京昌平区玫瑰园别墅家中病逝,享年59岁。2,常宝华常宝华(1930年12月至2018年9月7日),男,满族,天津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9月7日,常宝华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3,张文顺张文顺(1938年10月17日-2009年2月16日),男,汉族,北京人,著名相声演员,中国相声21世纪复兴的奠基者之一,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2009年2月16日,农历己丑年正月廿二日,凌晨5时25分,张文顺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1岁。4,笑林笑林(1956-2015年3月23日),原名赵学林,著名相声演员。相声大师马季的弟子。2007年任中国铁路说唱团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北京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法学硕士。2015年3月23日凌晨2点,因白血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59岁。5,谢天顺谢天顺(1946年-2018年10月5日),男,天津人,生于曲艺世家,相声演员。谢天顺是第五代“宝”字辈相声演员,主攻捧哏。2018年10月5日15:50分,谢天顺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3岁。
已经逝去的那些相声界的演员表?
1、师胜杰(1953年4月~2018年9月28日),男,汉族,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曲艺艺术贡献奖”。生前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顾问,哈尔滨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关门弟子。2018年9月28日21时43分36秒,师胜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66岁。2、丁广泉(1944年~2018年1月18日),男,出生于河北承德,相声演员。1964年毕业于北京回民学院,学历大专。1973年正式拜师侯宝林先生。1992年携弟子连春建赴美国讲学,表演。另外,曾自编、自导、自演十三集喜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外电视台播出,受到海外华人的欢迎。2018年1月18日18时58分,丁广泉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肺癌去世,享年73岁。3、王平(1962年6月29日-2013年2月22日),沈阳相声“黄金一代”后期的标志性人物。1962年6月29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是相声、小品作家,国家一级演员,武警大校警衔。代表作品有《弄不明白》。2013年2月22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0岁。4、常宝华(1930年11月6日—2018年9月7日),男,满族,天津市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9月7日上午10点46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常宝华先生因哮喘病在北京海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8岁。5、于佑福(1927年一2013年1月16日),寿字辈女相声演员,4岁登台,曾与刘宝瑞、马三立等诸多名家合作,后与马三立的叔伯兄弟马四立结为夫妻,在天津各地书场、茶社演出。 解放后,与王家琪搭档,在和平区曲艺杂技团工作多年。耄耋之年,两次登台,为她的艺术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