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忏悔录不值得看
有人在知乎问卢梭的忏悔录值得看吗?
这是我的回答:
先说答案:不值得的看!
如果你是因为这个书名想看这本书的话,别看了,你从这本书里看不但任何忏悔!反倒是自以为是的沾沾自喜层出不穷!他自己偷个东西是因为好玩,别家孩子偷东西就是道德败坏!自己明知道大使馆的同事不堪,还要伙同一起嫖妓养幼女搞投机,反倒埋怨人家不地道!自己动不动就对女人迈不开步,反倒是说女人水性浅薄,……总之,卢梭糟蹋了这本书名!
如果,你是想了解卢梭这个人来看这本书,也别看了,一本书里只有鸡毛蒜皮,只有贵妇,你根本无法通过这本书了解这个人闪光的地方!我也不同意这本书里写了他不好的品质,根本不是,这本书只是些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只看到了自以为是,虚伪,没劲透了还煞有其事的老夫子!
创建于 2015-11-18
补充一点吧:
首先说明,我不是基于道德原因这样说,实际上我很反感道德绑架,我看重法律,道德稍微淡漠,原因是我觉得人类个体该有最大的人性自由的。我只是觉得卢梭的忏悔录里,没有起码的是非对错,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感觉到逻辑混乱,放在今天,就是:“三观不正”!人性里每个人都有开脱自己责怪他人的缺点,但能做到卢老先生这样“始终不渝”的,真不多见,开脱自己也就罢了,很多的时候,这个人还把自己的缺点说成长处,多少有点不到人类平均水平的感觉,比如,我个人也不喜欢纯粹的交际花,但我们自己不擅长人际就是不擅长人际,别搞砸了事还说自己是清高不落俗套!
如果说奥古斯汀的《忏悔录》糟蹋了忏悔二字的话,奥氏肯定觉得挺冤枉的,本来,人家本意就不是忏悔:
卢梭的忏悔录,开篇我们就回看到:
我不知道事后的辩解算不算“当时”一个人的真面目,在我,更多的认为老老实实的做法是呈现即可,尤其,在写自己的时候,本身呈现自己你已经沾了大光,因为你完全了解了你自己的所有,你完全可以完成的呈现出来,而对于他人,你能呈现的,也就只是你看到听到,至多,你想到,还得加上怀疑二字。至于事情的结论和看法,当然是读者自己的事!如果说卢梭想在他的忏悔录里完整呈现的是“卢梭”,我倒没有什么意见异议,毕竟,他做到了,他呈现给我的,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家子气的家伙。只有从这个方面说这本书是一本伟大的书的时候,才是我能接受的。如同,我们看完唐吉歌德,即使我们不赞同这个跟风车作战的呆子,也认同塞万提斯写了一个传神的典型!但,如果你说卢梭《忏悔录》里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富有自我反省的人,一个心胸广博的人,是我万万不能同意的!也就是说,我并不赞同文中他对事情的认知和评判。
另外,说这本书是鸡毛蒜皮,主要是说他并没有写多少重要的东西,比如他是怎么发明简谱记谱法的,社会契约论是怎么产生发展并成为他的政治主张的,反倒是跟女人扯不清的陈芝麻烂谷子一个又一个,并不是说女人、情爱不重要,本身爱情故事也可以成就一整本书,两性关系也是天经地义,我的一个粗暴的论断就是:“任何男女关系,都是正常的男女关系,如果,人家你情我愿的话”!何况,在那样一个这样风气的时代。
但卢梭的男女关系,简单到只是男女关系,没有什么人物背景、性格、交流,只是按部就班的爱慕,访问,占有,绝交。好似,人家做什么他也好做什么,好似,他们之间除了这几个简单的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单有荷尔蒙,没有大脑灰质似的!
卢梭的《忏悔录》值得看吗?
值得看,这本书挺不错的。《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创作背景本书是他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写成的一部自传性作品。其目的是针对《爱弥尔》出版以来所遭受的恶意咒骂,为自己进行必要的辩护。卢梭并不打算在生前出版这部作品,只是在回到巴黎以后给朋友们朗诵过其中的一些篇章,即便如此,有的人仍然出于心虚或嫉恨横加阻挠,甚至到警察局去告发,要求禁止他的朗诵。但《忏悔录》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人们之间流传着,并在他死后终于得以出版,而且几乎在“书页上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人类——因为他的思考、真诚和那些不加掩饰的人类的缺点”(马克思)。
忏悔录讲的是什么内容?
《忏悔录》讲述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卢梭历数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 倾注了深切的同情。《忏悔录》中社会黑暗面的存在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是导致卢梭自己流离半世,人性扭曲的诱因,社会理应为个人罪恶负责。社会书写使得《忏悔录》避免流于个人愤懑的抒发和自我意味过浓的弊端,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意味,使得作品更具有启蒙意味。作者让-雅克·卢梭,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忏悔录》的内容是什么?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eUAmBS8DdUCf_CQ-JvM0A 提取码:dr2a《忏悔录》就是卢梭悲惨的晚年的产物,如果要举出他那些不幸岁月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内容,那就是这一部掺合着辛酸的书了。这样一部在残酷迫害下写成的自传,一部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怎么会不充满一种逼人的悲愤?它那著名的开篇,一下子就显出了这种悲愤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