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是哪个国家的?
坦桑尼亚的象征。河马是地球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生物。它们在5500万年前在地球上行走。河马的近亲是鲸鱼和海豚。在非洲,有一些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约1600万年前。对它们已经在许多层面上进行了分析,以使人类对河马的进化有所了解。但是直到1985年,才有证据表明河马与猪无关。曾经引起这种印象的是臼齿的形状。但是,既然已经进行了DNA测试,则没有证据表明猪与河马之间存在任何关系。形态特征河马体躯庞大而拙笨,体长2-5米,包括一条长约35厘米的尾巴;体重1,300-3200千克。但比较矮,四肢特别短,肩高只有140-165厘米,还不及象的一半高。有一个粗硕的头和一张特别大的嘴,比陆地上任何一种动物的嘴都大,并且足可以张开呈90度角。
河马代表哪个国家
河马是坦桑尼亚的象征。在国内军迷网友“逆光飞行”创作的系列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作者把非洲诸国比喻为河马。因为河马是非洲大草原常见的动物,于是动画中用河马代表非洲的国家,主要有苏丹、坦桑尼亚、尚比亚、刚果等等非洲相对较落后的国家。坦桑尼亚: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英文: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简称坦桑尼亚,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英联邦成员国之一,公元前即同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等地有贸易往来。北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为邻,东临印度洋。国土面积94.5万平方公里,其中桑给巴尔2657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5910万(2018年)。坦桑尼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平年粮食基本自给。工业生产技术低下,日常消费品需进口。1967年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以建设集体农庄为中心,开展严重脱离国情的“乌贾马”社会主义运动,致使经济发展严重滞后。1986年起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调改方案,连续三次实行“三年经济恢复计划”。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坦桑尼亚
连鳄鱼和狮子也不敢轻易招惹的河马
连鳄鱼和狮子也不敢轻易招惹的河马河马外表看上去并不怎么凶,平时也不轻易招惹是非,由于长得圆滚滚的,就像大几号的猪,所以很多朋友甚至觉得它很萌。但其实,它的危险程度,超过了诸如鳄鱼在内的许多顶级掠食者。之所以能让肉食性动物不敢轻易招惹它,还是在于它们自身的身体优势。河马是一种杂食性的淡水生物,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肥硕的身躯,再搭配小小的眼睛,简直绝了,那些狮子、鬣狗等,虽然都喜欢从脖子下手,但对于这么粗的河马来说,完全使不上劲啊,搞不好,把自己嘴巴给拉豁了才得不偿失呢!所以,如果遇到落单的小河马,这些食肉动物才有机会捕杀。要是遇到成年的大河马,那完全一点儿想法都不敢有啊。除非真的是食物太短缺,饿晕了头,才会去挑战它们。河马妈妈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时时刻刻都会保护在小河马身边,不给狮群、鬣狗群们任何机会。当然,除了皮糙肉厚,河马还有一个恐怖的地方,那就是它们强大的咬合力。在动物界中,河马的咬合力至少也是进了前五的,据说接近一吨!好家伙,这要是哪个没开眼的惹到它,被它来上一口,不死也残啊。既然河马看上去这么无敌,那在非洲大草原上,难道就没有谁能制服得了它们了?其实,还是有的,它就是大象。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且非洲的大象要比亚洲的大上不少,一般可以长到3到4米的高度,体重可达5到8吨,简直就是一个巨无霸一般的存在。而我们反观河马,它们一般能长到1米5左右高,重2到6吨。可以看到,大象的大小起码也是河马的两倍左右,河马站到大象的身边,就像一个成年人旁边站着一名小学生一样,差距特别大。即使河马的嘴巴很大,但就像狮子不能一口咬住河马一样,河马同样无法咬到大象,而且,即使咬,也只能咬在大象的腿上,完全无济于事。但要是河马惹到了大象,无论是踩踏还是冲撞的力量,都不是河马能够承受的。所以,理论上来说,大象完虐河马无疑。只不过,在现实中,大象一般也不会主动攻击河马,因为它们基本上都是食素的动物,平时没有什么交集,更别提有什么冲突了。除非大象哪天在河边喝水,河马非要给自己找难受还差不多。
为什么河马总是欺负鳄鱼,遇上狮子就成了“挨啃小天使”?
