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霞

时间:2024-11-21 05:26:46编辑:小早

小论文一篇,明天速度

  人性是什么?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问题。要解决目前困扰中国的一些难题,也许可以从人性论这个问题上着手。人是社会之本。因此,社会规范和法规法制必须要建立在对人性的正确认识之上。


  一,性善论

  性善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这种理论是儒佛道三教中共有的特征。

  在佛教中,强调佛在人心中,人人心中都有佛。尘世万物都是“业”障。因此,要脱离尘世的烦扰,潜心向佛,发现自己心中的佛。佛家真正意义上的佛不是神仙,而是一种极度慈善,极度祥和,极度平静的境界。

  在道教中,追求的是人的“真”。所谓的“真”不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的本来的真性,天性,本性,是那种婴儿般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天然的纯真状态。所以,道家讲究的是修心练性,返朴归真。也就是老子讲的“复归于婴儿。”

  当然,占中国古代主流地位的还是儒家文化。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

  儒家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要有人来引导。

  所以,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德育教育,强调的是“礼”制。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那么由谁来进行这个工作呢?当然是由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已经使得自己得到了“礼”的教育,然后就可以管理百姓,还可以再把“善”传播给那些没有读书的平民百姓。由于“学而优则仕”,那些所谓的“士大夫”阶层就负起了教化世人的责任。古代学子人生发展方向就是:苦读,求官,做官,然后退隐,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因为要依靠这些士大夫们来管理和教化百姓,所以朝廷就要对他们尊重;因为他们在世人眼里是道德模范,所以就必须要维持他们的形象和面子。

  在古代的制度下,法律只是用来对付老百姓,对士大夫阶层是有特殊礼遇的。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原则。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一直存在“民不可告官”的规矩。老百姓要告官,就是侵犯了“士大夫”的道德尊严,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先把告官的人打一顿,然后再听案子。如此一来,没有天大的冤仇,谁还敢告官?没有熊心豹胆,没有铁布杉金钟罩的功夫,谁还敢冒着挨棍子的危险,替别人出头打官司?由于民不可告官,所以官也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搜括民财。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以,性善论也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

  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性善论的局限性。一方面,性善论强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必须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注重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有限的。光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另一方面,古人也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每个朝代一开始都要迅速制定法典,用来治理国家。但是由于性善论授予了士大夫阶层一种道德优越感和特殊权利,给了他们腐败的机会。正是腐败的积累和泛滥,才导致古代社会出现一波又一波的动荡和战乱。所以,性善论是不足以遏制腐败的。

  二, 性恶论

  同中国的人性观恰恰相反,占西方文化中统治地位的一个主流思潮是“性恶论”。西方社会占有主导宗教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论核心。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人们必须接受耶苏基督,必须要向主忏悔,然后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狱里的各种磨炼之苦。

  性恶论在社会和政治理念中的体现,就是对法制的重视。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社会就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来预先设立行为规范。所以,国家建立,首先要成立宪法,并奉之为国家的行为准则,不得违犯。官员上任,要宣誓,遵守宪法,克己奉公。公司成立,首先要订立公司章程,明确各种权利义务和行事规范。所有这些都是出于对人性的怀疑和不信任,所以要事先订立措施以防范。

  这种性恶论在行为规范中的作用处处可见。比如在法庭上,当证人坐上证人席后,往往要手按圣经宣誓说,所言是真。这就提醒证人,每句证言都会被上帝听见,将来都会被审判。官员上任宣誓词的最后一句话是“帮助我吧,上帝。”意思是请上帝帮助自己未来克服罪恶的念头。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遵法守约的风气,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人们就会重信用,重承诺。(中国人办事以“善”为先,所以事先不把权利义务明确规范,事后就会闹的不可开交。最后导致互相不信任,没有诚实感)。

  性恶论也压制了王权。因为人是有“原罪”的,地位再高的人也是如此。因此,连过去欧洲国家的那些国王皇帝也摆脱不了性恶论带来的自我罪恶感,于是也一个个拜倒在教皇的膝下。在中世纪,教权是高于皇权的。在中国古代,皇帝是天子,是“善”的化身,因此就从来不曾接受教权的约束。

  性恶论导致刑上大夫。由于人性本恶,即使是政府官员也不例外。于是,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衡,限制和制裁就成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民可告官,甚至可以告政府,可以告法律。官员不享受法律特权。国家也不需要对惩罚官员有所顾忌。而且,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官员有错往往敢于承担,当众认错更是常事。总而言之,性恶论使得社会更强调法制。

  西方国家主流思想是性恶论,不符合这种主流的思潮就成了非主流,是异教。其代表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无神论,也就不相信原罪说。所以,马克思主义也相信性善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公平的,善的。只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和国家出现了,社会才变坏了。马克思主义要回到共产主义社会,那种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前的平等社会。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才不能见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被中国接受。性善论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基础,这可以解释,当初共产主义为什么比较容易地被中国人民接受。

