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9 21:12:59编辑:小早

麈怎么读

麈的读音是zhǔ。麈,读作:zhǔ。汉字基本字义在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如麈尾。表达意思:麈尾的简称;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驯鹿属。头似鹿,脚似牛,尾似驴,颈背似骆驼,俗称为四不像。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组词介绍犀柄麈尾:以犀角为柄的麈尾(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挥麈:拼音是huī zhǔ,意思是指挥动麈尾。晋人清谈时,常挥动麈尾以为谈助,后因称谈论为挥麈。麈尾之诲:麈尾之诲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hǔ wěi zhī huì,指高明的教诲。麈谈:拼音zhǔ tá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执麈尾而清谈,亦泛指闲居谈论。谈麈:谈麈是中国的词语, 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谈麈,指古人清谈时所执的麈尾。泛指清谈。

尛这个字念什么


mo
古同麽
意思:
细小,也合称幺麽
[small]。如:麽虫(细小的虫);麽人(小人,奸邪之人);麽麽(微细的样子)
现在网友用这个字表示很小很弱的意思。
另找出一些网友常用雷人字,以供参考。
继“雷”、“霹雳”、“囧”(读jiǒng)、“槑”(读méi)惊爆网络之后,网络上各色各样的我们平时根本不认识的字一个连着一个出现在我们的网络生活里,并且赋予了许多新的形象的含义,我们的网民真是天才,天大的狂才!
今天不经意间发现了许多新的很雷很霹雳的词,不知道新不新,反正我是不大认识的,查了资料才知道。现在就与大家分享下,欢迎大家来添加网络流行词新成员。
“兲”(读tiān),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创造这个字的肯定是受了天大的折磨又不能报复,所以学着阿Q自我安慰,背后损一下王八羔子一样的“天”。
氼(读nì),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前天我这里受“凤凰台风”的影响,瞬间狂风暴雨,路上的行人马上成了“水人”。
砳(读lè),开始很费解,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乐”的声音呢?转念一想,是不是两块石头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很好听,很“乐”吗?这个字是劈山开路者的代表。这“砳”字很有可能是石匠发明的。敲石头的人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两手拿着两块石头拼命地敲,我乐,我乐……
嘦(读jiào),很容易读的——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两个字快速连读也能成为一个字,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我们一起为我们自己身为中国人严重自豪下。
嫑(读biáo),和上面的“嘦”有异曲同工之妙处,不废话了,让大家自己把玩下吧。这个字其实是滇东罗平一带的方言……
嘂(读jiào),四张嘴同时叫,当然就是大声叫了。很有趣吧,那让我们发挥自己超雷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四个鸟组成一字该读什么?
圐圙(读kū
lüè)——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库伦(kū
lüàn),“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两个口分别框住了四方八面,意为“围起来的草场”。圐圙,本来可以四面八方,没想到被加了一个笼子,被困在其中,这个词在汉文化地区,是不吉利的。
玊(读sù),玉的点儿点得不是地方,当然就是有瑕疵的玉,所以变俗气了
孖(读mā),如同字形所示:双生子。用现在话说就是克隆,拷贝,复制。两个儿子一样的,双胞胎也无此可能,当然只有靠copy、克隆,嘿,只是法律不能通过……
砼(读tóng),这个大概是个生造字吧:人工石头合起来就是混凝土,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


皲怎么读

皲读音:jūn。皲部首:皮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1画。五笔86:PLHC,五笔98:PLBY,仓颉:BQDHE。郑码:WWHX,结构:左右,电码:4125。释义: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裂开:皲裂。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皲坼[jūn chè] 皲裂。2、皲皴[jūn cūn] 粗糙开裂。3、皲裂[jūn liè]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也作龟裂。4、皲瘃[jūn zhú] 手足受冻坼裂,生冻疮。5、皵皲[què jūn] 皮肤皴裂。

亣的读音 什么意思呢

1、亣是“大”的籀文写法,读音dà,如:——亣氻,中的“亣”就是大的意思,“氻”是水声、泉声,本句的意思就是:大的水声。 2、〖形〗古同“大”,在面积、体积、数量等方面超过普遍情况或超出所比较的对象。 3、古籍解释:《唐韵》他达切,音闼。《说文长笺》原本亣,佗盖切,与大字徒盖切本作一字异傍,居上为大,处下为亣。徐氏谬读盖为盇,又改作佗达切,而归之入声,误矣。