河马,世界上的现存三大食草巨兽之一,长着一个夸张的大嘴巴和世界上最发达的犬齿,而且性情凶猛好斗。它是非洲淡水河湖中的土霸王,连大名鼎鼎的尼罗鳄都经常受它欺负。然而,这样一个实力不俗的家伙,遇上狮子却往往只有挨啃的份儿,因此有网友戏称它为“挨啃小天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河马淡水霸主&挨啃小天使河马和尼罗鳄在非洲各地的淡水河湖里都是邻居,河马老是仗着自己块头大欺负鳄鱼,我们在纪录片中经常看到河马驱赶鳄鱼的镜头。更可气的是,河马还经常干扰鳄鱼捕猎。有时候鳄鱼袭击过河的斑马、角马或羚羊,眼看就要成功了,河马却冲上来捣乱,猎物得以趁乱逃生。还有的时候,河马会守护着死去同类的遗体,不让鳄鱼来吃。对于河马的英雄事迹,广大网友纷纷点赞,说河马有正义感,见不得鳄鱼欺负食草动物,给食草动物争了光,出了口恶气。河马驱赶鳄鱼然而,河马的大嘴长牙和暴脾气遇上狮子就不灵了。近几年来,狮子捕杀河马越来越多,在肯尼亚的马塞马拉和内毕罗、南非的克鲁格、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都有记录。狮子捕杀河马本身还不是最奇怪的,更怪的是,从图片和视频上看,河马遇到狮子几乎不反抗,只是坐着挨啃,“挨啃小天使”正是因此得名。有一次,三只雌狮就在陆地上杀死了河马母子,小河马还抵抗了一阵,母河马几乎就是引颈就戮,被狮子给活吃了。雌狮袭击河马对谁不重要,关键是在哪河马通常在陆地上才会遭到狮子攻击,那它一直泡在水里不好吗,为什么非要上岸呢?原来,河马虽然住在水里,却以岸上的青草为食,它几乎不吃水生植物。因此,它为了填饱肚子必须来到陆地。当旱季食物不足,河马可能到离水岸远至4千米的地方寻觅食物。如果河马只生活在一个水体里,就在该水体周围觅食;如果生活在两个水体里,则在这两个水体之间的陆地上觅食。白天强烈的阳光对河马的皮肤是个很大的伤害,因此它们选择白天在水里休息,夜间登陆找吃的。夜间是没有阳光了,但有比阳光更可怕的东西——狮子。狮子河马在水里和在陆地上习性截然不同。它在陆地上觅食的时候都是独来独往的,哪里有吃的就去哪,没有领地观念。白天在水里则集合成少至几只、多达150只的群体,而且领域性极强。公、母河马都具有领域性,而公河马领域性更强,尤其是在求偶期,很多年轻或老年公河马以及幼仔在领地斗争被杀死。为什么河马只有在水里才会表现出领域性呢?这是因为淡水对河马太重要了。与其他食草动物相比,河马结肠很短,没有盲肠——这一段主要负责回收水分。因此,河马对水分的吸收效率很低,粪便含水量高达90%,它必须随时补充水分。为了在水体里占有一席之地,河马不惜与任何生物一战,到旱季它的领地意识尤为强烈。河马的领域性,就是其攻击性的源泉。河马的领地斗争河马驱赶鳄鱼及干扰鳄鱼狩猎,都是出于其领域性。河马并没有救助弱小食草动物的好心肠,对同类尸体也没有什么情怀。它只是觉得鳄鱼侵犯了它的领地,才去攻击鳄鱼,却无意中救了弱小无助的食草动物,搅了鳄鱼的美餐。有一次,一群非洲野犬将一只羚羊逼进了一个水坑里,正在羚羊走投无路的时候,河马挺身而出将野犬群赶走了。正当观察者为河马点赞的时候,河马却发疯一样咬住羚羊甩动,将羚羊按进水里溺死了。可见,所有进入水中的动物都有可能被河马视为入侵者,成为它的攻击对象,不管是吃肉的还是吃素的。