  三, 善恶之分

  由于对人性的善恶这两种不同观点,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中国文化重礼制,西方文化重法制。客观地说,这两种思维其实都不是完善的,各自都有缺点。

  不说远的,就说中国改革开放前的道德教育吧。当时,中国的青年模范是雷锋,他的精神被归纳为两句话,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提法看上去是一种人性的最高理想境界,但是它不符合人的本性,也不符合社会的需求。这种精神在个别人身上可能会出现,但是要全社会所有的人都这么做,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这是现实已经证明了的。

  中国改革开发后,社会经济走向市场化,私营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这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对中国的以“善 ”为主的传统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市场化经济模式下,人们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公司追求的是自己的利润。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育已经不适应中国的现实,但是由于没有出现正确的新理论指导,中国目前的民众心理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危险。

  这个极端就是性恶论。在中国的环境里,性恶论的代表是八个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这个理论的引导下,人们相信世上所有的人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你不保护自己,不“恶”的话,你就会吃亏,被人欺负。我被人家坑了,就应该也去坑别人,这样心理才能获得平衡。甚至于一些教人如何“恶”的书也大受欢迎。

  这种迷信“性恶论”的文化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它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涣散,秩序失控。正是由于许多人对这种“性恶论”笼罩的文化气氛感到压抑,才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念旧情节,也让某些打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道旗帜的歪门邪道乘机蛊惑人心。

  中国人民必须要知道,“性恶论”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先拿西方社会信仰的性恶论来说吧,其理论上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因此造成某种文化和社会行为上的偏差。尽管性恶论有加强法制的功能,但是也带来一种强夺豪取,好勇斗狠的文化,至今还未摆脱。

  西方的性恶论有几个很奇怪的逻辑。第一,人有原罪。所以,任何人生下来就有了罪。第二,无论哪个人犯了多少错误,做了多少坏事,只要向主忏悔,就会获得原谅,死后就可以上天堂。第三,任何人不经过这样的程序,就不会上天堂。哪怕这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心向善,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坏事。

  这样的理论导致什么样的文化偏差呢?第一,世上没有一个好人(除了那些基督徒),都是有罪的。这就容易导致普遍的怀疑观和厌世观。第二,既然可以速成地忏悔和获得上天堂的机会,那么在平时干多少坏事也就可以心安理得。这就等于给了那些“恶”人以做恶的借口。过去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宣扬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就是以所谓的天命来掩饰种种恶行吗?第三,所有那些没有经过受洗的、不信基督的人都是异教徒,都没有机会上天堂。这就导致了种族歧视。现在西方还有人大肆宣扬所谓的“文明必然冲突论”,并用之来指导外交政策。这就是性恶论导致的偏差。

  下面引用一段舰船知识网友在论坛上写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出性恶论的危险:

  “我向你转录一段我在美国听到的社会正义言论,我在某个地点问美国人,你们鸦片战争时把我们的孩子挑在枪尖上扔火里,跟你们信仰上帝似乎背道而驰了吧,人家回答,那就是上帝的安排,因为你们不信上帝,所以都该死而且死后下地狱。您们各位,要是不信我的话,就随便去问一个基督屠同样一个问题,答案肯定一样。当时,我气得嘴直哆嗦,我说,我看有本书里说,你和我,同样都要经过死亡的幽谷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等待审判,他说,神已经将哪块地许给我们,你们的命运主要是背离上帝的结果。我突然气乐了,你们那个上帝肯定是个白人,以前是干奴隶主的,要不,他怎么认为别的民族都该死,土地也该归你们族哪。对方愤愤然离去。”

  所以,性善论和性恶论都不完善。它们各有优点,但也各有缺点。迷信哪一种,都会出偏差。

  更重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也面临着全面性的交流和融合。但是,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中西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是站在了两个极端的对立面。因此,这种对立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化解,中西文化的融合就不可能,甚至形成冲突。如何化解?那就需要找出一种新理论和新思维,能够既包容中西人性观里的正面因素,也能够弥补双方的不足。也就是说,要有一套方法能够使得中西人性观有效地统一起来。

  2009年3月29日上午 阴

  热身思考1: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何在?

