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元的准确位置图

时间:2024-11-07 02:04:54编辑:小早

从关元的养生作用谈谈艾灸的时机选择

宋代窦材写的《扁鹊心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医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主要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体现了扶阳,禁用寒凉之剂的思想。 书中记载了一个艾灸关元穴的故事,细细品读这个故事,除了看到艾灸关元穴的好处之外,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艾灸的最佳时机。 故事的原文是这样: 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 汝有异术,信乎?曰 无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 翻译成白话文 南宋,赵构(绍兴是赵构的年号)在位期间,刘武将军手下有一个步兵叫王超,原本是山西太原人,后来跑到洞庭湖去做水盗。王超曾经遇到过一个有特殊能力的人,传授给他 养生 的方法,他学习了之后,九十多岁了,面色还很细嫩光滑有弹性。 在辛卯年,此人在岳阳祸害百姓,百姓深受其苦,王超以九十岁的高龄去强奸妇女,而且能够“日淫十女不衰”。后来,这个人终于被抓住了,犯了那么多事,当然要被斩首,在被杀头之前,监斩官问他,你会法术,是真的么?王超说,我不会法术,我的能力都是因为火力的功劳。具体的方法就是,每年的夏秋之交,我就开始艾灸关元,每次千壮。然后就会冬不怕冷,夏不怕热,很多天不吃饭也不会饿。现在我的丹田处,像有一团火在烧一样,很暖和。这个道理,就是土变成了砖,木变成了碳,就会千年不坏,这都是因为火烤的原因。 首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艾灸关元穴的几种作用。 1、精彩腴润。这说明艾灸后能让人的面色好,气色好,可以美容。 2、能日淫十女不衰。这说明艾灸后能让人的性能力提升。 3、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这说明艾灸能够调节人的体温,能调节人的消化吸收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关元穴是 养生 非常重要的穴位的原因。 关元穴的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中下三寸。通常上图这种使用指寸法的定位都是不正确的,按照这个方法找的关元基本都是石门穴,很遗憾,绝大数 养生 机构对于关元穴的定位都是用的这种方法。 正确的关元穴定位,一定不能使用指寸法的“一夫法”,就是上图中的用四个指来折量三寸的做法。最准确的找法,是将脐中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等分为五段,脐下三段,即为关元穴的准确定位。 同样,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艾灸的最佳时机,从什么时候开始艾灸最好,即是“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 这句话告诉我们艾灸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夏秋之交,再具体点来说呢,就是每年的立秋开始,应该是艾灸的最佳时机。 那么,这其中有什么样的道理蕴含其中呢?彭子益先生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一部非常浅显易懂的中医基础入门书籍,书中对于四时阴阳的理解可以解释为什么立秋是艾灸的最佳时机。 其实这体现了顺势而为的思想。 炎炎夏日,烈焰当头,为什么立秋了,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地球还是那个地球,但是人们马上就会感觉到天气开始变得凉爽了呢?按照《古中医学》的思想,太阳投射到地球的热量从立秋那一天起,其热量开始进入地面之下,而不是完全停留于地表面。然后随着节气的变更,深入地下的热量渐渐增多,而在地球表面的热量渐渐减少,这也是天气随着立秋开始逐渐变冷的原因。 这种思想完全符合内经中说的“生长化收藏”的规律。秋天开始,万物开始“收”,对于大地来说,其收的就是热量,到了冬天这个热量就不仅仅是收,而是藏,进入地下的热量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冬天我们会觉得地下的水是“热”的,而夏天地下的水是凉的原因。也可以说,生长化收藏,对应于四季,其实可以理解为一年四季之中,阳气的变化情况。 那么这个收与藏的热量在什么时候开始生与长呢?到了冬至的时候,阳气开始有一丝丝的生发,所以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说法,到了立春,阳气开始稍微壮大,从节气上来说,也就不会有太冷的情况出现了。那么从立春这个阳气开始壮大,也就是说进入地面之下的热量开始变少,而在地表的热量开始增多,那么地面的温度也就开始升高了。到了夏至,开始“一阴生”,到了立秋,进入地下的阳气增加,又是一年的复始。 所以说,从季节的角度来说,立秋开始,阳气开始进入地下,到了冬天,存储于地下的阳气是最多的,立春开始,阳气开始走出地表,到了夏季,在地表的阳气是最多的。 人与天地是相参相应的,人到了秋天也是开始储存阳气,所以会有“养秋膘”的说法,收,就是将阳气收起来。到了冬天,应该藏,藏的也是阳气。秋冬季节应该顾护阳气,不能让阳气泄掉。所以说,秋天开始到冬天,才是 养生 灸的最佳时机。这是顺应天时的一种体现,注意不要在灸的过程出太多的汗,因为汗多则伤阳。 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在搞汗蒸这个 养生 项目,如果一个人总是在秋天和冬天去做汗蒸的话,那么这就是极大的危害。因为出了太多汗,这就是泻,随着汗液的排出,阳气也随之耗散,如果身体本来就弱,第二年春天必然会生大病。这样的例子已经很多见。即使不去做汗蒸,如果一个体弱的人从秋天冬天开始天天去健身房,每天都大汗淋漓的,那么第二年春天身体也会出现问题。 现在很多中医药大学里把一年一度的 体育 运动会放在秋天来搞,说实话,这样的做法很不中医,很不中医,完全不符合这个“收”的原则。自我解嘲一下我的大学。 而到了春天,阳气开始生发,人就应该顺应阳气生发的自然规律,去“披发缓形,广步于庭”,去运动,借着阳气生发之势去顺应天时,去“生”,去“长”,让体内的阳气随着运动而生发起来。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三伏天艾灸的项目那么火?三伏天是夏季的末期,可以理解为一年中阳气在外最多的时期,对于人来说,这个时期,人体表的阳气最隆盛,体表的阳气是从体内走出来的,随着阳气由体内走到体表,就会将体内很多不良的物质带出体外,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排汗的方式完成的。所以夏天的时候,人的身体本来就应该出汗,这是自然规律,刻意 的 去违背这个规律身体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夏天尽量的少吹空调,尽量让身体处在自然的环境中。少吃寒凉的食物,因为此时的体内的阳气最少,寒凉一入体内,对于体弱的人来说,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伤害,最常见的就是一遇凉即拉肚子,相反的,如果在冬天吃点寒凉的东西却没有事,就是因为冬天人的体内阳气充足,不怕寒凉。 所以三伏天艾灸是帮助人体的阳气将体内的不良的湿浊之气带出体外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治病的行为,此所谓冬病夏治。秋冬艾灸,是帮助人体存储阳气的。 那么,总结一下,三伏天乃至春夏两季的艾灸算是治病,而秋冬的艾灸是 养生 。所以说秋冬的艾灸,是帮助储存阳气的,艾灸的力量要柔和,所谓的壮火食气,少火饲气。就是火头太大,会耗散人的阳气,而火头小些,则会保养人的阳气。 如果把一年的四季看成是一个人的一生的话,那么,春夏即是人的一生中阳气逐渐增大的过程,秋冬两季则是阳气开始逐渐变弱的过程。具体的年纪来说,这个夏秋之交的节点,女子在28岁,男子在32岁(观点参考《上古天真论》)。所以说小孩子是不适合大量用艾灸的方法来 养生 的,经常有小学生的或者初中生的家长问我,要不要给他们家的孩子艾灸,我的建议都是让孩子去多多的运动,运动就能促使阳气了的生发。而到了老年,我的建议是天天艾灸,这样才能减缓阳气耗散的速度。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艾灸关元穴的功效作用 艾灸关元多长时间为宜

