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奖

时间:2024-12-06 01:12:37编辑:小早

悲惨世界得过什么奖?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杰作,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小说以五卷的巨大篇幅提出了当代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小说以在逃苦役犯冉阿让、妓女芳汀和她的女儿珂赛特三个人不幸经历为线索,展示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悲惨世界的图景。这是属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人们的世界。他们在那里备受痛苦,在饥寒中挣扎,在凌辱中生存,在迫害里死亡。   《悲惨世界》真实地表现了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命运,善良淳朴的主人公冉阿让出身贫苦家庭,因为失业,为了养活几个外甥,饥饿中在面包铺偷了块面包,竟在监狱里关了十九年。他成了苦役犯后,这个罪名就永远依附在他身上,再也不得解脱,终身在警察追捕中颠沛流离。他甚至想躲进狗窝,也被赶了出来。他感叹世道不平:“我连狗也不如了!”冉阿让改名为马德兰,由于偶然机会,靠技术改革,在另一个城市当上了工厂主。又因为他乐善好施,被市民拥选为市长。然而,一直怀疑他身世的警官沙威,却像阴影一般始终追随着他,伺机进行追捕。雨果通过冉阿让的遭遇,愤怒地抨击了统治阶级制订的法律如何维护有产者的私有财产,又如何残酷压迫劳动者。   小说中芳汀和珂赛特母女的形象颇为感人。天真纯洁的芳汀是冉阿让工厂里的女工,因受骗遭人蹂躏后而怀孕,又被遗弃,社会冷眼相待,连做工的权力也被剥夺。她负了一身债,为了养活女儿,被迫出卖自己美丽的长发和一对洁白门牙,最后沦为娼妓。她的私生女珂赛特小小年纪就受尽折磨,伴随她童年的是虐待、凌辱和沉重的劳役。珂赛特八岁起就承担繁重家务,受尽酒店主的非人虐待,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贫苦儿童形象。身染重病的芳汀眼看着冉阿让帮助她们母女团聚,却又见冉阿让被警方强行逮捕,在惊吓中凄然死去。芳汀短促的一生受尽折磨,反映了广大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雨果真实地描绘了这幅令人怵目惊心的画面,突出地反映了贫苦人民悲惨的命运与处境。他以满腔义愤,向造成这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控诉与抗议,尤其无情地撕破了资本主义法律“公正廉明”的假面具,揭露了它暴虐、荒谬、虚伪的本质。警察沙威是冷酷而残暴的法律的化身。他象幽灵一样追逐了冉阿让一生,毁灭了冉阿让,珂赛特等人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灾难,他最后精神崩溃投河而死,表现了法律渺小而虚弱的本质。   《悲惨世界》的前两部对冉阿让、芳汀、珂赛特这三个人物作了淋漓尽致的刻画。整部小说尽管情节结构十分庞大,但是中心问题依然突出了贫穷人民的悲惨命运。正如雨果在小说序言中所说:“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


著名体育运动明星有那些人?

