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风格特点 辛弃疾介绍
1、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诗词一般都豪放大气,充满爱国情怀,但是又饱含怀才不遇的惆怅。他的词以豪放著名,取材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丰富,大多诗词都悲壮激昂,体现出他豪爽的英雄本色。
2、辛弃疾作品之所以充满豪放之情的原因,与他所生活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辛弃疾出生于金国,在他出生之时北方就以沦陷金人之手,而宋朝积贫累弱,他想要上战场报效国家,却又怀才不遇,“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着他仕途的发展。与此同时,辛弃疾也还不断亲眼目睹同胞们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都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此他就有着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他的作品在苍凉悲怆的基础上,同时又充满着大气磅礴和浓烈的爱国情怀。
3、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
辛弃疾词的风格特点
辛弃疾词的风格特点如下: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以其高妙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而著称于世。其词作品具有鲜明的特点,下面简要介绍几点。一、擅长抒情描写。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抒情为主,其情感极度浓烈,表现手法简练而不失细腻。他常常仿佛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倾注到词作中,像是在把自己的心扉完全打开,以至于读者读了之后也会油然而生共鸣之感。二、用典丰富。辛弃疾的词中使用了大量典故,这一点与唐代诗歌异曲同工,并在南宋创造了新的怀古文学风格,增加了较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深度。他常常把古人的流芳事迹写进自己的词作之中,让它们呼之引来,入木三分地在读者心中激发出情感共鸣。三、技法精湛,意境深远。辛弃疾的辞藻华丽,工整精致,每一个字句都信手拈来且巧妙恰当。这些与其深厚的生活阅历和扎实的文化素养密不可分。他善于通过词的音韵、节奏、形象等多个方面把人们引向雄浑壮观、高情远致的境地,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与追求。四、征途意志。辛弃疾是一位爱国志士,他的词作既抒发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同时也承载着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困境的强烈关注和呼吁。在他的词中随处可见对政治局势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并以自己的笔锋去切磋这些现状。总之,辛弃疾的词具有文学范畴中的深情浪漫、富于感染力和视野广阔、启发性较强。可以说,辛弃疾的词作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堪称国之重器,影响了几代文化人,对后世文学的兴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人称辛文房,号稼轩。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其词作曲绝词资精,尤擅长写爱情词和壮志凌云之作,被后人誉为“豪放派”代表,也是“江西三大家”之一。辛弃疾出生于江西吉州府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幼时聪颖好学,家风淳朴。在官场上,他多次遭遇意见不合,被贬官流放。同时,他对国家的命运极富热情,曾经为撤换当时势力极端的权臣秦桧而发起过起义,后在忠烈祠中被永远记名。
辛弃疾代表作十首都有哪些?
辛弃疾代表作十首具体如下:1、《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6、《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7、《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8、《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0、《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的主要作品
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为词作,著名的有:《清平乐·村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减字木兰花·盈盈泪眼》《鹧鸪天·代人赋》《青玉案·元夕》等。以他的《清平乐·村居》为例赏析一番: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白话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赏析: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刘熙载说 ,“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 。“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比“坐”“躺”“趴”等用得更妙。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 、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这首词 ,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 ,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