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太

时间:2024-11-18 14:01:59编辑:小早

佐太的历史渊源

佐太的历史渊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提出佐太最早出现在公元6世纪古印度医学大师恰列所著的《水银炼制法》一书,炼制技术于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13世纪后期,即在藏医药的发展时期,西藏著名医师邬坚巴·仁钦华完整翻译了《水银炼制法》,并成功炼制了佐太,其炼制技术在藏区逐渐传播。这种说法认为炼制佐太仍然采用的是邬坚巴·仁钦华大师所传授的炼制密法。然而,也有报道在藏医药简史中介绍说龙树大师( Nagarjuna Acharya,1st-2nd 世纪)是第一个介绍黑色硫化汞的炼金术士。第三种报道认为最早配制出佐太的人是一世噶玛巴的上师。第四种报道由《Tibetan Medicine and Mercury》一书的作者Juergen C.Aschof提出的,他认为佐太的炮制方法是由西藏的学者和瑜珈修行者Ogyen Rinchenpal在一次印度北方旅行时带入西藏的,同时带入的还有以珍宝入药的方法(如黄金,银,宝石,珊瑚及珍珠等)。从报道来看,在有关佐太历史渊源的说法中,邬坚巴·仁钦华炮制佐太并在藏区传播的说法占据主流地位。因此,佐太在藏医药的应用从13世纪后期开始,到当今已经有约800年的历史。据藏医史书记载,水银炮制成佐太的实践成熟于邬坚巴·仁钦华,其佐太炮制工艺在传承中又历经多位藏医大师的诠释、发展。邬坚巴·仁钦华出于生公元1230年,少时入寺院出家,精通佛学理论、星算学等;成年后赴孟加拉、印度的多杰旦等地游学深造,公元1292年时在孟加拉杜玛塔利城追随杰尊·多杰那觉玛大师,求得水银炮制法秘诀《多杰二十八句》。他还翻译了另一个导师西利巴大师的《水银炮制秘诀》一书。邬坚巴·仁钦华返回西藏后按《多杰二十八句》真传秘诀和《水银炮制秘诀》进行炮制实践,著有心得笔记《欧本》(水银炮制汇集)等几部专著,单传给自己的亲传弟子让迥多杰。让迥多杰潜心研究尊师的水银炮制著作,并作诠释,付诸实践,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洗、煮、炼水银炮制工艺,制出佐太。佐太的炮制工艺自此传播于雪域高原,此后以佐太为主要原料配制出七十味珍珠丸、芒觉、常觉等珍宝类药物。让迥多杰将佐太炮制术传给南派创始人年姆尼多杰的师傅索南桑杰,索南又传给年姆尼多杰(也有宇妥·元丹贡布传给年姆尼多杰之说)。年姆尼多杰又传给自己四亲传弟子之一的赤焕索南扎西,扎西又传给措西达班坚赞,措西又传给贡曼贡却坚赞,后来依次传给直贡贡却扎巴、贡却卓盘昂布、占柔乃觉意西、措西嘎玛旦佩、司徒·却吉迥尼等,直到当代藏医大师措如·次朗大师。由于佐太炮制工艺长期作为一种秘密的“绝技”师徒相传,在某些地区曾有过多次失传。近代的炮制工艺是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的措如·次朗大师根据文献记载和多年的经验整理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波密县藏医院炮制成功的。上世纪80年代,措如·次郎大师在西藏、四川、甘肃、青海各藏医医院传授水银炮制技术,多次成功地制出佐太,并配制出诸多珍宝类药物,曾一度失传的水银炮制技术得以继承和发展。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甘孜州南派藏医药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功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水银洗炼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不重视其文化内涵,即 佐太工艺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传统的藏医药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特别是以佐太为代表重金属矿物药制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厚重的历史沉淀。以珍贵矿物药为主要成分的藏药方剂配伍及其传统的炮制工艺蕴含了藏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以及文化知识,在其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特有的认知思想、诊疗方法和用药技术,具有完整性、文献化以及广泛传播的鲜明特征,因此成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佐太怎么样?

佐太挺好的,佐太是藏语“仁青欧曲佐珠钦木”的简称,也叫“甘露精王”。佐太在藏药中最为贵重,是历代名藏医通过对剧毒水银进行特殊炮制加工而得到的具有奇特疗效的制剂,是藏药之母本,被雪域人民视为藏药中的至宝,被称为“众药之王”。是生产“七十味珍珠丸”等名贵藏药的主要原料,也是用来配合普通药物增加疗效的制剂。藏药方剂中有多种含有汞,要求水银加工时必须经过千百次煅烧炮制成灰入药,以保留药效,去除毒副作用。藏医把这个奇特的工艺和用这种工艺制成的药物称之为佐太。“佐”是炼制,“太”指灰、粉末,佐太的意思是煅烧成灰。历史渊源:佐太的历史渊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提出佐太最早出现在公元6世纪古印度医学大师恰列所著的《水银炼制法》一书,炼制技术于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13世纪后期,即在藏医药的发展时期,西藏著名医师邬坚巴·仁钦华完整翻译了《水银炼制法》,并成功炼制了佐太,其炼制技术在藏区逐渐传播。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佐太

上一篇:上海复旦附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