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塞蒂

时间:2024-12-12 16:48:07编辑:小早

沉迷于音乐,电影,艺术,文学,诗歌.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人都容易陷入于被情怀

文学艺术形式按类别分,有大的两类:
文学形式: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哲言、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电影剧本
(主要四类: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
艺术形式: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
(主要四类:绘画、雕塑、音乐、戏剧)
按表达方式有:
1.语言艺术:戏剧,诗歌,小说,散文
2.表演艺术:音乐,舞蹈
3.造型艺术:绘画,雕塑
4.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等


用文学史的事实和具体作品证明诗歌区别于其他题材的根本特征是音乐性

诗歌音乐美是闻一多提出来的。
语言形式的音乐性。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马克思说: “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

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主要有:

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只能注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是谁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GabrielRossetti1828─1882)出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意大利裔的罗塞蒂家族。是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重要代表画家。但丁·加百利·罗塞蒂是绘画史上少有的取得独特成就的画家兼诗人,作品注重装饰主义。中文名: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外文名:DanteGabrielRossetti国籍:英国职业:画家信仰:基督教主要成就:执着于象征诗意的表现手法代表作品:《受胎告知》,《贝娅塔·贝娅特丽丝》人物简介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然与同时代的其他几位画家不同。他受维多利亚风格圣人的罗斯金风格影响,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向后来唯美倾向转变的领导人物,同时也是绘画史上少有的取得独特成就的画家兼诗人。罗塞蒂远离社会问题,不趋向写实画风,执着于象征诗意的表现手法;其深厚的文学修养、高度的诗的热情以及近乎悲剧性的一生,赋予了作品盎然的诗情、朦胧的画意与浓浓的悲剧情绪。但丁·罗塞蒂的诗意念具体,想象精微,有显著的民谣的影响,韵律均匀平稳,有意大利诗歌的音乐节奏感和宗教色彩。诗中富有画意,许多诗有他自绘的插图或为题画而作。罗塞蒂是十九世纪最有个性的英国画家兼诗人,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的重要代表。他以女性为题材,作品弥漫着忧郁而伤感气氛,他不着力细节的描绘,但却注重表现女性的颈项美,罗塞蒂笔下的女性都有修长圆蕴的脖颈,使人过目不忘。人物生平概述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GabrielRossetti,1828年5月12日—1882年4月10日),是英国画家、诗人、插图画家和翻译家。罗塞蒂是意大利裔学者盖布瑞尔·罗塞蒂(GabrieleRossetti)之子,生于英国伦敦,他本来的名字是盖布瑞尔·查理斯·但丁·罗塞蒂(GabrielCharlesDanteRossetti)。他的朋友和家人称他为“盖布瑞尔”,不过在公众上他都使用但丁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能让人与著名的文学家但丁产生联想。