5 治疗男科疾病 艾灸关元穴对于一些常见的男科疾病具有一定缓解治疗作用,例如男性患有阳痿早泄的时候,通过艾灸关元穴可以促进男子藏精,可以有效治疗男性阳痿早泄疾病。 6 艾灸关元多长时间为宜 一般艾灸15-30分钟左右即可。 针灸是我国医学精华的一部分,艾灸具有温阳散寒通经之功,一般艾灸关元穴一次15-3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为主,一天一次。 小贴士:艾灸关元穴的时候,一般建议饮食要保持清淡,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生冷、过酸等食物,要保持心情愉悦,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定期合理体格检查。

关元的准确位置图 图 关元的按摩手法

1 关元的准确位置图 在肚脐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处取穴,即是关元穴。 2 关元穴穴名由来 关,关卡也,元,元首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关卡不得上行。本穴物质为中极穴吸热上行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水湿被冷降于地,只有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上行,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关卡一般,故名。 3 关元的按摩手法 震颤法 按摩关元最常用的手法是震颤法,也就是在按摩穴位的时候,用手掌交叉重叠置于穴位上,稍加压力,然后迅速,小幅度的上下推动,注意不可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掌揉法 左手掌放于右手掌下,掌根紧贴于关元穴上,逆时针揉50-10次,再换以右手掌紧贴于关元穴,顺时针揉50-100次,揉至有热感时较佳,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4 关元的按摩功效 关元又称下丹田,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它是一个交会穴,为元阴元阳交会穴,有“不老穴”之称,且具有强壮作用,按摩关元穴可培肾固本,补益下焦,补气回阳,温肾固精,理气和血,清热利湿,通调冲任之功,凡元气亏损症均可用此穴调理。临床上多用于防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按揉这个穴位,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来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此外,采取正确的方法长期按摩关元穴,还有助于调节血压。

