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的经典曲子
小提琴演奏的经典曲子有《梁祝》、《爱的礼赞》、《沉思曲》、《第五小提琴奏鸣曲》、《引子与随想回旋曲》、《卡门主题幻想曲》、《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流浪者之歌》、《查尔达什舞曲》等。1、《梁祝》由何占豪、陈钢创作于1959年。其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2、《爱的礼赞》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于1888年创作的乐曲,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全曲采用三段体,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3、《第五小提琴奏鸣曲》乐曲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乐观的情绪,音乐明快而甜美,轻松而活泼,犹如绚丽灿烂的春光,乐曲虽然是在描写大自然的春天,但更是借春天的情景记录了贝多芬青春时代对生活的感受。4、《引子与随想回旋曲》融入了鲜明的西班牙音乐语言,同时又兼顾了法国音乐所特有的精巧、瑰丽与层次分明的音乐性格。音乐色彩丰富,旋律线条富于条理而又迷人,将粗犷与精致温柔的音乐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5、《流浪者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大提琴独奏十大名曲
大提琴独奏十大名曲如下:1、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20世纪第一部重要的大提琴协奏曲作品,写于作曲家62岁那年,一战期间,也是其最后一部大型作品,可与德弗札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相媲美。2、奥芬巴赫:《杰奎琳之泪》《杰奎琳之泪》是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创作的大提琴曲。因其似咏似叹的旋律,被普遍传说被杰奎琳·杜普蕾演奏过,而更加举世闻名。3、勃拉姆斯:《第一大提琴奏鸣曲》1862年,勃拉姆斯开始为大提琴和钢琴作《第一大提琴奏鸣曲》,1865年完成了这首E小调杰作。4、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曲家于1850年10月10日至24日,短短的15天之内完成这部作品的创作,但他对某些细节一直不满意,直至1854年仍在做些小的修改。5、海顿:《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海顿在1765年写了《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1783年创作《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两者相隔将近二十年,所以第二首要比第一首完美、成熟许多。6、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894-1895年,是德沃夏克为他的一位好朋友——大提琴家哈努斯维汉(Hanuš Wihan)写作的。7、布鲁赫:《晚祷》布鲁赫的《希伯来晚祷》本来也是一首犹太人的传统歌谣,布鲁赫本人非常喜欢犹太风格的音乐,所以他把犹太人在赎罪日晚祷时所唱的这首「Kol Nidrei」(希伯来文)改编成大提琴与管弦乐的小品。8、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题献给他的好朋友、德国著名大提琴家威廉·费曾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该曲于1877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首演。9、圣·哥伦布《悲泣》音乐大师圣·哥伦布沉浸在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他带着两个女儿远离喧嚣,过着隐居的生活,每当他演奏手中的维奥尔琴时,妻子的倩影便会出现在他的面前。10、巴赫:《萨拉班德》巴赫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7-1012)》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
穆特-卡门幻想曲的基本信息
穆特冷峻而又不失女性柔情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的质感及音质、音色亦至真至美。伴奏也非常出色,列文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当时处于最佳状态。录音方面,全频相当平均,充满生气,动能对比强,独奏乐器与乐团的比例亦佳;4D是DG公司当时发展的新技术,很好地保留了小提琴的丰润和韵味,音乐的张力十足,棱角分明,声场定位均为一流。还给人以一格外松和透的感觉,所有的细节都纤毫毕现,小提琴的“松香味”足到了十成。这张CD“是典范中的典范”,“天碟级录音”。要买音响,拿这张CD去试,只要会有尖、涩、刺、瘦、粗、硬、薄等问题,那就不对。您所听到的管弦乐伴奏够松软丰润吗?您所听的小提琴木质的音色够明显吗?在拨奏时那种琴腔的共鸣声够美吗?您听得到琴弦与琴弓摩擦时那种粗糙不平坦的摩擦质感吗?您感受到每一首曲子穆特刻意表现出来的不同音色之美吗?如果以上要求只能听到一些,那还必须努力。这是一张被很多音响发烧友广为称道的唱片,突出的特点就是效果好,把乐曲中萨拉萨蒂想表现的吉卜赛人的放荡不羁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穆特的演奏个性强烈、突出,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只是没有在一些细节和技巧要求较高之处给予足够的重视。列文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音色华美、纯厚、歌唱性强,是众多录音中乐队部分最突出的。 DG公司4D录音技术确有一手,这张几乎发烧友人手一张的CD就是其代表作,而且是上乘中的上乘,琴手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琴声真实,堂音丰富。对了,你的器材能跟上穆特的速度吗?穆特--卡门幻想曲,小提琴公认靓碟之一,音色通透艳丽,细节传神,爆棚片段动态凌厉,所选曲目均为较通俗易懂的小提琴曲目。 Anne·Sophie·Mutter《卡门幻想曲》一碟基本上是音响发烧友都人手一张,因为这张CD在播放的时候极度考机,就拿第一段“流浪者之歌”要播好并不容易,重播小提琴不能薄刺耳,但是有些时候当你调整到系统播她的时候声音不薄很有可能乐团部分又会欠缺层次,而且还考你的系统分析力,如果你听不到穆特的呼吸声的话又要检讨一下自己的系统了。当然这张碟在可听性方面都是相当强的,除了“卡门幻想曲”和“流浪者之歌”还有“茨纲”“沉思”等大家熟悉的曲目。在最近DG公司在次把这张专辑用SACD形式发行,经过和CD比较之后,发现这张SACD比原来CD版声音密度更加高而且更耐听了。Mutter权威演绎、列文指挥维也纳爱乐团的《卡门幻想曲》的全新SACD版本,除了收录卡门幻想曲,还有流浪者之歌、魔鬼的颤音、吉卜赛、冥想曲、摇篮曲、传奇.经典之作。《卡门幻想曲》首次以双层SACD推出,SACD部分支持立体声和多声道版本,同时也具有CD层。这是一张炫耀技巧的专辑,典型的showpieces,CD中大部分作品难度相当高,也被当作小提琴家的试金石。穆特的演奏体现出非凡的气势,如骤雨暴风,摧枯拉朽,而细腻之处,又委婉曲迂,飘若游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