他是诗人克莉斯缇娜·罗塞蒂(ChristinaRossetti)和画家威廉·迈克尔·罗塞蒂(WilliamMichaelRossetti)的哥哥,也是前拉斐尔派的三位创始人之一。另外两人是约翰·艾佛雷特·米莱斯和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HolmanHunt)。成长经历在他年幼的时候,他表现出对于文学上的兴趣,如同他的兄弟姊妹一样,他希望成为一个诗人。不过他也想成为一个画家,对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极感兴趣。接著他成为福特·马多克斯·布朗(FordMadoxBrown)的学生,在他接下来的生命中一直和布朗保持紧密的关系。在看过霍尔曼·亨特所绘的TheEveofSt.Agnes展览后,罗塞蒂和亨特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亨特所插画的是当时还不知名的诗人约翰·济慈所作的诗,而罗塞蒂自己曾写过模仿济慈的诗,因此他相信亨特和他在艺术及文学上有著相同的看法。他们一起发展了前拉斐尔派,罗塞蒂总是喜欢中世纪的、而不是现代的艺术。他翻译并出版了但丁和其他中世纪意大利诗人的作品,而他的艺术作品也被人认为是包含了早期意大利的风格。不过罗塞蒂主要的画作显示了前拉斐尔派运动早期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他所绘的《GirlhoodofMary,Virgin》和《EcceAncillaDomini》将马里亚描绘成憔悴而受压抑的少女。他唯一一幅以现代生活为主题的画作是未完成的《发现》(Found),描绘一名赶集的乡村青年认出了他昔日的情人,却发现她已沦为娼妓而气愤的抓住她。无论如何,罗塞蒂越来越偏向象征的和神话的画像,而不是以现实为题材。这也和他稍后在诗词上的表现一致。他在艺术和文学上的发展都深受生命中的大事所影响,尤其是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西德尔(ElizabethSiddal)的去世。她在生下一名死婴后服用过多鸦片酊而死。罗塞蒂变的越来越沮丧,在她的墓地前埋葬了大量未发行的诗稿。他将西德尔想像为但丁所单恋的与贝缇丽彩·坡提纳里(BeatricePortinari)画出许多作品。这些画作影响了后来欧洲的象征主义运动。在这些作品里,罗塞蒂对女人的描绘几乎过分的格式化。他的女管家芬妮·康佛丝(FannyCornforth)成为他的新恋人,他在画作里将她描绘为肉体性欲的象征,而威廉·莫里斯的妻子珍·莫里斯(JaneMorris)则成为他另一位情妇,则被描绘的如同天上的女神一般。在这段期间,罗塞蒂开始对异国动物相当著迷,尤其是澳洲袋熊(Wombat)。他常约朋友在伦敦动物园的“袋熊窝”会面,并且会自己在那里观赏袋熊好几个小时。到了1869年9月,他终于获得了一只袋熊,这只短命的袋熊被昵称为“Top”,他常常将它带到餐桌上,让它在晚餐进行时睡在餐桌中央。据说这段轶事启发了路易斯·卡罗,创造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榛睡鼠角色。在这几年中,罗塞蒂被朋友们说服,将他当年埋在妻子坟里的诗稿掘出,并在1871年发表了这些诗。这些诗里带有的色情性引起相当争议,被批评为“肉欲的诗词”。在描写于肉体和精神上发展亲密关系的十四行诗TheHouseofLife中,其中一段“NuptialSleep”描述一对男女在性交后陷入沉睡,罗塞蒂描述这首十四行诗由“‘瞬间’的纪念”所组成,暗示著那一瞬间的感觉,也就让人联想到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了。TheHouseofLife便是一系列描述这“瞬间”的关系—精心设计放置马赛克在最激烈的描述片段。这成为了罗塞蒂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辞世罗塞蒂也替他的画作写下十四行诗,例如AstarteSyraica。身为一个设计师,他和威廉·莫里斯一起制作了许多装饰玻璃和其他东西的图案。罗塞蒂生命中最后几年被毒品上瘾所害,身体逐渐虚弱。于1882年死于英国的肯特郡。创作历程罗塞蒂是十九世纪最有个性的英国画家兼诗人,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的重要代表。他以女性为题材,作品弥漫着忧郁而伤感气氛,他不着力细节的描绘,但却注重表现女性的颈项美,罗塞蒂笔下的女性都有修长圆蕴的脖颈,使人过目不忘。《受胎告知》1849-1850年:天使加百利奉神的差遣,来到圣母玛利亚的面前:“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路加福音》第一章,第29节)画面中天使和玛利亚身着白衣,天使手持百合花,开启的窗子飞来白鸽......。