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被侵犯了如何诉讼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知识产权问题产生纠纷的,提起诉讼的流程是收集起诉材料、写起诉书、确定法院管辖权、向法院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等法院开庭审理。
当知识产权被侵犯了,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是固定取证现场发现的侵权商品的数量、经营规模。在同一场所多次取证,如果现有证据证明侵权商品多、经营规模大、多次取证足以证明经营者持续销售侵权商品,则可能获得较多赔偿;
(二)二是固定经营者的经营信息,避免因当事人主体或其他程序问题影响诉讼效率;
(三)三是固定被告的网站、宣传资料或存留在相关部门的资料,如被告公开宣称和向有关部门报送的经营范围、销售规模、利润等数据,可以作为索赔的初步证据;
(四)四是积极追索侵权商品的源头,从源头制止侵权,同时也可能获得更多赔偿。
一、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
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并且起算时间为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知识产权被侵犯后如何维权
知识产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
当你发现自己所享有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维权:
(一)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并申请行政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二)向报社、网络等新闻媒体曝光。
(三)搜集、保存对方侵犯你所享有的知识产权的证据,有必要的话可以咨询律师,请律师对侵犯知识产权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委托公证。
(四)与侵权行为人协商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事宜或通过法律诉讼解决,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被告知识产权侵权怎么处理
法律主观:知识产权侵权的处理方式为: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相关的行政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可以提起自诉。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侵权纠纷如何处理
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行政裁决或协调。
3、向法院起诉:专利权人在发现侵权人侵犯其专利权后,可以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
一、商标权纠纷怎么处理
侵犯商标权纠纷的解决方式是:1、自行协商。如果双方能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和解,则既可以使商标权人迅速有效地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使侵权人避免声誉的损害。2、调解。调解不是解决著作权纠纷的必经程序,当事人愿意调解、达不成调解协议或调解后反悔的,都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3、给予行政处罚。
二、如何界定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有以下特征:一、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实施专利授权以前的技术、已经被宣告无效、被专利权人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权期限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侵权行为。专利法规定了临时保护制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的应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二、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三、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四、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
三、专利被侵权后有哪些维权方式
专利被侵权后的维权方式如下:
1、协商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可以自行协商或者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行政查处,专利权人在掌握初步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向专利局等相关行政部门举报,并采取行政措施调查核实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然后确定是否侵权;
3、向法院起诉,专利权人也可以向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