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诚信会带来哪些危害?
不讲信用、不诚实守信的人是没有知心朋友,别人受骗一次,不可能再受骗第二次,然后,他的声誉将跌至谷底,没有人再愿意和他有任何来往,最终至自己变成孤家寡人。从社会角度来说,不讲信用、不诚实守信的人来说,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反目成仇;也给社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危害社会。不不讲信用及不守诚信的问题,造成了对政府和国家威信的危害,也伤害到了个人及家庭。不讲信用,不诚实守信的人,最终会变成老赖,老赖的结果是法院会查封冻结名下资产,要是有能力拒不还款的老赖,可以将他们永远变成老赖,不止会被列为被执行人名单,还会被限制各种消费,甚至会追究刑事责任。
为什么要讲诚信?
因为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人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
讲诚信的例子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讲诚信的例子:1、曾子杀彘: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让儿子跟自己到集市去,就骗孩子好好在家呆着,等自己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妻子回家后,曾子认为父母不能与小孩开玩笑,说话不算话,就真的杀了猪,煮了猪肉给儿子吃。启示: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而有信,真诚待人,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2、商鞅立木:商鞅担心百姓不信任自己,在公布已经准备就绪的变法条令前,就派人把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放置在都城集市南门前面,许诺:只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他十金。起初百姓只是感到奇怪,没有人动手。后来,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搬动了木头,果然得到了赏金。商鞅这才颁布法令。启示:只有取信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3、韩信报恩:贫困潦倒的韩信,为了谋求生存,在淮水钓鱼。一位漂洗丝绵的老妇人,同情面黄肌瘦的韩信,就经常把自己的饭菜拿给韩信吃。韩信感激地许诺:以后要报答她。后来,韩信成了大将军,他找来当年的恩人,给她千金,作为报答。启示:知恩图报,言出必行,才能取得成功,赢得敬重。
讲诚信的好处和事例。
好处:可以获得好的印象、可以坚固友情、可以获得长期的合作跟好的口碑、是良好夫妻关系的基础。事例:立木为信 、季布“一诺千金”。事例详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季布“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