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兵

时间:2024-11-12 08:30:36编辑:小早

“靖难之役”期间,元朝残余势力为何不趁乱打回北京

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大概都清楚“靖难之役”是怎么回事。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以“靖难”之名起兵反叛,至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明朝首都应天(今南京市),成为了明朝第三个皇帝。那么在这明朝的内乱期间,它的对头北元作为前朝的残余势力为何不趁乱打回北京呢?

我们根据常理推测,可能会觉着元朝的残部有隙可乘,但深入历史细节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北元当时并没有反攻的条件,下面我就来写一下其中的具体原因。



北元早在洪武年间就被打残了,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战争

论及明朝与北元之间的纠葛,我们不得不提一个经典战役——捕鱼儿海之战。

洪武二十年(1387年),老将冯胜和永昌侯蓝玉率领20万大军征讨北元,那次战役是蓝玉的成名之战,也是打消北元反扑能力的终结之战。

该场战斗中,蓝玉抢到先锋,连夜率骑兵奔袭,冒雪攻取了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把元主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打了个措手不及。元主仓皇出逃,元太尉纳哈出投降明军。


“靖难之役”期间,元朝残余势力为何不趁乱打回北京?

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大概都清楚“靖难之役”是怎么回事。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以“靖难”之名起兵反叛,至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明朝首都应天(今南京市),成为了明朝第三个皇帝。那么在这明朝的内乱期间,它的对头北元作为前朝的残余势力为何不趁乱打回北京呢?我们根据常理推测,可能会觉着元朝的残部有隙可乘,但深入历史细节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北元当时并没有反攻的条件,下面我就来写一下其中的具体原因。 北元早在洪武年间就被打残了,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战争论及明朝与北元之间的纠葛,我们不得不提一个经典战役——捕鱼儿海之战。 洪武二十年(1387年),老将冯胜和永昌侯蓝玉率领20万大军征讨北元,那次战役是蓝玉的成名之战,也是打消北元反扑能力的终结之战。 该场战斗中,蓝玉抢到先锋,连夜率骑兵奔袭,冒雪攻取了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把元主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打了个措手不及。元主仓皇出逃,元太尉纳哈出投降明军。 那次胜利,让明军俘虏了北元的贵族公卿一百二十余人,官员三千,民众八万,羊马无数,北元的宝玺和金印都在那场战斗中遗失了。可以说,当时的明朝已经基本摧毁了北元的官职体系。也正因为如此,明太祖在统治后期才能放开手大肆杀伐功臣武将,若在朱元璋眼中,元朝还有反扑的可能,他也就留着几个骄兵悍将了。所谓狡兔死,走狗烹,狡兔未死时,是绝没有烹狗的道理的。所以,北元实际上没有能力再打回北京了,这在靖难之役发生的十几年前便已注定。 北元也在闹内斗,无暇顾及明朝的事 与明朝相仿,当时的北元其实也在内斗,根本无暇攻打北京。 而且他们的内斗由来已久,早在朱元璋还没有打下江山时,元朝内部就分裂了,各种势力明争暗斗不曾断绝。前面提到了捕鱼儿海战役,那场战斗中,元主出逃了,但没有保住性命,死在了自己人手中。忽必烈弟弟的后裔孛儿只斤·也速迭儿趁此机会,在半路击杀了他,并率众归降了明朝。 之后蒙古大汗之位几经传递,并于建文四年——也就是“靖难之役”进展到最关键的那一年,被不属于黄金家族的鬼力赤篡夺。鬼力赤把大元的国号都给去了,改国名为鞑靼,并向明朝称臣,建立了朝贡关系。所以北元自己内部都一团糟,早已不复当年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的那股心气儿了,还怎么打北京呢? 靖难期间京城防御并不空虚,北元无隙可乘还有一个原因大家可能没注意过,我们通常都说靖难之役有四年之久,但其实朱棣真正南下反攻的时间,是从1402年元月开始的,短短不到一年而已。 在那之前,是建文帝的军队北上征讨叛逆,朱棣一直都在燕京一带活动,打自卫反击战。所以“靖难之役”中的大部分时间,北京周边的防御能力并不差,甚至可能比平时还强一些。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假如这时候本就实力弱小的北元过来横插一杠,明朝的北军和南军还是很可能汇聚一处的。那时候,元朝的残余势力面对的就是整个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它还拿什么打?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综上所述,靖难之役期间,元朝残余势力没有机会趁乱攻取北京。

邓艾只有两千残兵,诸葛瞻有两万雄兵为何也打不过?

