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是几品
两江总督是正二品,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加兵部尚书或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者为从一品。
清代同治前的总督署所在地具体在南京何处有待考证;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后总督署位于南京城正中(今南京总统府内),明汉王府旧址,太平天国天王府,民国时期辟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建国后先后作为江苏统战部、民革江苏中央、江苏省政协所在地,现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两江总督是哪两江?
江南和江西。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把南京及周边的府、州直辖于中央,这些地区统称为直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实行两京制。为了区别,称留都南京周边直隶于中央六部的府、州为南直隶。清军入关后定都北京,废除了南京的留都地位,于是改称南直隶为江南省,江南省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两省。康熙年间正式将管辖江南省和江西省的官员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两江之称由此而来。江南地理位置:江南富庶之地,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地位太重了,故在顺治十八年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左和江南右。康熙六年,江南右取境内最大的两府:江宁府和苏州府首字,改称为江苏省,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首字,称为安徽省。安徽、江苏二省之名由此而来,沿用至今。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施行的是督抚制。在全国设八大总督,划分23个省。每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管理省辖区内的行政事务。总督管辖两个或者三个省,负责行政和军事,但倾向于军事。巡抚为正二品,总督则为一品或二品,两者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都是直接对皇上负责,但是实际上的总督权利比巡抚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