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记者受邀抵朝

时间:2024-11-27 07:36:20编辑:小早

中朝问题

当然可以列举减少对朝鲜的理由:
1、给予朝鲜的援助与其回报不相称。这是减少援助的最有力理由。朝鲜发展核武,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实质威胁,完全违背中国的愿望,损害中国安全利益。
2、对朝鲜的援助效率难以提高,援助目的难以达成。中国援助朝鲜物资、技术,目的有改善朝鲜民生,维持稳定,以提升东北亚和平水准,但是这些目的难以通过援助达成。
3、4、5、
......等等。
(当然,“不能减少对朝鲜的援助”有更多、更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什么是中朝?

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所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西汉初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能参与制定国家重要政令、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又能督察中央百官和地方二千石郡守、王国相。丞相权力的强大影响皇帝的集权。汉武帝时,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加强专制皇权,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宫廷内逐渐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中朝。由尚书、侍中、常侍等组成中朝之职。以丞相为首组成的官僚机构则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即以中书的身分专断国政;哀、平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莽代汉的结局。东汉文献中已不大提到中外朝,但中外朝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变化。光武帝、明帝时吸取西汉覆亡的教训,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的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章帝以后,在位者多为女主、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


上一篇:妖精的尾巴圣十大魔导排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