  (1)“剃头匠”与“美发师”

  (2)“画匠”与“画家”

  (3)“教书匠”与“教育家”

  (4)“普通校长”与“知名校长”

  套路→单一;思想(理念)→多样

  感悟:

  (1)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区别恐怕在于思想(理念)上的差异。

  (2)领悟管理之“道”远比模仿管理之“术”重要。

  热身思考2:为什么需要管理?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骑鹤飞。


  保持天平平衡的两条基本路径:

  路径一:缩小人的无限欲望(道德教育)

  路径二:提高有限资源利用率(科学管理)


  感悟:

  (1)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2)中、西方在协调这一矛盾的路径上存在一定区别与联系。

  中西管理思想之比较:人性观视角

  一、品中华管理古韵

  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思考有关管理的问题时,无不以他们关于人性的理解为根据,来阐发相应的管理之道。——张岱年

  (一)儒家的“人性可塑论”与“仁政礼治”思想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人性可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德礼并治

  管理启示:如何树立领导“威信”?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非职位权力影响力(德-信)

  职位权力影响力(礼-威)

  《西游记》, 马云,牛根生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人性本善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仁政(取“信”于人)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 ——人性本恶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荀子•性恶》)

  ——礼治(树“威”于人)

  (二)法家的“人性好利论”与“以法治国”思想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而索乐,辱而求荣,此民之情也。”

  (《商君书•算地》) ——人性好利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商君书·定分》) ——以法治国

  “民之故计,皆就安利而辟危穷。”

  (《韩非子·五蠹》) ——人性好利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

  (《韩非子•八说》)——以法治国


  “我进工厂给工人制定的第一个规章制度,就是不准在车间里随地大小便。”——张瑞敏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制度的竞争。”——张维迎


  显性制度,隐形制度(潜规则)

  考驾照。教授书没还无奈退机票。

  (三)道家的“人性自然论”与“无为而治”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性自然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老子》第五十七章)——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第一层涵义:修炼无为心境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清心寡欲,心神宁静

  启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为而治”第二层涵义:顺应自然规律

  “治大国,若烹小鲜。 ”

  —— 《道德经》第六十章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庖丁解牛》

  启示:为无为(本质规律),则无不治。

  “无为而治”第三层涵义:有所为,有所不为

  道家管理之道:君无为而臣有为


  文景之世的宰相、御史制度

  启示: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大树底下不长草。

  严介和的管理之道

  作为高层管理者:对内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只管人,不理事。相反,对外只做运动员,不做裁判员;只理事,不管人。

  企业老总分“三流”:三流的老总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二流的老总每天工作5小时;一流的老总每天工作3小时。

  高层管理者贵在苦其心志,而不是劳其筋骨。要思考重于行动。

  启示:事事欲有为,事事不可为。

  一把手管理原则:例外原则,制度内的一概授权。

  二、悟西方管理智慧

  (一)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古典管理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产生背景:

  (1)客观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后,科学技术更新,生产成本上升,使得“效率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

  (2)主观上:对于当时的多数西方人而言,其生存价值占主导地位。

  经济人假设

  (1)人是自私自利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2)人是天生懒惰、被动的,逃避责任、没有抱负的。

  (3)人是以低层次需求占主导的。

  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等。

  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古典管理思想

  ——专制独裁、制度管理

  管理者关心的是工作效率和完成任务

  管理者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下属服从

  不考虑感情上和道义上对人的尊重

  强调严密的组织、规则、制度

  用金钱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

  (二)基于“社会人假设”的行为科学理论

  ( 20世纪20—60年代 )

  产生背景:

  (1)客观上:古典管理思想应用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和市场开始繁荣;加上这一时期心理科学研究成果的助推。

  (2)主观上:人们的生存价值普遍提高,

  民主呼声日趋强烈。

  社会人假设

  (1)人总是在群体交往中寻求心理满足的。

  (2)人是天生勤奋、主动的,勇于承担责任、富有创造能力的。

  (3)人是以高层次需求占主导的。

  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等。

  基于社会人假设的行为科学理论

  ——民主参与、人性管理

  n 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使人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

  n 管理者不是指挥者、调节者或监督者,而是辅助者、支持者、帮助者

  n 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做出成绩,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

  n 给予更多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参与管理


  (三)基于“复杂人假设”的当代管理学说

  (20世纪60年代至今)

  产生背景:

  (1)客观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相对过剩;古典管理思想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正面交锋,凸显各自利弊。

  (2)主观上:人们的民主意识普遍提高,

  精神性需求日益强烈。

  复杂人假设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它会因人而异,因情景而异,因时间而异。

  (2)人的需要、能力各异,对于相同或不同的管理方式均可能有不同的反应。

  代表人物:威廉·大内、彼得·圣吉等。

  基于复杂人假设的当代管理学说

  ——权变方式、文化管理

  n 主张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万能管理方法。

  n 对于组织机构、领导作风、工作制度等都不应固定或划一,而应实行灵活的弹性管理。

  n 提倡兼收并蓄,努力寻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管理。

  文化就是共同的价值观、愿景。

  校训,是否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认为很重要,是否每天都在想着这件事情,是否每天都在做着这件事情。