这本是最多见的宗教绘画题材,但其白色为主调的朴素纯净的画面一反以往类似题材的风格,让我们鲜明地感觉到画家多想引我们用新眼光去重视这个古老的故事。是罗塞蒂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圣母领报这个及其俗气的宗教题材在其笔下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伤主义的意味:白衣消瘦的圣母,眼神中流露出空虚,寂寥的神情。《贝娅塔·贝娅特丽丝》1864-1870年:《贝娅塔·贝娅特丽丝》是画家妻子的一种象征形象:画上一只红鸽,嘴衔白色罂粟花,正飞入贝娅特丽丝的怀里。色彩的颠倒,以示命运的反常。画家诅咒这种颠倒的生与死,欲追回失去的爱情。“贝娅塔.贴心娅特丽丝”迷醉般地抬头闭目,以示她濒临死亡前对丈夫的狂爱。她两手交叠,背景处画了一个日晷仪,指着9字,这是贝娅特丽丝死去的时辰,也是他妻子希达尔临死一天晚上的时辰。后面左右有两个形象:爱神与但丁。色彩单纯,只有红与绿彼此孤立地反衬着。罗赛蒂对这幅“神曲”作了这样的解释:“她以突然死去进入天国并坐在俯视全城的天国阳台发楞的形式来体现。你们记得但丁是怎么描述她死后全城的凄切情景吗?所以我要把城市作为背景,并加上两个彼此投着敌意目光的但丁和爱神的形象。当那只传播死讯的鸟把那枝罂粟花投入贝娅特丽丝的手中时,这有多么不幸!她,从她那对深锁的眼眉间看出,她已意识到有一个新世界,正如《新生》的结尾中写的:幸福的贝娅特丽丝,从此她将永远可以凝视着他的脸了。”这是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奇特的用色,流动的光,创造出神秘的效果,红鸟带来的花朵象征爱情与死亡,日晷象征时光的流逝。《罗塞蒂自画像》1828─1882:罗塞蒂出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意大利裔的罗塞蒂家族,天资非凡,喜诗爱画,先拉斐尔派画家,有十四行诗集《生命殿堂》。罗塞蒂生于1828年,在1843年,罗塞蒂开始学习绘画。1846年起,他开始就读于伦敦皇家美术学院,接着他与亨特等一起工作。在1848年,成为拉斐尔前派兄弟社团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都绘制于这个时期,有着一种强烈的象征主义的风格。在他的晚年作品中,他致力于富贵的女性题材。他于1882年去世。《珀尔赛福涅》1874年:《珀尔赛福涅》(又称:命运女神)表现的是古代希腊的神话,珀尔赛福涅是农神的女儿,被冥王抢到冥界做了他的妻子。在罗赛蒂的画中,珀尔赛福涅仍然是以珍妮为模特儿,她身着蓝色的长衫,手拿着石榴在幽暗的冥国深思。她似乎知道吞下石榴子的后果,但仍然在犹豫是否要吃它,她似乎徘徊在爱的欲望和节制之间。石榴子象征着姻缘的不断,而这姻缘又是以沉沦于黑暗王国为代价的;她身后远处的光明象征着节制与亲情,这光明对她也有莫大的诱惑。女郎在光明与黑暗,放纵与节制、性爱与亲情之间犹疑,内心充满矛盾,挣扎在欲望的诱惑之中。《白日梦》1880年:1872年,具有诗人气质的英国画家罗赛蒂,与珍妮.莫里斯产生了炽烈的爱情,这一幅《白日梦》即作于这段时期。是最富象征意义的代表作之一。在这以珍妮.莫里斯为模特儿的《白日梦》上,女人形象仍充满着某种神秘感。所谓画如其人,从这个脸容憔悴、情绪消沉的女子身上,似乎可以感觉到画家的内心矛盾:他没有欢乐,只有怀恋与惆怅。这个画上的女子是罗赛蒂自身生活的模子,你看她好颓唐的形象,几乎遮住了半个脑袋的浓密的鬈发,修长的脖子,厚而富于性感的嘴唇,神情是那样感伤;右手无力地挽住树枝,左手搭落在膝间的书本上,掌心一枝摘下的海棠,象征着青春即将枯萎。她是爱情的“幽灵”,是画家白日梦中常见的“幽灵”。《维纳斯》1864-1886年:1851年,罗赛蒂在初次邂逅了伊丽莎白.希达尔,这位美貌非凡的女子深得拉斐尔前派画家们的喜欢,她成了他们创作时最美的模特儿。这幅画作同样是以希达尔作模特儿来绘制的。这是一肖像式的构图,背景是美丽的鲜花,维纳斯的头略略抬起,修长的颈项,有着一种优雅的情调,这是典型的罗赛蒂所创造的女性形象,恬静、文雅、秀丽,充满着幻想与迷惘的憧憬,有着超凡脱俗的品格。绘画风格英国画家。1828年5月12日生于伦敦,1882年4月9日卒于肯特郡的伯青顿。早年从师J.S.科特曼,后入皇家学院。曾和W.H.亨特、J.E.米莱斯一起创立拉斐尔前派。绘画题材多取自但丁和中世纪传奇文学,具有浪漫主义幻想特点。代表作为《玛利亚的少年时代》、《受胎告知》、《我的爱人》和《但丁的梦》等。晚年因患狂躁症而隐居。罗塞蒂是意大利的爱国政治家之子,在他父亲亡命英国时,生于伦敦。还在美术学校作学生时,他就和亨特与米莱斯亲近。既有诗人的才华,又擅长文章的罗赛蒂,从拉斐尔前派运动开始以后,可以说就成为这一派的指导者。