河马干扰鳄鱼捕猎两只发情公河马决斗之前有时会清场,其他河马和鳄鱼都是被清场的对象。河马和鳄鱼都很喜欢晒太阳,有时河马会抢占鳄鱼晒太阳的沙滩。河马毕竟身躯庞大,鳄鱼惹不起它,一旦感受到河马强烈的敌意,就会选择放弃这块场地。以上就是河马对鳄鱼态度强硬的原因,在水里河马的底气是很足的。而河马和狮子遭遇主要是在陆地上,这里不是河马的地盘,反而是狮子的领地,河马还面临缺水的威胁,因此是很没有自信的。当遭到狮子攻击,河马只能赶紧逃进水里,一旦狮子能阻止它下水,它的处境就很危险了。例如前面讲的三雌狮杀河马母子的例子,河马母子被堵在了岸上一个晚上,早已筋疲力竭并且脱水,所以当狮子在第二天动手的时候,母河马已经基本没有反抗能力了。狮子捕杀河马三角克制关系自然界有时存在三角克制的关系。就今天这个话题,鳄鱼拿河马没办法,而河马又拿狮子没办法。鳄鱼的嘴是扁平的,对膀大腰粗的河马,它完全没有下嘴的地方,咬合力再大也发挥不出来。鳄鱼的牙齿不具备切割和咀嚼功能,只能整个儿吞,要想撕扯只能玩“死亡翻滚”。可是它连咬都咬不住,怎么翻滚?河马和尼罗鳄鳄鱼杀死大型猎物,通常是按进水里溺死的,这招对陆地食草动物很有效,别说角马、羚羊了,连近一吨的黑犀牛都曾被巨鳄拖进水里溺死。但对河马就不奏效了,因为河马本就是生活在水里的。它擅长潜水,在水下能关闭鼻孔防止进水,每隔3-5分钟换一次气,还可以在水下睡觉,自动浮上水面换气而不需要醒来。再加上鳄鱼体型远不及河马,想溺死河马几乎不可能了。河马的大嘴长牙看起来很吓人,但牙间隙太大了,咬杀效率远不及食肉动物,只适合对付体积和自己差不多的对手。在马塞马拉,有一次河马攻击雌狮,咬住了狮子脖子甩了出去,结果雌狮啥事没有,还活蹦乱跳的。因为狮子身体滑进了河马的牙间隙了,没有被粗大的下犬牙刺中。河马的大嘴长牙实际咬杀效果有限河马最适合杀伤的目标就是比自己年轻或年老的雄性,这类对手体积够大,被压制住后很容易下嘴,这时候它的大牙将发挥巨大的杀伤力,有只公河马就是在内战中被对手刺中心脏死亡。河马的大牙本来就是为领地和交配权斗争设计的,这个设计还算能满足功能,但在对付狮子方面是不合格的。相反,狮子有的是办法对付河马。河马头大脖子粗,不合适直接咬杀,但它在陆上很笨拙,难以有效击杀狮子,狮子能慢慢把河马磨死。狮子捕杀河马的方式是,拖住河马不让下水,咬河马的腿和后半身,河马多死于失血过多。这已经不是传统的猫科狩猎方式,有点类似鬣狗和豺的猎杀方式。有的河马侥幸从狮口下逃生,身上被抓得遍体鳞伤,惨不忍睹。狮爪下逃生的河马在陆地上,单独一只狮子就敢攻击河马。狮子甚至敢追捕河马追到浅水里,有时还能成功猎杀。有一次,一只雄狮和一只雌狮把一只河马追到小河边上,雌狮下河与河马斗了一个半小时,谁也没能奈何谁。在陆地上防御狮子方面,鳄鱼表现比河马好很多。鳄鱼的铠甲能有效防御狮子的攻击,而它的血盆大口对狮子威胁很大,狮子只有咬断鳄鱼脖子或把鳄鱼掀翻攻击肚子才能成功击杀,这对一只缺乏经验的狮子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狮子在深水里遭遇鳄鱼则是非常危险的,有些狮子在过河时被鳄鱼拖入水下溺死了。狮子和鳄鱼在陆地上争锋科学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狮子捕杀河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研究表明狮子对河马是负向选择的,也就是说狮子通常不会选择将河马作为捕猎目标,它最喜欢的猎物还是野牛、角马、长颈鹿、斑马和羚羊。