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苄西林的适应症
磺苄西林临床上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 菌、大肠杆菌等敏感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呼吸系统感染,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肺炎等。2、腹腔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等。3、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4、妇产科感染,如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等。5、浅表性化脓性疾病,如毛囊炎、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术后创口感染、外伤性或烧伤性感染等。6、败血症。7、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8、中耳炎、腮腺炎、副鼻窦炎等。
磺苄西林的介绍
磺苄西林为广谱半合成的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其作用机制与其它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抗生素相似,系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磺苄西林抗菌谱广,对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具抗菌活性;对厌氧杆菌拟杆菌属也具活性;对耐青霉素G的葡萄球菌属,大肠杆菌产生的青霉素酶比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稳定。
磺苄西林的不良反应
主要为皮疹、变态反应、肌注部位疼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及胃肠道反应等。可有轻度或暂时性粒细胞减少.少数病人可出现暂时性血清转氨酶升高.肾功能不全者可引起出血紫癜,剂量过大时可致电解质失衡水钠潴留,其它参见青霉素G。1、过敏反应磺苄西林钠过敏反应常见。严重的过敏反 应-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率为0.004-0.04%,其病死率可达10%。血清病型反应(Ⅲ型变态反应)亦非少见,发生率为1-7%。其它过敏反应尚有溶血性贫血(Ⅱ型变态反应)、药疹、接触性皮炎、哮喘发作等。2、毒性反应磺苄西林钠肌注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静脉大剂量注射可引起口周围、面部和四肢皮肤发麻,严重时有肌颤、抽搐等神经毒性反应,此反应尤易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病人。3、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磺苄西林钠治疗梅毒或其它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赫氏反应。治疗矛盾见于梅毒病人,系由于治疗后梅毒病灶消炎过快,但组织修补过迟,或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4、血液学改变静脉注射磺苄西林钠偶可产生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5、肝功能改变少数患者使用该品后可出现肝酶升高,肝活检显示非特异性肝炎,停药后症状消失。6、消化道反应用药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上腹部灼热感等胃肠道症状。7、二重感染磺苄西林钠治疗期间可出现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8、其它磺苄西林钠滴注浓度过大或过快,在注射部位可能引起疼痛、硬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