例如把拉斐尔前派的主张写稿给报纸杂志,著述旅行法国的游记,攻击勒布伦和鲁本斯的艺术等等。当然,他也画画。1849年第一届展览会展出的《玛利亚的少年时代》,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出色地体现了拉斐尔前派主张的作品,极为有名。据说处女玛利亚的模特就是罗赛蒂的妹妹克里斯季娜,圣安娜的模特是他们的母亲。难道这不是和以真实为宗旨的拉斐尔前派相称吗?连画面的细部的描写,都是精密正确的,在罗赛蒂的作品中,也许是最写实的作品。然而第二年,即第二次展出作品以后,罗赛蒂突然改变绘画的倾向,这时创作的《受胎告知》,谁看了都会认为作品中装饰主义比真实主义更为显著。处女玛利亚的模特仍然是妹妹克里斯季娜,但不能忽视,那少女般的瞑想,赋予作品以梦幻的浪漫的美丽的情调。在那以后,罗赛蒂暂时停止绘画,专门从事诗歌的创作活动。但是他三十五岁时,爱妻艾勒阿罗尔死时,罗赛蒂悲痛欲绝,为追忆她,取材于所罗门的雅歌,画了《我的爱人》。在罗赛蒂的画中,多半以妹妹克里斯季娜、爱妻艾勒阿罗尔为模特,不过,晚年却以后面要介绍的威廉·莫里斯的夫人为模特。例如有名的《白日梦》就是以有着梦幻般的美丽的眼睛的她为模特的作品。在罗赛蒂的作品中,《但丁的梦》大概也是世界著名的。画的是诗圣但丁的《新生》中梦的一个场面:躺在床上的白衣少女是刚刚死去的比雅特丽斯,引导穿黑衣的但丁来的是爱之天使,但丁见此痛苦不堪。两个梦之少女,正用永恒的布把比雅特丽斯永远覆盖上。罗赛蒂所画的全部女性,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使模特变了,也都具有一张理智的,同时也是梦幻的、热情的官能的脸。这种面相一时成为英国人的理想典型,而罗赛蒂风的女性被当时认为“现代式的美人”。罗塞蒂兄妹尽管一个善画,一个写诗,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GabrielRossetti)与妹妹克里斯蒂娜·乔金娜·罗塞蒂(ChristinaGeorginaRossetti)的艺术作品仍有着极其相近的气质?有着一头浅棕色的长发,深褐色的眼睛,神情忧郁的乔金娜·罗塞蒂常常出现在哥哥早期的绘画作品中,最著名的是那幅《圣母领报》(也称《受胎告知》,作于1849-1850年)。天使加百利奉神的差遣,来到圣母玛利亚的面前:“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路加福音》第一章,第29节)画面中天使和玛利亚身着白衣,天使手持百合花,开启的窗子飞来白鸽。。。这本是最多见的宗教绘画题材,但其白色为主调的朴素纯净的画面一反以往类似题材的风格,让我们鲜明地感觉到画家多想引我们用新眼光去重视这个古老的故事。画家选择他的妹妹为画中玛利亚的形象,可见他钟情的女性气质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也许是受到共同家庭氛围的影响,来自宗教的、文学的熏陶,让他们兄妹俩的艺术有内在的相通之处。读一下妹妹乔金娜·罗塞蒂的诗,发现她最擅长的就是平静地述说思念的忧伤,将所有爱的痛楚和磨难化解在一片纯净柔和之美中。相关资料相关作品白日梦(TheDayDream),1880年MonnaVanna,1866TheBowerMeadow,1872BeataBeatrix,1863AstarteSyriaca,1877,现存曼彻斯特市立艺术画廊TheRoseleaf,1865GoblinMarketandOtherPoems里的插画(1862),罗塞蒂的妹妹克莉斯缇娜·罗塞蒂出版的第一本书罗塞蒂诗选(1)白日梦:在梦幻之树四面伸展的荫影中,梦直到深秋还会萌生,但没一个梦能象女性的白日梦那样从心灵升华。看哪!天空的深邃比不上她的眼光,她梦着,梦着,直到在她忘了的书上落下了她手中忘了的一朵小花。(2)题乔尔乔内的威尼斯牧歌(卢浮宫藏画):水,为解除夏至的热苦,把水壶慢慢地浸入泉中,侧耳且听不波不情不愿地叹息着流进壶口的边缘。嘘!极目遥望远处,在白昼尽头悬着一片溽暑;垂下的手抚弄着啜泣的六弦琴,两个棕色的脸膛中断了歌声,快乐啊,伴随着愁苦。她的双目迷失何处——当阴凉的草地把一丝凉意印入她的裸体而她撅着的嘴吹出细细笛音?任她去,此刻莫说,免得她悲泣,今后也莫提起。任它永远如此——生命用“永恒”触及了嘴唇。(3)《帕尔赛福聂》画上题诗:远远地,有光,带来冷冷的欢欣在墙边消隐,一闪而不再终止在深锁我的宫门远远地,厄娜的花儿开放凄凉悲伤的果子,一旦品尝,禁梏我终生远远地,冥府的天空昏黯令我颤冷,远远地,究竟有多远长夜从白昼中降临远远地,从我内心起了彷徨,扑翅着异想,噤听着惆怅心依旧碎,魂依旧断而我性灵的声音一声声呢喃唉,可怜你,不幸的帕尔塞福聂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的相关资料

