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火车能第7次大提速
所谓提速,指的是原先设计速度或运营速度较低,通过一定的改造措施,提高运行速度,主要在客流量大的大干线上实施。
从六提以后,与大干线并行的客运专线逐渐修建起来,它们的设计速度很高,能直接开通高速列车,无所谓“提”速一说,原先的大干线主要开行货车和等级较低的客车,也无需把线路速度再提高。
对于其他线路,特别是位于山区的线路,无法像平原干线那样调大曲线半径、加固路基等方式提速,更多的是靠修建新线来提高运行速度(比如浙赣线改造、昆沾线改造、黔桂线改造、武襄二线……),这是渐进式的过程,没法在某个确定的时间一下子调整运行速度。
跨越上台以来,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建设思想的革新,铁路的设计速度大幅提高,与大干线并行的客专、特殊地段的城际客专设计速度350km/h,其他城际客专、快速通道和重要干线改造设计速度250~200km/h,支线铁路也尽量160km/h,至少在120km/h以上。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现在全国铁路客车运行速度普遍达到120km/h,那么大多数列车的运行时间会短得让人吃惊——何况以后很多列车将以200km/h以上速度运行……
中国火车提速几次了?
第六次
我国铁路的提速进程
1994年1月沈大线首创120公里/时,开创国内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先例。
1994年12月广深准高速铁路建成,设计时速160公里,试验段时速为200公里。
1996年4月京沪线南京-上海实现160公里时速。
1996年7月北京-北戴河实现130公里时速。
1997年全路开始大规模提速改造,列车运行速度大幅度提高。
1998年10月三大干线(京广、京沪、京哈)最高运行时速达160公里。
1999年1月28日,国产新型集装箱快运平车在京广线长沙至汨罗间进行提速试验,时速达140公里。
1999年7月16日,京沪高速铁路桥梁生产基地在山东省临沂市动工兴建,该基地将为未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提供符合高速铁路标准的桥梁。
1999年9月3日至11日,铁道部又在陇海铁路、兰新铁路全线进行了上下行提速牵引试验。陇海铁路最高试验时速达到155.5公里,兰新铁路最高试验时速达到165公里。试验列车在我国境内大陆桥上的运行时间比现图压缩了27小时30分。
1999年5月26日由株洲电力机车厂研制的首台DDJ系列200km/h电动动力车(DDJ-001)在工厂顺利通过试运。这一新型电力机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电力机车向客运高速化又迈进了一步。
1999年8月31日中国国内最先进的准高速(时速180公里)“两动九拖”双层空调列车,从南京浦镇车辆厂出厂。
2000年10月中国铁路实施第三次大提速,这次提速的重点主要是陇海、兰新等连接西部地区的铁路干线。
2001年10月中国铁路实施第四次大提速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其中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提速干线部分区段可达到时速2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