  著名体育运动明星,这个范围实在是太大了,下面仅以劳伦斯世界体育奖近几年的获奖者为范围进行介绍。  2015年第16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男运动员——德约科维奇(网球 塞尔维亚)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1987年5月22日出生于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职业网球运动员。2003年,德约科维奇转为职业球员,开始职业生涯。2007年,世界排名升至第三。2008年,首次获得澳网冠军。2011年,获得温网和美网冠军,世界排名升至第一。2014年12月18日,德约科维奇第4次获2014年ITF年度冠军。2015年2月1日,德约科维奇击败英国选手穆雷夺冠,这是德约科维奇第五次夺得澳网男单冠军。  截至2015年5月27日,德约科维奇已经赢得包括8个大满贯、24个大师系列赛和4个年终总决赛在内的53项ATP单打桂冠。  2015年第16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女运动员——根泽贝·迪巴巴(田径 埃塞尔比亚)  根泽贝·迪巴巴(英语:Genzebe Dibaba,1991年2月8日—),埃塞俄比亚籍女子田径运动员。2015年2月,获得2015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女运动员提名。2014年至2015年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根泽贝·迪巴巴连续打破田径室内1500米、2英里、3000米、5000米世界纪录,成为迪巴巴家族又一位崛起的中长跑新星。  2014年第15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男运动员——维特尔(德国 赛车)  塞巴斯蒂安·维特尔(Sebastian Vettel ,1987年7月3日—),德国一级方程式赛车手,生于西德黑彭海姆,现效力于红牛车队。他是2010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11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和2012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世界车手总冠军,保持有一级方程式最年轻的取得分数的车手、获杆位车手、分站冠军、总冠军、卫冕总冠军和三次获得总冠军车手的纪录。  2014年第15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女运动员——富兰克林(美国 游泳)  米西·富兰克林,美国女子游泳运动员,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超级巨星,外号“女飞鱼”。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一战成名,年仅16岁的她勇夺3金1银1铜,并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了后快速泳衣时代第一个打破女子世界纪录的人,并借此获得赛事最佳女运动员奖。2012年伦敦奥运会,米西收获四金一铜,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当时她还是一个准备读高三的业余运动员。201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她获得了六枚金牌的佳绩。  2013年第14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男运动员——博尔特(田径)  尤塞恩·博尔特,1986年8月21日生于牙买加特里洛尼,奥运会冠军,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2008年5月31日,博尔特在纽约锐步田径大奖赛上,以9.72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博尔特创造了属于他的第一个世界纪录。8月,博尔特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69的成绩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并在随后的200米比赛中,以19秒30的成绩打破了迈克尔·约翰逊创造的世界记录。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博尔特在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58的成绩夺冠,并刷新了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在男子200米比赛中,博尔特以19秒19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博尔特由此成为世锦赛双冠王,更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奥运会、世锦赛双冠王。2012年,博尔特在伦敦奥运会上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同时卫冕100米和200米冠军的选手,而在奥运会男子200米项目的历史上,博尔特是首个实现卫冕的运动员。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上,博尔特包揽了男子100米、200米和4x100米接力3枚金牌,他的世锦赛的金牌总数达到8枚,追平美国名将卡尔·刘易斯和迈克尔·约翰逊共同保持的纪录。

悲惨世界获得了多少个奖项?

根据法国19世纪雨果的经典小说《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音乐剧是麦金托什制作的四大名剧之一。由阿兰·鲍伯利作词,勋伯格作曲,特里沃·南与约翰·凯德合作编剧、导演。此剧最早是1980年巴黎演出的法语版本,麦金托什为其音乐所激动,决定重新制作,由芬顿将法语歌词译成英语,并请诗人赫伯特·克莱茨梅对歌词重新修改加工,成为通行的英语版本。继1985年10月在伦敦首演、1987年3月在百老汇隆重推出以来,至今已在33国家、200多个城市用21种不同语言演出过54种制作版本,该剧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50多个重要国际奖项。

历届托尼奖的列表

托尼奖:

托尼奖全称为安东尼特•佩瑞奖,是由美国戏剧协会为纪念该协会创始人之一的安东尼特•佩瑞女士而设立的。佩瑞于 1888年出生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1906年,年仅18岁的她首度登上舞台,并很快成为当时百老汇最知名的女演员之一。此外,佩瑞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舞台剧制作人和导演。1917年,她与多位女性舞台剧工作者创立了“舞台剧女杰战时救济会”,并发起了一连串的义演和义卖活动,以支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受难民众。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救济会改名为美国戏剧协会,作为该协会主要领导人之一的佩瑞,积极推广舞台剧艺术,促成剧院、戏校等的设立,也培育出一大批百老汇明星。据称,家境富裕的她为推动百老汇舞台剧的发展,自掏腰包扶持新人新剧,到1946年她去世时,居然欠下了80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为此,美国戏剧协会董事会在她辞世后,决定以她的名字设立奖项,以每年表彰、鼓励百老汇剧院表演的杰出成就。

1947年4月6日,第一届托尼奖在纽约市著名的华尔道夫大饭店揭幕,并由佩瑞的好友兼合作伙伴、美国戏剧协会主席布鲁克•佩贝顿主持。当时的决策机构6人委员会聘请了15位专家,通过秘密投票方式选出了获奖人。从那之后,托尼奖与百老汇的艺术声望、美学地位和票房收入等一起,成为全球舞台艺术的焦点。