  三、辨中西管理思想

  (一)中西管理思想的区别

  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管理。

  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 ——[美]彼得·德鲁克

  中西管理思想的区别源于彼此文化背景的差异。

  地理因素当然不只是背景,它实是构成中国与欧洲文化间模式之差别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之要端。——[英]李约瑟

  中国

  一面临海,三面陆路,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

  农业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大陆民族精神(农耕文明)

  中国管理思想特点:人文主义型(侧重于管理的社会属性)

  西方

  三面临海,一面陆路,有漫长的海岸线,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海洋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海洋民族精神(海洋文明或游牧文明)

  西方管理思想特点:科学主义型(侧重于管理的自然属性)

  (二)中西管理思想的联系

  东西方管理思想有其内在的相通之处,这种相通源于彼此对人性的根本性认识。——郭咸纲

  1、从横向来看

  中西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观前提存在相关,其相应的管理思想也存在相关。

  例如:人性好利论——经济人

  人性可塑论——社会人

  人性自然论——复杂人

  2、从纵向来看

  不论是中国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论基础,还是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前提,它们

  都遵循着“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轨迹,其相应的管理思想也遵循着这一发展轨迹。

  趣味解读

  中西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三个管理层次

  第一层次:管理如同“抓猪”。抓耳朵,抓尾巴,食物诱惑。

  指导思想:法家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

  第二层次:管理如同“大雁飞行”。人格魅力,学识修养等非职位权力影响力。

  指导思想:儒家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理论

  第三层次:管理如同“愚公移山”。有共同的信念。

  指导思想:道家管理思想-当代管理学说

  与君共勉:

  融会中西

  品悟治道

  德礼兼修

  终成无为


  [
  第一, 在对人性的看法上, 中国人认为人性善, 西方人认为人性恶.

  先别急着反驳, 听我讲完:
  虽然古人也有云有生之初, 人各自私也, 人各自利也, 但这种声音实在很微弱. 而现代人, 持人性恶观点的人更多. 象鱼儿和老刘的帖子以及很多回帖都能看出这一点. 我认为, 这是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 在历史上, 一直是人之处, 性本善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至今仍有极大影响.

  谈到西方文化, 很难离开基督教. 圣经记载, 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偷食禁果, 其后人就都犯了原罪, 是与生俱来的. 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是恶的.

  基于这样的看法, 中西在治理国家的理念上就有不同. 中国人期待明君, 忠臣, 圣人. 于是就颂扬李世民, 包拯, 甚至刘罗锅, 期望后人都象他们一样. 对于重要的职位, 中国人把最多的精力花在寻找, 选拔称职的人. 而西方既然任为人性恶, 就不寄望于完人, 就有限制人的权力, 于是就三权分立. 对于重要的职位, 西方人把最多的精力花在建立完善的制度上. 因为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极端的集权导致极端的腐败.

  在这个问题上, 我个人赞成西方的观点, 即人性恶. 就象人的身体, 再怎么保养, 维护, 也不可能完美, 永不生病. 这时的医, 药就好比对违法犯罪的监督机制. 当然, 这种比喻本身也不完美.

  第二, 在与他人相处方面, 概况地说, 中国人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西方人是己所欲, 施于人.

  这两种观点, 在本质上都不坏, 但在现实中, 却是引起冲突最多的地方. 用这个观点去观察, 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中美之间在很多议题上, 诸如不干涉内政, 民主, 人权, 等等, 有那么多的冲突.

  在这一问题上, 我赞成中国人的观点. 对别人, 你可以建议. 接受与否是他的事. 否则, 引起冲突, 事与愿违.

  第三, 人的社会地位, 中国人分尊卑, 西方人主张平等.

  规范 君臣, 父子, 夫妻 关系的 三纲, 已经沿袭了几千年. 现在虽然君臣表面上不存在了, 但人们头脑中级别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 父子关系有改善. 夫妻 则有变成 妻夫 的倾向. 西方人平等的观念比较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基督教. 因为基督教任为, 每一个人都是神的儿女, 互相间都是兄弟姐妹, 故而都是平等的.

  第四, 可能同前三个区别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想到了, 就顺便写下来.

  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上, 中国人采取庖丁的方式, 西方人采取鲁班的方式. 换句话说, 对于操作或技术上的难题, 中国人努力去提高操作者的技能, 而西方人努力去研究新的工具和设备.
  之所以写到这点, 是觉得在工业化的今天, 西方的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 举例说, 庖丁练了十年的技术, 徒弟也要至少练十年, 而鲁班的锯, 传给徒弟马上就能用. 再比如, 很多的精尖技术也不会失传.


论文:论人性假设的x理论和y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轻易激起读者的注重。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③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重,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心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定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上一篇:第一大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