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仔是偷回来的熊猫吗
也许是因其独特毛色而导致怀璧其罪。七仔是一只人工圈养的棕色大熊猫。他备受关注的原因与其毛色有很大关系,若是被人为偷回来(出于猎奇、盈利、研究等目的)也许是因其独特毛色而导致怀璧其罪。对于棕色大熊猫的特殊毛色,有研究认为与白化病有关。白化病是一种隐性基因造成的疾病。相对于正常毛色,控制白化病的都是隐性基因,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棕色大熊猫的后代是黑白色的(七仔的妈妈是黑白大熊猫),尽管其后代理论上应该是杂合子。不过,目前还没有观察到棕色大熊猫子三代的繁殖情况,所以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也是人们对七仔的繁殖计划如此看重的原因——具有研究价值)综上所述,七仔本身具有被人偷走的价值,因此也具有被人偷走的可能性。有说法表明,野生大熊猫在生下双胞胎后会遗弃其中孱弱的一只。因此对于七仔来历的普遍说法为其被遗弃。但这需要满足两点才有可能证明:七仔被发现时需健康状况堪忧七仔被发现时没有母熊在旁且没有母熊活动迹象。但据本人考证,这个说法疑点重重。
大熊猫七仔是偷回来的吗
最近卧龙保护区拍到了白色大熊猫,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讨论。很自然地,另外一只“天赋异禀”的大熊猫“七仔”也被提及。大熊猫“七仔”是怎么来的?国内大量媒体的报道说它是“弃婴”,但是大熊猫爱好者圈子里,一直都有“七仔是被从妈妈身边偷来的”说法。于是借助搜索引擎,我查了棕色大熊猫一些报道。将这些旧报道列出来,大家自己判断。“七仔”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因为它是第七只被记录的棕色大熊猫。首次发现棕白色大熊猫:1985年3月26日,佛坪县岳坝乡发现了一只受伤的棕白色大熊猫。这只棕白色大熊猫的发现,成为国内外媒体的热点新闻。当时在秦岭考察的潘文石教授给其取名“单丹”,表达这种颜色特征独一无二和首次发现的寓意。第二只与妈妈同行:1991年6月22日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只黑白色的成年熊猫带着一只体重约20公斤左右的棕白色熊猫小仔,从体型上看它接近1岁。第三只救治后放生:1992年3月29日,在洋县华阳观察到一只棕色大熊猫。肩膀受伤,经检查为雌性,年龄约18岁。经过5天的救治后,放归到了野外。第四只争偶:1993年4月,佛坪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秦岭南坡海拔2500米的野猪档,发现3只熊猫争偶打斗,其中有一只棕白色成体大熊猫。第五只围观喝水:2000年4月,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官庙村的左家坪,发现一只棕白色大熊猫下河喝完水。第六只哺乳幼仔:2005年9月,佛坪自然保护区巩会生一行开展大熊猫野外监测调查时,在西河付家湾的一处石洞中发现一只棕白色大熊猫正在为小仔哺乳。第七只明星“七仔”:2009年11月1日,佛坪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梁启慧等在三官庙牌坊沟,发现一只被遗弃的棕白色大熊猫幼仔,后被送往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取名为“七仔”。
头顶上顶着类似两篇树叶的这是什么
绿尾大蚕蛾(学名: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是鳞翅目大(天)蚕蛾科的一种中大型蛾类。成虫体长32 - 38mm,翅展l00 - 130mm。体粗大,体被白色絮状鳞毛而呈白色。头部两触角间具紫色横带1条,触角黄褐色羽状;复眼大,球形黑色。后翅臀角长尾状,长约40mm。危害药用植物山茱萸、丹皮、杜仲等。此外危害害果树、林木等,是农业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