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什么意思?
意思是: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出处: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译文:死和生,不过是早晚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叠交错地涌现,实在不是世间的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扩展资料:近义词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释义: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译文:他的内心忧伤,悲痛得不想活下去。示例: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在孤寂的空房中,她念起日后这漫漫的岁月,有时痛不欲生,几要自杀。”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是什么意思?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意思是: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痛定思痛,其痛更剧。人们不能因为韩愈未显达时轻率写下的投知求见文就否定他,否定他所取得的成就。在有严格门第等级制度的古代,寒门子弟若没有人举荐,想出头比登天还难,所以韩愈写求见文是迫不得已。正所谓“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我们不是还赞赏自荐的毛遂吗?又何必诟病韩昌黎呢?很多时候,痛苦总是难以避免的。痛苦过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可能都会时时记起这段经历。这令人们难过,但同时也给人们以警醒:积极地生活,不能再让这种痛苦在将来发生了。故事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痛的成语
1.痛的成语有:痛抱丧明、痛抱西河、痛不堪忍、痛不可忍、痛不欲生、痛彻骨髓、痛彻心腑、痛楚彻骨、痛剿穷追、痛涤前非、痛定思痛、痛改前非、痛贯心膂、痛悔前非、痛毁极诋、痛湔宿垢、痛剿穷迫、痛哭流涕、痛快淋漓、痛快一时、痛切心骨、痛入骨髓、痛入心脾、痛深恶绝、痛痛快快、痛诬丑诋、痛下针砭、痛心拔脑、长痛不如短、不关痛痒、抱头痛哭、淋漓痛快、令人痛心流涕痛哭、切齿痛恨、切齿痛心、失声痛哭、深恶痛诋 、深恶痛疾、深恶痛嫉、无关痛痒、西台痛哭、迎头痛击、剥肤之痛、不痒不痛、车过腹痛、疮好忘痛、炊臼之痛 、额蹙心痛、抚膺之痛、含悲茹痛、黄垆之痛。2.部分成语的意思:(1)痛定思痛:【解释】: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出自】: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2)深恶痛绝:【解释】: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出自】:《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3)无关痛痒:【解释】: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或无足轻重。【出自】:《朱子语类》卷一0一:“那不关痛痒底是不仁。”(4)哀痛欲绝:【解释】: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痛什么什么痛成语
是成语痛定思痛。痛定思痛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tòngdìngsītòng。指悲痛的心情平定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出自唐·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译文:像痛苦结束的人,想到疼痛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能对待自己。近义词:痛不欲生、悲痛欲绝、柔肠百结、不堪回首。反义词:悠然自得、至死不悟、稀里糊涂、浑浑噩噩、执迷不悟、顽固不化。扩展资料1、近义词痛不欲生是一个成语,读音是tòngbùyùshēng,意思是形容人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一般是心灵上的无法短时间抚慰的令人失望的崩溃的伤害,甚至都让人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当然身体上的创伤同样令意志溥弱的人有痛苦到不想活下去的伤疼,都能形容成痛不欲生。出自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译文:他的恻隐的心,痛苦的时候不想活下去。2、反义词执迷不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ímíbúwù,形容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译文:如执迷不悟,违抗王师,大军一到,处罚不赦,正是所说的火烧高原。芷和兰等香草一同泯减。
痛定思痛是什么成语
痛定思痛的意思是:悲痛的心情平定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属于汉语成语,拼音为“tòngdìngsītòng”。出自于唐·韩愈《与李翱书》。成语故事:1275年,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文天祥率军抵抗失败,他得知赵_在福州称帝,就前去投奔。他一路与敌兵周旋,在路上写出《指南录》一书,他总结宋朝失败的原因,痛定思痛,要把握时机,才能振兴宋朝。《与李翱书》这篇文章没有韩愈别的文章,在现代有深渊的影响,痛定思痛这个成语就出自本篇文章“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后经过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发展,形成了现代我们所熟悉的成语——痛定思痛。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李翱是中国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李翱是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进士,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李翱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曾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职。追随韩愈,曾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强调文以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