奖杯、奖项与声势

据记载,头两届托尼奖的获奖者并没有奖杯,他们所得到的是一张奖状和一盒雪茄烟外加一只钱包之类的奖品,同一奖项也往往为多位获奖者同时获得。而且, 1955年以前的托尼奖未实行事先公布提名名单制度,而是直接公布评选结果。早期的托尼奖也往往在饭店举行,主办者除了颁奖典礼之外,还安排了晚宴、舞会甚至是猜谜游戏,与今天比起来更象个派对。只是在1949年,美国布景师协会帮助托尼奖举办了一次奖杯设计评比活动,赫尔曼•罗西的设计最终胜出之后,才有了今天的托尼奖奖杯。该奖杯正面是希腊悲剧、喜剧的面具,反面则是佩瑞女士的浮雕头像。早期的托尼奖通过广播向全美转播。1956年,托尼奖被电视台正式转播,如今已是备受关注的年度热门电视转播节目之一,以至每次托尼奖颁奖之后,当地各大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全是获奖剧目的大幅广告,其势头毫不逊于好莱坞大片上映前的广告。

1947年的托尼奖设立了8个奖项,只有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最佳导演和作曲等个人奖项。而随着时代的前进,托尼奖的项目也逐年增删,并修正名称。现在的托尼奖正式奖项共有21个,除了话剧类的最佳剧作、导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重推剧目以及设计类奖项(其中的布景、服装、灯光奖由话剧和音乐剧新旧作品共同角逐),其余11个奖项皆属音乐剧的范畴,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经典音乐剧重演,最佳音乐剧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音乐剧剧本,最佳词曲,最佳编曲和最佳编舞。早年的托尼奖还设置过最佳指挥奖,也曾设立过单独的作曲奖,歌词创作则与剧本奖合并。后来,指挥奖被取消,作曲作词被合并为最佳词曲,至1997年又增设了最佳编曲。

完美的商业运行机制

今天的托尼奖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商业运行机制。据托尼奖官方网站介绍,托尼奖现由美国戏剧协会和美国剧场制作人联盟联合拥有,由“托尼奖产品公司” 负责具体运作。尽管托尼奖声名显赫,但实际上其奖励范围相当有限,只有在纽约市曼哈顿岛上的百老汇剧场演出的特定节目,才有参赛资格。所谓特定节目,主要包括一般的音乐剧、歌舞剧以及话剧、脱口秀等。但有些纯舞蹈的表演项目(如前几年颇受欢迎的《永恒的探戈》)或是一些综合秀(如1989年集名编舞家、导演杰罗米•罗宾斯数十年经典创作片段的《百老汇之夜》等节目),在资格认定上还得由美国戏剧协会另行开会决定。此外,在戏院资格的认定上,托尼奖规定这些戏院的座位数必须超过美国戏剧协会所规定的标准,这一标准则每年视情况而定。如2002~2003年度须达到500座以上,方可被视为“百老汇制作”。尽管如此,每年在这区区三、四十间戏院中上演的连台好戏,仍旧主导了全球大半戏剧人口的注意力。尤其是百老汇的灵魂——音乐歌舞剧,更是吸引了亚洲、欧洲等地许多剧人及观众到此观摩欣赏。而托尼奖音乐剧类的获奖名单也因此成为各国乐迷、戏迷争睹名剧、抢购名曲碟片的“风向标”。

评选程序

在评选方面,1947年时的托尼奖评委由美国戏剧协会董事会成员担任,这些成员代表着剧院管理层、表演者和技术部门。1954年,评委会成员扩展到非戏剧协会成员的其他专业人士。今天,这一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除了美国戏剧协会董事会成员,评委们还分别来自美国戏剧演员协会、剧作家协会、舞台导演和舞蹈家协会、布景师联盟、剧院代理商和经理人员联盟等,目前人数约达700名。

除评委会外,托尼奖还设有提名委员会,委员由托尼奖管理委员会聘请的30位百老汇专业人士组成,每人任期三年。这些人的任务就是认真看完每一场百老汇秀,并在提名截止日前的星期日下午开会,讨论提名名单。为保证提名公正,托尼奖委员会还聘请了一家会计公司担任外部审计工作。