关元的准确位置图(关元的的功效与作用)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与阳陵泉穴相对。 阴陵泉穴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小便不利、腹胀、腹泻、水肿、黄疸。 阴,水的意思;陵,土丘的意思;泉,水泉穴。阴陵泉的意思就是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和脾土物质的混合物在此穴中聚合堆积。此穴物质为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因为本穴位于肉之陷处,泥水混合物在穴中沉积,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状,所以名阴陵泉。 《千金方》中说:"阴陵泉、关元,主寒热不节,肾病不可俯仰,气癃尿黄;阴陵泉、阳陵泉,主失禁遗尿不自知;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泄。"《百症赋》中说: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大成》中说:霍乱,阴陵泉、承山、解溪、太白。在这些古典医书里面,对阴陵泉穴的功能和作用均有非常详细的说明。你可能也知道,当我们遇到小便不通,或者有尿却又尿不出来、小腹鼓胀时,那可真是比便秘不知还要痛苦多少倍,甚至还有可能会引起脐下水肿,严重时甚至会伤害到肾与膀胱。此时,按压阴陵穴,就具有很好的治疗和调理功能。 阴陵泉穴主治病症 (1)这个穴位能够清脾理热、宣泄水液、化湿通阳,对通利小便,治疗脐下水肿具有特效; (2)按摩这个穴位,能够使腹胀、腹绞痛、肠炎痢疾、膝痛等得到缓解; (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月经不调、阴道炎、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具有很好的改善、调理和保健效果; (4)配足三里、上巨虚,治疗腹胀、腹泻;配中极、膀胱俞、三阴交,治疗小便不利;配肝俞、至阳,治疗黄疸。 阴陵泉穴自我取穴按摩法 (1)正坐,将一只脚翘起,放在另外一只脚的膝腿上; (2)一只手轻轻握住膝下; (3)大拇指弯曲,用拇指的指尖从下往上用力揉按,会有刺痛和微酸的感觉; (4)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1-3分钟。 刺激阴陵泉穴的具体方法 一、按摩阴陵泉穴的方法 按摩手法 按揉法:将右手中、食两指指腹放在穴位上,垂直用力,带动穴位皮肤做有一定渗透力的顺时针运动,运动的速度要慢,要求穴位有酸胀感(图)。 点法:把右手中指指腹放在穴位上,然后用手腕发力,垂直地在穴位上进行点按,力度要由小到大,不宜突然用力,以穴位出现明显的得气感为度(图)。 具体操作 先用按揉法在穴位上放松3分钟,之后再用点法在穴位上点按100下左右,然后再用按揉法在穴位上放松半分钟即可。 适用病症 此手法可以改善脾气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 常用配伍 脾气不足:常配合使用脾俞、足三里。 下肢不适:常配合使用犊鼻、三阴交。 日常宜忌 1.脾气不足者在饮食上应多吃一些山药、薏米等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等难消化的食物,如少吃烧烤、夜宵等;注意调畅情志,防止思虑过度。 2.下肢经脉不通者要注意保暖,每晚睡前宜用热水做足浴。 二、阴陵泉穴的艾灸方法 艾灸种类 艾条温和灸(图)。 具体操作 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在穴位上熏灸,时间为15-20分钟,或者以患者感到温热舒服为度。 适用病症 脾阳不足引起的饮食不消化等症状;脾失健运引起的各种水湿内停的问题;脾不统血所引起的出血症状;下肢经脉痹阻等。 常用配伍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常配合使用脾俞。 水湿内停:常配合使用水分。 下肢冷痛:常配合使用足三里。 日常宜忌 1.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者不要过度劳累。 2.水湿内停者注意多运动。 3.下肢冷痛者可做热水足浴。 三、阴陵泉穴的刮痧方法 具体操作 先在穴位皮肤上抹上刮痧油,然后用刮痧板的一角做由上向下地刮拭,直至出现痧点或痧条为止。 适用病症 湿热蕴积引起的妇科疾病和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 常用配伍 黄疸:常配合使用胆俞。 湿疹:常配合使用血海。 下肢冷痛:常配合使用足三里。 日常宜忌 黄疸患者忌食油腻食物,忌饮酒。 