白日梦(The Day Dream),1880年Monna Vanna, 1866The Bower Meadow, 1872Beata Beatrix, 1863Astarte Syriaca, 1877, 现存曼彻斯特市立艺术画廊The Roseleaf, 1865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s里的插画(1862),罗塞蒂的妹妹克莉斯缇娜·罗塞蒂出版的第一本书 (1)白日梦:在梦幻之树四面伸展的荫影中,梦直到深秋还会萌生,但没一个梦能象女性的白日梦那样从心灵升华。看哪!天空的深邃比不上她的眼光,她梦着,梦着,直到在她忘了的书上落下了她手中忘了的一朵小花。(2)题乔尔乔内的威尼斯牧歌(卢浮宫藏画):水,为解除夏至的热苦,把水壶慢慢地浸入泉中,侧耳且听不波不情不愿地叹息着流进壶口的边缘。嘘!极目遥望远处,在白昼尽头悬着一片溽暑;垂下的手抚弄着啜泣的六弦琴,两个棕色的脸膛中断了歌声,快乐啊,伴随着愁苦。她的双目迷失何处——当阴凉的草地把一丝凉意印入她的裸体而她撅着的嘴吹出细细笛音?任她去,此刻莫说,免得她悲泣,今后也莫提起。任它永远如此——生命用“永恒”触及了嘴唇。(3)《帕尔赛福聂》画上题诗:远远地,有光,带来冷冷的欢欣在墙边消隐,一闪而不再终止在深锁我的宫门远远地,厄娜的花儿开放凄凉悲伤的果子,一旦品尝,禁梏我终生远远地,冥府的天空昏黯令我颤冷,远远地,究竟有多远长夜从白昼中降临远远地,从我内心起了彷徨,扑翅着异想,噤听着惆怅心依旧碎,魂依旧断而我性灵的声音一声声呢喃唉,可怜你,不幸的帕尔塞福聂

上一篇:蜗牛官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