辉煌与隐忧

托尼奖发展至今,已经迈过近60个年头。研究其历年来的获奖剧目,可发现它不啻是一部现代音乐剧的发展史。从1949年正式颁奖时的最佳音乐剧《吻我,凯特》、1950年席卷所有音乐剧奖项的《南太平洋》,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名震四方的迪斯尼巨作《狮子王》、《金牌制作人》,到2003年大获全胜的《长发飘飘》,百老汇音乐剧艺术发展的起承转合历历在目。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窈窕淑女》、《屋上的提琴手》等古典作品的光耀一时,七十年代百家争鸣的剧坛现象,均在托尼奖榜单上得到了印证。至于1984~1985年度最佳音乐剧男女主角及编舞三大奖的全部空缺,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英国音乐剧制作对百老汇的大举进攻,以及其时美国本土音乐剧创作的萧条。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百老汇受到的票房压力更是越来越大,整个音乐剧场的创作风气则渐趋保守复古。这可从1994年起托尼奖中许多音乐剧奖项被再度推出的经典剧作拿走这一现象中,得到一连串的证明。


Kiss Me, Kate (1949)
South Pacific (1950)
Guys and Dolls (1951)
The King and I (1952)
Wonderful Town (1953)
Kismet (1954)
The Pajama Game (1955)
Damn Yankees (1956)
My Fair Lady (1957)
The Music Man (1958)
Redhead (1959)
The Sound of Music / Fiorello! (1960)
Bye Bye Birdie (1961)
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 (1962)
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 (1963)
Hello, Dolly! (1964)
Fiddler on the Roof (1965)
Man of La Mancha (1966)
Cabaret (1967)
Hallelujah, Baby! (1968)
1776 (1969)
Company (1971)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1972)
A Little Night Music (1973)
Raisin (1974)
The Wiz (1975)
A Chorus Line (1976)
Annie (1977)
Ain't Misbehavin' (1978)
Sweeney Todd (1979)
Evita (1980)


1981
outstanding Play:Amadeus
Outstanding Musical: 42nd Street

1982
outstanding Play: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Nicholas Nickleby
Outstanding Musical: Nine

1983
utstanding Play:Torch Song Trilogy
Outstanding Musical: Cats

1984
Outstanding play:The Real Thing
Outstanding Musical: La Cage Aux Folles

1985
outstanding Play:Biloxi Blues
Outstanding Musical: Big River

1986
Best Play:I'm not rappaport
Best Musical: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Reproduction of A Paly or Musical(最佳话剧\音乐剧重推): Sweet Charity

1987
Best Play:Fences
Best Musical: Les Miserables
Reproduction of A Paly or Musical:All My Sons

1988
Best Play:M.Butterfly
Best Musical: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Best Revival: Anything Goes

1989
Best Play:The Heidi Chronicles
Best Musical: Jerome Robbins' Broadway
Best Revival: Our Town

1990
Best Play:The Grapes of Wrath
Best Musical: City of Angels
Best Revival: Gypsy

1991
Best Play:Lost in Yonkers
Best Musical: The Will Rogers Follies
Best Revival: Fiddler on The Roof(屋顶上的小提琴家)

1992
Best Play:Dancing at Lughnasa
Best Musical: Crazy For You
Best Revival: Guys and Dolls

1993
Best Play:Angels in America
Best Musical: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蜘蛛女之吻)
Best Revival: Anna Christie

1994
Best Play:Angels in America-Perestroika
Best Musical: Passion
Best Revival of A Play(最佳话剧重推): An Inspector Calls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最佳音乐剧重推): Carousel

1995
Best Play:Love!Valour!Compassion!
Best Musical: Sunset Boulevard
Best Revival of A Play: The Heiress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 Show Boat

1996
Best Play:Master Class
Best Musical: Rent
Best Revival of A Play: A Delicate Balance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 The King And I

1997
Best Play:The Last Night of Ballyhoo
Best Musical: Titanic
Best Revival of A Play: A Doll's House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 Chicago (芝加哥)

1998
Best Play:Art
Best Musical: The Lion King
Best Revival of A Play: A View from The Bridge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 Cabaret

1999
Best Play:Side Man
Best Musical: Fosse!
Best Revival of A Play: Death of A Salesman(推销员之死)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 Annie Get Your Gun

2000
Best Play:Copenhagen
Best Musical: Contact
Best Revival of Play: The Real Thing
Best Revival of Musical: Kiss Me, Kate

2001
Best Play:Proof
Best Musical: The Producers
Best Revival of a Play: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42nd Street(42街)

2002(56届)
Best Play: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谁是替罪羊 谁是西尔维亚)
Best Musical:Thoroughly Modern Millie
Best Revival of a Play:Private Lives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Into the Woods

