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录

时间:2024-12-05 12:02:49编辑:小早

佛语禅心的经典语录

关于佛语禅心的经典语录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佛语禅心的经典语录,欢迎阅读,一起来看看吧^^   1.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2.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4.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5.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6.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8.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9.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10.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11.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12.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3.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4.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15.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16.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7.自性本来不生也,本来不生即是本来不动。生灭即指无明,意谓自性中本无无明,说有无明,由于妄见耳   1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9.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20.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21.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22.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23.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24.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25.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2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27.真心是菩萨净土。   28.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29.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30.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31.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32.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33.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34.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35.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36.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37.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38.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39.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40.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41.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42.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43.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44.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45.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46.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47.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4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49.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50.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


佛性禅心语录 佛学最有禅意的句子(40句)

1、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2、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4、无明但是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5、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6、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7、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8、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9、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在迷的佛。

10、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11、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2、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3、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但是是个邮差。

14、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15、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6、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17、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8、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9、如果你只是等待,发生的事情只会是你变老了。

20、勇於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21、如果你珍惜万物,万物也必将珍惜你,这就是长寿。

22、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23、能觉他人之诈,不形於言,受人之辱,无动於色,道成近矣!

24、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25、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26、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27、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28、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29、正如佛陀告诫我们的那样: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30、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31、适当的欲望,是人类所必须的,但超过了范围,痛苦、罪恶,便如影随形。

32、色身有如住房,只供我们暂时住一住,我们无法永远拥有它,更无法让房子永远不会败坏。

33、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斌宗法师

34、即使这些尚未发生在自己身上,但由此而来的危机感,总会或多或少地对我们产生冲击,使我们内心蒙上阴影。

35、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36、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37、生命是缘起的,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因缘去塑造它,培养它。若能奉行如法,清净的生活,就能给心灵创造良好的氛围。

38、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39、在那个时刻,财富不过是空洞的数字,事业不过是逝去的旧梦,家庭不过是难以割舍的牵挂。往往是,生前拥有得越多,离开时的遗憾也就越多。

40、觉与不觉,是佛法修行的两个核心概念。禅宗为什么会成为汉传佛教最直接的修行法门?正是因为它的修行直接立足于觉悟本体,这就极大缩短了凡圣之间的距离。


佛经励志格言

真心空寂,无所不遍。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真心是菩萨净土。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佛家励志的名言

佛家励志的名言(精选115句)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以下是我整理的佛家励志的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佛家励志的名言1   1、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2、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之中。   5、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6、感谢上天我所拥有的,感谢上天我所没有的。   7、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8、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9、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10、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1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2、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3、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4、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15、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6、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17、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18、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19、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0、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21、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2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23、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4、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25、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6、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7、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28、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9、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30、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31、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32、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33、所谓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为没有的力量。   34、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5、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36、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37、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38、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39、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40、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1、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42、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43、佛心待人,自己即佛;佛性悟人,人即是佛。   44、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45、不患人之不重己,应患己之不重人。   46、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47、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48、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4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50、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51、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52、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   53、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54、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55、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56、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5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58、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59、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0、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6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62、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63、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64、心怀善念,日日是好日;里邻和睦,处处是净土。   65、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66、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67、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68、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69、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70、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   71、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7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73、有田不种,必无收成;有钱不用,必空积聚。   74、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75、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76、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77、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78、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79、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80、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佛家励志的名言2   1、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2、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3、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4、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5、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9、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0、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11、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2、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13、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14、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   15、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6、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7、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8、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9、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20、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21、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2、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23、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24、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25、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2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27、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佛家励志的名言3   1、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3、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4、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5、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


上一篇:男士皮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