阴陵泉穴治病医案 艾灸阴陵泉穴治疗脚气 元代有个姓何的将军,身材高大魁梧,经常受皇命带兵征战。有一年的春天,在行军中他的脚气病突然发作了(古代的脚气跟现在我们所说的脚气可不是同一个概念,它那时又叫缓风、脚气、脚弱。大多是因为感受湿邪风毒,或是平时肥甘厚味的食物吃多了,湿邪积累久了就化成湿热,再流注到脚上从而发展成的)。当时这位何将军先是腿部酸麻疼痛、软弱无力,到后来,何将军又出现发热、呕吐症状,什么东西都吃不下、整个小腹部麻木得都没有知觉了,而且还胸闷气喘,到后来整个身体都开始浮肿起来了,浑身痛得一点都不能碰,到后来甚至发展到神志恍惚、言语错乱了! 手下的士兵见状可急坏了,主帅抱病不起,行程势必要耽搁啊。他们遍访名医,终于请来当地一位有名的大夫为他诊治。这位大夫查看病情后,当下就用三棱针在他的阴陵泉和肿得比较高的地方刺了几下,立刻就有紫黑色的血液向外射出,然后又像一串串黑珠子似的流到地上,流出的黑血大概有半升多。但是可喜的是,随着血色由紫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何将军身体上的浮肿也逐渐消下去了,身体也不再像之前那么烫了,整个人也安静地睡着了。 取针后,何将军依然还在熟睡中,大夫不便打扰,便告诫将军的手下,将军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不要打扰。但是,将军的脚气是因湿气太重引起的,不是短期内能够彻底治愈的,刚才的治疗只是暂时缓解了当时紧急的症状,要想彻底治疗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坚持,所以以后每天都要用艾条给将军艾灸两条腿上的阴陵泉,而且艾灸之后要让他喝碗水,并且这一段时间的饮食应当清淡,油腻荤腥尽量少吃。由于将军一直在征战中,条件所限使得有时候不能做到完全坚持艾灸治疗,所以一年多以后这个问题才算是彻底地被解决。 针灸阴陵泉穴的治疗水肿 这个例子是发生在我本科实习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带我去会诊一位宫颈癌术后的患者。这位患者术后没有办法自己排尿,吃药、诱导的方法也都试过了,依然无效。现在患者水肿严重,眼肿得只露一条缝了,肚子也鼓起很高,肚脐水盈发亮,下肢浮肿,轻轻按一下小腿,立刻就会出现一个凹坑,皮肤看上去也是水汪汪的,像是能出水似的,患者已经不大想说话,精神也非常不好,家属在一旁非常着急。老师看了她的情况,立刻就给她扎了针,穴位用的是阴陵泉和水分,每隔3-5分钟行针一次。不到半个小时,病人就开始有便意,于是要求去厕所。起针后她就有了小便,小便一出,肚子很快就瘪下去了,这时情况才算是转危为安。接着,老师嘱咐她的家属,让他们没事就给她按摩阴陵泉穴。就这样,3天后,水肿也都退了,病人的情况也算是稳定了。 阴陵泉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从年龄上来说,按摩的方法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使用,儿童尤为适宜这种方法;艾灸的方法主要是适合老年人使用,对于一些阳虚体质的年轻人和儿童也可以适当地应用;刮痧的方法则主要是用于青年人,儿童和老年人一般不予应用。 从体质上来说,适合使用按摩的方法的人一般是典型的脾气不足的体质,表现为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身上发沉、做事情没有精神、食欲不振、容易胃胀、大便溏稀、容易出汗、女性月经量多等症状;适合在这个穴位使用艾灸的方法的人一般有着典型的脾阳不足的表现,除了上述脾气不足的各种征象之外,还有怕冷、喜欢吃热东西、只要一吃凉东西就会拉肚子,甚至大便里都是没有消化的食物块等表现;适合在阴陵泉使用刮痧方法的人一般都有典型的湿热下注的表现,包括黄疸、阴囊潮湿等问题。 不同方法在阴陵泉怎样使用更合理 进行按摩的时间一般是10分钟左右,要求穴位有明显的酸胀感,如果这种感觉能够传导到腹部,效果就更好了;艾灸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而在这个穴位进行刮痧时,一般只需要穴位变红即可,不要强求出痧。 使用阴陵泉需要注意什么 这个穴位作为脾经最重要的一个穴位,对于全身气机的调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时我们还是应当多加注意的。 手法操作前,要安置好患者的腿,使患者保持体位舒适,以免造成肢体麻木等不必要的痛苦。 因为这个穴位所在的经脉是阴经,所以按摩时手法不要太重。 在这个穴位艾灸时,时间不要太长,一般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 穴位处出现皮肤有疤痕、破损、皮疣等情况时不宜使用刮痧的方法。

上一篇:canon eos 5d mark ii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