2003(57届)
Best Play: Take Me Out(让我出列)
Best Musical:Hairspray(发胶)
首演时间:2002.8.15
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巴尔的摩市,特雷西(Tracy Turnblad),一个长发少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跳舞而努力。她在一个电视现场舞会中依据夺魁,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明星,她的生活也发生了许多改变……
Best Revival of a Play: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长夜漫漫路迢迢)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Nine

2004
Best Play:I Am My Own Wife(Author: Doug Wright)
Best Musical:Avenue Q
Best Revival of a Play:Henry IV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Assassins

2005
Best Play :Doubt (《怀疑》2005年普利策奖,John Patrick Shanley导演)
Best Musical:Monty Python's Spamalot(《火腿骑士》)
Revival (Play):Glengarry Glen Ross
Revival (Musical): La Cage aux Folles

2006(第60届)
Best play :The History Boys(历史系男生)Author: Alan Bennett
Best Revival of a Play:Awake and Sing!(醒来歌唱)
Musical:Jersey Boys
Revival (Musical): The Pajama Game


2007年(第61届)
Best Play :The Coast of Utopia
长达近九个小时、反映19世纪中叶俄罗斯知识分子境遇的话剧《乌托邦之岸》三部曲荣获最佳话剧、话剧类最佳导演、话剧类最佳男配角和女配角等七个奖项。
Best Musical:Spring Awakening
根据Frank Wedekind在1891创作的戏剧改编,描写19世纪末德国少男少女青涩年华的摇滚音乐剧《春之苏醒》独揽最佳音乐剧、音乐剧类最佳剧
本、最佳词曲创作和音乐剧类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


