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气候怎么样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为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1996年,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1999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997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1997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1996年,只有1547.4毫米。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东莞市长安镇: 气 候 长安地处北半球低纬度亚热带,珠江出海口东侧,濒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冬季偏暖,夏季偏凉。这里水热资源丰富。发展粮食作物、热带经济作物,均具有优越条件。 降雨量:长安降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达1.750毫米。4月至9月为雨季,每月雨量在100-2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一致,对下半年各种作物的迅速生长非常有利。 气温: 长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 22℃。这样的气温很适合水稻、甘薯等农作物的生长,并能满足香蕉、荔枝、龙眼、木瓜、芒果等热作物的需要。 日照: 长安日照条件很好。年日照百分率达43%,全年实照时数1,800小时以上。白昼长短的季节时差不大。光线充足,对于各种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很有利。 风: 长安风速不大。年平均风速2.1米/秒。风向的季节性明显,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长安夏长冬短、紧靠南海,终年可受海风调节,所以冬无严寒、夏不炎热。但5至8月时有台风。 寒潮: 长安于每年寒露后至次年惊蛰前,经常有冷空气入侵,可能使喜温作物如香蕉、木瓜路等受侵害。早春时期,寒潮强度稍有减弱,但仍是时有寒潮南下,引起低温阴雨,会造成早播秧苗烂秧。 潮汐: 长安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为大潮期,俗称本起;农历初八、二十三为小夜间水大涨;春、秋两季,潮汐日夜平均。长安当地农民根据季节和水起(大潮期)、水缩(小潮期)、涨落潮时间进行农田灌溉和下海打鱼。
东莞最冷的天气
东莞最冷3.1度。东莞的冬天大约在15天左右、正常年份时最冷大约在10度左右,一般是1月底2月初最冷。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2005-2009年, 年平均气温为23.1°C。 最暖为2006年, 年平均气温为23.6°C; 最冷为2008年, 年平均气温为22.7°C。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 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温37.8°C (出现在2006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C (出现在2008年12月23日)。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2005- 2009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2008年, 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2009年, 只有1547.4毫米。 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相关信息:东莞市地质构造属于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博罗大断裂、东莞断凹盆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 丘陵台地占全市陆地面积的44.5%,冲积平原占全市陆地面积的43.3%,山地占全市陆地面积的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海拔在200—600米,坡度约30°,其中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为东莞市最高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岗地发育,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多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多为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参考链接:百度百科网页链接。
东莞市气象局的介绍
东莞市气象局既是广东省气象局的下属单位,又是东莞市人民政府主管气象工作的职能部门,实行上级业务部门为主与本级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下设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办公室(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监察审计科)、站网管理科、预报科、发展改革与财务科、人力资源科、政策法规科。在东莞境内建有1个人工观测站、100个自动气象站,还建成了以卫星通信为主、地面公用数据通信网为辅的气象业务和政务通信体制及高速宽带通信网络,传递分发气象信息。对外提供非常丰富的产品,包括短时(0-12小时)天气预报、短期(三天内)天气预报、中期天气预报(4-10天)、长期(月、季、年度)天气趋势预报、森林火险、城市火险、防火气象预报警报、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气候诊断与评价和环境评价。另外,气象部门还提供城市空气质量等与公众生活、交通、经济紧密相关的专业气象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