学者对非洲各地狮子的食性进行了研究,河马在狮子饮食中的占比要么是零,要么非常低(2%以下)。而且被捕食的河马多以未成年体为主,如刚果的艾伯特公园,狮子的42次猎杀中有8次猎物是河马,均为未成年。狮子捕杀小河马,母河马爱莫能助不过,相对而言,河马显然是食草巨兽中被狮子杀的最多的了。在南非克鲁格公园,1954-2000年只发现了13只过吨的食草巨兽被食肉动物杀死,其中基本都是河马,除一只是斑鬣狗杀的以外,其他均为狮子所为。与大象、犀牛相比,河马在陆地上更笨拙,饱受缺水之苦,河马牙在实战中的防御效果比不上象牙和犀牛角,河马皮也相对较薄,因此更容易被狮子猎杀。狮子通常是主动避开河马的,但一旦杀上手了,认清了河马的“纸老虎”本质,就会越来越频繁地攻击河马。有些狮群形成了以河马为食的文化传统,如马塞马拉的诺家兄弟,四兄弟频繁捕杀河马。在赞比亚的南卢瓜安公园,有个一只雌狮带领一只亚成年雄狮、七只亚成年雌狮的狮群,数月间捕杀了6只河马。狮子捕杀小河马河马与鳄鱼总的来说是非常和谐的一对邻居,一种大型食肉动物和一种大型食草动物生活在一起,而几乎没有相互杀戮的记录,这在自然界几乎找不到第二例。河马驱赶鳄鱼,鳄鱼不过是丢了些面子,并没有遭受实质性损害。而河马干扰鳄鱼捕猎目前没有定量研究,应该是非常罕见的,对鳄鱼的影响微不足道。河马的牙口不仅不适合对付狮子,也不适合对付鳄鱼,河马是很难咬到鳄鱼的,迄今没有河马杀死鳄鱼的确切记录。学者科特曾经报道有条鳄鱼被河马咬成两截,这就是一些纪录片中类似说法的来源。不过这并不是直接观察,只是在岸边发现了鳄鱼尸体做的推测,今天来看这样的伤口不可能是河马造成的。鳄鱼无法伤害健康的成年河马,但对年幼或受伤的河马是个威胁。一些落单的小河马会被鳄鱼捕杀,所以母河马通常不允许鳄鱼离小河马太近,会坚决将其驱逐,直至迫使鳄鱼彻底放弃河马繁殖的水域。在乌干达,有只在内斗中受了重伤的成年公河马被鳄鱼盯上了,它不得不到岸边的芦苇丛中暂避,当它回到水中就被一群鳄鱼围攻并猎杀了。鳄鱼捕杀小河马鳄鱼是一种生长周期很长的动物,刚成年时很小,愈长愈大。雌尼罗鳄2.5米、雄尼罗鳄2.8米就成年了,地主雄鳄通常是4米级别的。河马欺负鳄鱼也是“见鳄下菜”的,研究表明,河马在把鳄鱼驱离沙滩的时候会先挑小鳄鱼,避开地主雄鳄,给大鳄鱼留点面子。而当小鳄鱼都被赶走以后,大鳄鱼会自己离开,也给河马个面子。巨型尼罗鳄可超过5米,甚至达到6米(重一吨左右),这些巨鳄已经能对一般的成年河马造成威胁了。有条传奇巨鳄名叫古斯塔夫,据说有5.5米长,600-700千克重,它面对河马的态度与普通鳄鱼很不一样。它敢在河马群附近逗留,遭到成年公河马驱赶后很快又游了回来,这引起河马群的高度紧张,它们赶紧聚在一起保护幼体。鳄鱼与河马和平共处总得来说,狮子对河马的威胁肯定远大于鳄鱼。河马能将鳄鱼排除在其繁殖场所之外,但难以驱逐狮子,这时河马就要请它的好邻居鳄鱼来帮忙了。在卢安瓜河,河马通常把育幼所放在河中央的沙洲上,狮子会尝试趟过河,进入沙洲捕食小河马。而河里鳄鱼的存在令狮子对下河比较顾忌,从而间接保护了小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