史提芬·朗的演艺生涯

史提芬朗曾在百老汇1984年的戏剧和1985年的电视电影《推销员之死》中饰演过达斯汀·霍夫曼的儿子哈皮(Happy)(注1),其后,又在汉尼拔·莱克特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猎人者》(Manhunter)里饰演了记者弗莱迪·洛德斯这一主要配角。(注2)自1986年到1988年间,他在NBC的经典剧集《芝加哥罪案录》中饰演律师大卫·艾伯拉姆斯一角。(注3)1991年,他又在NBC的同名电视电影中饰演贝比·鲁斯(注4)。之后,加入了2000年档期中由提姆·戴利主演的的剧集《亡命天涯》,在其中饰演了“独臂人”这一角色。这个系列的剧集受到了一些好评,但是只有最后一季才真正对得起这部剧集昂贵的拍摄费用。注1:《推销员之死》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代表作。两幕剧。曾因此剧获得1949年普利策奖。被称为话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品通过这两代人的失败,否定了人人都能成功的“美国神话”,在结构安排、时空处理、人物形象刻画和内心复杂情感的描写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纽约剧院连演742场。史提芬·朗参演的是1984年的百老汇戏剧和1985年的电影。注2:《Manhunter》(又译《捕凶人》《猎人者》) 食人魔汉尼拔博士系列的首部曲,由原著小说《红龙》改编,而2002年的电影《红龙》就是在此片基础上结合原著的改编。史提芬·朗在此片中饰演一个热衷于工作的记者,后惨死于杀人狂“牙仙”之手(杀人狂在让他记录下自己的自白和犯罪经历后割掉他的舌头,浇上汽油活活烧死)。注3:《芝加哥罪案录》(Crime Story),NBC经典剧集之一,导演既是上面提到的电影了《猎人者》的导演迈克尔·曼。在当时造成了非常大的轰动,也影响了之后的一系列罪案形式美剧。注4:乔治·赫曼·“贝比”·鲁斯(George Herman Babe Ruth, Jr.,1895年2月6日-1948年8月16日)是美国职棒史上1920、30年代的洋基强打者,带领洋基取得多次世界大赛冠军。1992年,他因为他在戏剧《黑暗的速度》饰演男主角“洛”一角获得了当年的托尼奖提名。而他在电影《布鲁克林黑街》中的角色更是为他获得了普遍的好评和足以获得奥斯卡奖的呼声,遗憾的是,由于本片为限制级影片,导致了观众数量的减少。在戏剧舞台上,他是第一个在《义海雄风》(注1)中扮演杰赛普上校的人(又是上校,XD)。之后,杰克尼克尔森在同名电影中也饰演了这一角色。在这一年里,史提芬·朗收获超过六项的戏剧大奖,还包括非常著名的纽约戏剧会委员奖和海伦海耶丝奖。在1993年的电影《葛底斯堡战役》中他饰演了英勇的乔治·皮克特中将。(注2)在2003年,他又在同一名导演罗纳德·麦克斯韦尔执导的电影《众神与将军》中饰演知名南军指挥官“石墙”杰克逊将军,这个角色被朗称为是他演艺生涯至此奉献过的最好的表演。但是,一般都认为他最著名的角色还是非1993年那部非常成功的西部剧集《墓碑镇》中饰演的恶棍艾克·克兰顿莫属。(注3)在知名剧作家亚瑟·米勒(即是《推销员之死的作者》)于2005年2月去世前,朗在他的老友人生中最后一部戏《闭幕》中参演了一个角色,这部戏于2004年秋季在芝加哥的古德曼剧院首演。说来有趣,这时古德曼剧院也正在进行朗自己的剧目《荣誉之上》的第二轮演出,这部剧于2004年初在维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市首演。而且,朗当初获得托尼奖的剧目《黑暗的速度》也是在这里进行的首演,不得不说他和古德曼剧院还是颇有渊源的。在2006年,朗又在约翰·帕特里克·夏莱的戏剧《进犯》中饰演了上校利特菲尔德。(又是上校……)2007年,《荣誉之上》在纽约的劳拉帕尔剧院上映,首演过后,他精湛的个人表现马上为他赢得了纽约戏剧委员会大奖和路西尔·洛特奖的提名。注1:《A Few Good Men》(《义海雄风》)又名《好人寥寥》。电影版由汤姆克鲁斯和杰克尼克尔森主演。注2: 乔治·皮克特(George Edward Pickett,1825年1月28日-1875年7月30日)少将是南北战争期间的邦联将领,为李将军的重要手下之一。其名尤闻于盖茨堡战役第三日的皮克特冲锋。1846年于西点军校毕业。他的同级同学还包括“石墙”杰克森等人。注3:《墓碑镇》经典西部剧集,由历史上真实的事件改编,直到现在墓碑镇还是前往美国西部旅游的游客们必去的一处胜地。朗在此片中饰演的艾克·克兰顿是当时一个著名的恶棍。不久,他在ESPN的迷你剧《燃烧的布朗克斯酒》和一部独立影片中分别饰演了两个角色,以及在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史诗《Avatar》中饰演了反派奎里奇上校。(上校专业户= =)当年在异形2的试镜会上,朗曾经想争取一个角色,但是失败了,不过他的表现让詹姆斯·卡梅隆记住了这个专注的戏剧演员,于是在二十年后邀请他加入《Avatar》的制作。由此可以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有特质的演员,大家应该记得1993年的葛底斯堡战役和2003年的众神与将军的导演也是同一个人——迈克尔·曼。可见朗的表演给了曾经与他合作过的导演们极深的印象。除此之外,整个2009年史提芬·朗也有不少新片上映(不包括长期制作的《Avatar》),比如在迈克尔·曼(看吧,导演对他念念不忘了)的新片《公众之敌》中饰演德克萨斯游侠查理·温斯坦德,本片中约翰尼·德普的角色约翰·迪林格就是被他杀死的。(注1)他还在格兰特·赫斯洛夫的电影《瞪山羊的人》与伊万·麦克格雷格和乔治克鲁尼合作,饰演一名情报官员古兹·莱西。(注2)朗最近的活动是在剧集《法律与秩序:犯罪倾向》的第八季的最后一集《变革》中饰演的角色:阿克塞尔·卡斯帕。此外。他还出席了09年的圣迭戈动漫大会。注1:《公众之敌》迈克尔·曼执导,主演为克里斯蒂安·贝尔,约翰尼·德普。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学成。1930年代麦,美国社会动荡战、治安极差,联邦调查局集中警力计划消灭一个最臭名昭著的黑帮。黑帮成员包括约翰·迪林格等在内,他们到处抢劫,震惊了整个美国。注2:《瞪山羊的人》《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这是一句美国俗语,含义是“一个人只需要盯着山羊看,就能把它杀死” 这个短语的特定意思是指美军1979年培养的一支名为“武士僧侣”的神秘部队,在特殊精神训练课的栽培下,拥有能够穿墙、隐身、读心,或者盯着一只山羊看就可以把它杀死的超能力。本片有可能是借助这个不切实际的故事,对美国军方进行讽刺。

上一篇:碳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