01、邓艾的实际兵力并不止两千虽然都说邓艾当时是两千残兵,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邓艾当初到了江油的时候,兵力确实只有两千,然而后来的邓艾拿下了江油,此时的他便选择把阴平小道的那些剩余部队全部给接收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手中的实际兵力可远不止两千,保守估计大概有2万人左右。在了之后他又收编了一些蜀汉的降兵,所以邓艾当时的实力其实是非常强的。况且在攻下了江油城之后,他的部队也是得到了很好的补充,所以此时他的部队并不是残兵,而是成为了精锐之师。02、军队素质有很大的差别邓艾手上的那些士兵其实都是酒精沙场的,个人的战斗素养是非常高的,而且又有着非常丰富的打仗经验。在战场上作战时,这些士兵的配合默契度也是非常的高,指挥起来也要更加的轻松一些。但是诸葛将手中的兵就不一样了,他手中的那些兵其实是御林军,而御林军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守卫宫廷,平时最多也就是抓一些小毛贼而已,日常的训练也是非常的少,更不要说团队默契了,这些兵平时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作战经验,所以和邓艾手中的兵压根没有可比性。03、指挥能力有很大的差异邓艾也算是一代名将了,而且他也是久经沙场,自己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同时军事能力也是相当的高超。诸葛瞻和他对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虽然也是得到了诸葛亮的指点,但是毕竟缺少实战经验,说白了就是纸上谈兵。所以在真正的对战当中,诸葛瞻总是会落入下风。其实诸葛瞻之所以会战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统帅能力和指挥能力确实比较的薄弱。

诸葛瞻坐拥七万雄军,迎战邓艾两千残兵,最后为何惨败身死?

想了解此战,我们先了解下,当时的一个背景.当时魏国魏国朝廷司马昭权倾天下,司马昭考虑到时机成熟派了两路大军征伐蜀国,一路钟会,一路邓艾。但钟会的主力在剑阁遭到姜维主力有力抵抗而陷入僵局,因为后期粮草补给不足,钟会考虑撤军。但邓艾主张出其不意兵行险招,绕过剑阁偷渡阴平直取成都。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因为绕过剑阁,周边都是高山峻岭,没有路可选,就算翻过大山,到达阴平,那里也有守军,以逸待劳,可就是很神奇,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邓艾身先士卒,裹着毯子直接从山上滚下去了,而且毫发无损。就这样邓艾带着翻山越岭剩余的2000士兵到达了江油城下。江油城守城将领看到邓艾大军以为是天兵下凡,直接投降了。接着邓艾一路打到涪陵。江油失守后,蜀汉这边在干嘛呢,刘禅派了诸葛瞻临死拼凑了几万军队去迎击邓艾。重点来了,当时邓艾与诸葛瞻的兵力真是题目所说的吗?个人觉得不是,邓艾带着2000士兵后在江油和涪陵休整后,兵力得到补充,估计得有一万左右兵力,当初邓艾带领的3万大军走小道,每走100里留了1000士兵驻扎,所以后来驻扎的部队跟邓艾回合了。这样算起来初步估计得有4万左右兵力,而诸葛瞻这边的兵力是临死拼凑的,说有七万,不一定,那时蜀汉的主力军在姜维那里,大概3万到5万还有守在蜀国边境的其他部队。姑且就算诸葛瞻有七万兵力,那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战斗力肯定比不过常年征战的邓艾军队,这是其一。其二是战术失利,未抢占先机。诸葛瞻手下谋士黄崇劝告他应尽快占领先要重地,勿使魏军进入平原。但诸葛瞻犹豫不决,被邓艾夺取了险地。诸葛瞻督军到涪城并遇魏军发生战斗,邓艾大败诸葛瞻前锋,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邓艾遣使致书诸葛瞻劝降说,诸葛瞻怒斩使者。邓艾立即派其子邓忠及师纂等,从左右两面进攻蜀军。但是魏军失利,邓艾大怒,扬言要斩邓忠、师纂,命二人再战以将功补过。结果二人大破蜀军,斩杀诸葛瞻父子,其他士兵见主帅被杀,各自逃亡和降了魏军。此次战役,并不是以少胜多的典型,邓艾以2000残兵战胜诸葛瞻七万雄兵,是三国演义里虚构夸大的成分,在现代战争中,这种情况更是少之又少。我是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上一篇:商标权查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