荅的读音是什么意思

读音的解释[pronunciation] 发某音的行为或方式 详细解释 (1).字的念法。 王力 《中 国语 言学史》 第一章第四节:“汉字当中,谐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认识了谐声字的声符也就大致地知道了它们的读音。” (2).朗读的音量。 词语分解 读的解释 读 (读) ú 依照文字念:读数(?)。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看书,阅览:阅读。速读。 默读 。读者。 求学:走读。 字的念法:读音。读破。 读 (读) ò 旧指 文章 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 音的解释 音 ī 声,亦特指有 节奏 的声:声音。音乐(?)。音律。音色。音量。音区。 音韵 。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 信息,消息:音信。 佳音 。音讯。 部首 :音。

啟是什么字

启,同“启”,读音为qǐ。释义:1.打开:~封。~门。某某~(信封上用语,表示由某人拆信)。2.开导:~蒙。~发。3.开始:~行。~用。4.陈述:敬~者(旧时用于书信的开端)。某某~(用于书信末署名处)。5.旧时文体之一,较简短的书信:小~。谢~。6.姓。字源启初为会意字。殷商甲骨初文(甲组图1)从又从户。“又”为手的象形,“户”为门的象形,两相会意,表示以手拉门。后来在字形下部增添“口”(甲组图4、5)。从口,表示以言语启发教导,上半部分的“启”是形旁也是声旁。部分字形亦加日(甲组图2、3)。或在加“口”的字形上复加“日”,会意相同(甲组图6、7,加日者后分化为晵, 《说文解字》训“雨而昼夝(晴)”)。从日,有开门引进日光,用以表示晴朗之义。估计初意表示把太阳比作有门之物,与开门之“启”在比喻意义上是相似的,它们在造字心理上有着共同的构型。到西周,取得主流地位的是从口从又从户(甲组图8)。春秋时,构件“又”或作“戈”(甲组图9),以戈启门,虽行用不久,楷书却出现了啔字。当时另一主要变化是构件攴代替了又(如甲组图10,属于形义皆近构件的互用),后来一直成为启字的主流写法。到战国时,构件“攴”又有作“殳”者(甲组图18-20,亦属于形义皆近构件的互用),此写法历经汉代,最终楷书又出现异体𠶳。其时亦有省略口作𢻻者(甲组图20),或易“口”为“土”作甲组图23者,或攴下又加饰笔致构件“又”成为上攴下寸的共用者。其时主流写法虽有微小波动,但基本稳定,并为《说文》所取法。许慎分析为从攴启声,当另有所本或理据重构。隶变后楷书主要出现了构意相同而方位不同的“启”“𠶳”两体,还有讹体“唘”。现代整理汉字时,以启为正体,将启、唘作为异体,后启又简化为“启”。啔与启也被自然淘汰。晵被《说文》收录,立为字头,一直保存。

∴是什么字

这个符号在数学的意思是所以。 证明的公式里,会有一个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这一个就是所以的意思。在Microsoft Word中可以插入一般应用条件下的所有数学符号,以Word2010及2010版以上软件为例介绍操作方法:打开Word2010文档窗口,单击需要添加数学符号的公式,并将插入条光标定位到目标位置。在“公式工具/设计”功能区的“符号”分组中,单击“其他”按钮打开符号面板。关系符号:如“=”是等号,“≈”是近似符号(即约等于),“≠”是不等号,“>”是大于符号,“<”是小于符号,“≥”是大于或等于符号(也可写作“≮”,即不小于),“≤”是小于或等于符号(也可写作“≯”,即不大于),“→ ”表示变量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符号,“≌”是全等号,“∥”是平行符号,“⊥”是垂直符号,“∝”是正比例符号(表示反比例时可以利用倒数关系),“∈”是属于符号,“⊆”是包含于符号,“⊇”是包含符号,“|”表示“能整除”(例如a|b 表示“a能整除b”。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数学符号

上一篇:lais ribeiro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