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的由来
相传远古时代,骊山周围居住着一支叫骊族的少数民族,所以人们将山叫作骊山。但是又有人说,因远远望去,这座山就像一匹青黑色的马(古人将这种马称为骊),所以才叫骊山。
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
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遍布着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等众多着名景点。
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着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骊山是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见证。
骊山景点介绍
骊山景点介绍是:秦始皇陵壮丽、金沙洞神秘、兵谏亭精巧、烽火台历史悠久、老母殿传承感强等。1、秦始皇陵壮丽骊山皇陵即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是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秦始皇陵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陵冢呈覆斗形,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陪葬坑和墓葬。2、金沙洞神秘金沙洞是唐玄宗和杨玉环在骊山的一个秘宫,俗称幽洞,是他们避开众人独自秘密会聚的一个山洞。明朝英宗正统年间,书生刘瑞五探奇冒险,从而揭开了金沙洞的秘密。洞中有唐玄宗、杨贵妃及众宫娥的白玉雕像,杨贵纪腼腆羞涩,唐玄宗含情脉脉,无不栩栩如生。3、兵谏亭精巧兵谏亭位于骊山,是一个四角见天的亭子,檐牙高啄,勾心斗角,亭子的柱子是洁白的能够映衬出人心灵的大理石砌成的,有三米见高,仿佛能撑起一个伟人要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胸膛。亭子是依山而建的,常常有鸟儿停在上面高歌,或许是在讴歌历史的阴云,或许是在吟咏世态炎凉,亭子因为有了他们才更显得风致了。4、烽火台历史悠久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5、老母殿传承感强骊山老母殿,也叫老母宫,是商朝时期的女娲祠演化而来,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南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之巅。老母宫在秦代,唐朝广德元年,明朝万历年间,清朝顺治时期,曾经数次重建、增修或扩建。主殿内存有唐广德元年立之《骊山老母授经碑》一通,记述了唐代著名道士李筌在骊山脚下遇老母为其传授《阴符经》的经过。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秦始皇陵百度百科-兵谏亭
骊山的来历是什么?
传说远古时天塌地陷,百姓遭难。天神骊山老母带着两个女儿下界来炼石补天。骊山老母和大女儿炼石,小女儿变成一匹飞马驮着母亲和姐姐飞上飞下,最终补好了天。 可是,有一条黑龙又从被天砸坏的地底钻了出来,用洪水淹没了大地。骊山老母和两个女儿又制服了恶龙,拯救了人们。 然后,她们开始炼石补地。等把地补严后,小女儿由于疲劳过度,没有来得及变过本相就卧在地上休息了。等她一觉醒来,看到四周山清水秀,环境优雅,就决定留在这里。她变成了一座大山,样子很像一匹黑色的骊马卧在人间。这就是骊山。民间传说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相传,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降临阁内,故此称之为降圣阁,也叫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乱”时,像的正身被烧裂,双手也被盗,现玉像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院内。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娲而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