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婷资料

时间:2024-11-25 06:49:48编辑:小早

人生到底是什么?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瓦;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那双桨;
希望说:人生就是万绿丛中的绚丽花朵;
爱情说:人生就是寻找那甜密无比的吻;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勤奋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那头牛;
自由说:人生就是清晨冲出笼子的飞鸟;
幸福说:人生就是一桌供人享受的佳宴;
贪婪说:人生就是用一切手段尽情占有;
无聊说:人生就是那一杯乏味的开水;
失意说:人生就是那只断线飘摇的风筝;
困难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挫折说:人生就是在那暗礁中行进的船;
投机说:人生就是那一缕无孔不入的风;
地位说:人生就是那皇宫中闪光的宝座;
虚荣说:人生就是那镶金佩玉的外表;
厌学说:人生就是那块很快破败的墓碑。


人生到底是什么?

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未必专指那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据我的理解.凡是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即可归入此列。因为这样做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我们宁愿怀着从容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思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之上的豁达胸怀。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姻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很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员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淮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掉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梧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回报,寺庙布施放时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深不以为然。说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忌呢? 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然,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它们来做试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这个女孩叫什么

宫崎葵

宫崎葵(1985年11月3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的女演员及模特,就职于平田事务所(Hirata Office)。宫崎葵是少数同时活跃于艺术和主流电影的年轻演员,演技与人气兼具,其兄长宫崎将亦为演员,兄妹曾多次共演。2001年凭《害虫》获得南特三大陆电影节影后。2002年的《人造天堂》获得第16回高崎电影节最佳新人女演员奖。2005年在漫画《NANA》改编的电影中饰演小松奈奈而大受欢迎。2007年21岁时和演员高冈苍甫宣布结婚。2008年主演NHK大河剧《笃姬》,成为日本史上最年轻的主演。并成为日本多家媒体杂志所选出的2008年度最活跃人物。


1989年,4岁以童星身分出道。以拍摄广告和平面杂志为主,并零星参与电视剧的客串演出。
1999年,演出大林宣彦导演作品《あの、夏の日/之んでろ、じいちゃん》,正式以演员身份出道。其后,在青少年杂志ピチレモン担任每月固定平面模特儿,获得稳固人气。20岁之前,已拍摄许多部艺术性质的电影。曾与青山真治、盐田明彦等知名导演合作。
2000年,以电影《人造天堂(EUREKA)》(青山真治执导)在坎城影展上大放异彩,获得了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2001年,以主演的《害虫》(盐田明彦导演)获得南特三大陆电影节影后。
2002年,以《人造天堂(EUREKA)》获得第16回高崎电影节最佳新人女演员奖。 同年,初次主演BS-i电视台的电视连续剧《手机刑事 钱形爱》。
2003年,首次主演舞台剧《小王子》,获得第41回金箭奖舞台剧新人奖。此剧亦於2005年二度公演。
2005年,再度与青山真治合作,与浅野忠信合演的《神啊神!你为何离开我》一片,入围了坎城影展的一种注目单元。 同年於中国云南取景拍摄20岁成年写真集《光》,成为日本「2025 Project」[2]关怀世界贫穷运动成员之一的契机。 同年,在畅销漫画《NANA》改编的同名电影中饰演女主角之一小松奈奈而大受欢迎。此片亦居2005年日本年度国片总票房第4位,观影人次300万人,票房达40.3亿日圆,引发一股社会现象。
2005年再度与《人造天堂》导演青山真治合作,与浅野忠信配戏的《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何离弃我》一片,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一种注目单元。在当今日本影坛人气上少女偶像中尚有苍井优和长泽正美可与之比肩,但在国际荣誉、专业认可上同龄人无人可出其右。[2]
2006年,与演员哥哥宫崎将合著、并由NGO(非政府国家组织)协助,出版《不足的和平(たりないピース)》系列第一本旅游札记,到访印度,并将版税全数捐出。 同年,主演NHK开播80周年纪念晨间电视剧《纯情闪耀(纯情きらり)》剧中有森樱子一角,平均收视率19.4%。主要背景的名古屋地区更创下睽违四年来首次超过20%的20.3%收视纪录。获得第44回金箭奖电视剧部门放送赏,第50回日剧学院赏最佳女主角奖。
2006年,参与拍摄市川拓司同名小说《恋爱写真》(恋爱写眞 もうひ之つの物语)的改编电影《现在只想爱你》(ただ、君を爱してる),与玉木宏双主演,饰演女主角里中静流。 同年,拍摄日韩合作的电影《初雪之恋》(初雪の恋 ヴァージン?スノー),与李准基双挂主演。在京都、首尔等地进行外景拍摄并学习韩文。
2007年6月15日,未满22岁即和演员高冈苍甫透过事务所发表声明,宣布结婚。 同年,发行《不足的和平(たりないピース)》系列第二本旅游札记《Love,Peace & Green(たりないピース2)》,前往面临冰河消融及暖化问题的北欧国家丹麦、格陵兰。
2007年12月31日,首次获NHK邀请,担任第59回红白歌唱大赛评审,并介绍乐团美梦成真出场。
2008年,主演NHK大河剧《笃姬》,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大河剧主演。第一集播出时的年龄为22岁又1个月,打破龙泽秀明於23岁主演大河剧义经之纪录。亦为第一位NHK晨间连续剧女主角单独担任大河剧主演。《笃姬》平均收视率24.5%,是自21世纪以来大河剧的最高收视率。并创下继1996年的《秀吉》后,全50集收视率皆在20%以上,史上首次播出中由第一集同时重播的纪录,为鹿儿岛带来共计达262亿圆日币的观光旅游收益。
2008年,担任Armani亚洲区EMPORIO系列代言人。为日本多家媒体杂志所选出的2008年度最活跃人物。


上一篇:鼎桥手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