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改装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同样排量的车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加速度也会不一样。如果是低动力的车,换胎会比较小心,起步会比较慢,比较贵。换胎也要考虑承载能力的问题,如果轮胎太小,很可能会造成爆胎;还需要考虑更换所有轮胎,轮胎花纹一致,胎压合适等问题,这些都是安全隐患。因此,当需要更换轮胎时,建议更换同型号的轮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轮胎,不要只凭哪个好的看法去选择轮胎。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轮胎,耐磨性、抓地性能、舒适性都不一样。如果想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可以选择米其林党参宝系列轮胎。目前国内的党参4轮胎供不应求,而党参3轮胎货源充足,运动取向明显,可以为日常驾驶提供良好的舒适性。此外普利司通、马牌等大品牌旗下的运动轮胎也有不错的表现。但也要注意,这种偏向运动,注重抓地力的轮胎,材料比较软,一般耐磨性较差。选择轮胎尺寸时,不要只看视觉效果,选择直径太大,胎侧太薄的轮胎。虽然这种轮胎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但这种太薄的侧壁会使轮胎容易爆裂或鼓包。对于胎侧较厚的轮胎,在受到地面的冲击时,会有过长的缓冲区。除了不能选择太薄的轮胎,轮胎的宽度也不能随意选择。过宽会增加油耗,过窄会降低抓地力。所以最好选择与原轮毂匹配的轮胎。一些寻找视觉效果的年轻人会学着超级跑,把后胎变成宽胎,前胎变成窄胎。但是,如果你的车是先行者,这种做法会极其浪费。这种形式用于后驱动,以增加驱动轮的抓地力。一般是轮胎尺寸放大加宽,但是有一定的条件。一种是不会影响外观,不会因为轮胎的放大加宽而损坏外观结构,使其看起来不协调或者带来行驶中的轮罩清洁等负面问题。另一个是不能影响汽车的扭矩。轮胎直径的增加会降低汽车的爬坡能力,轮胎过宽也会对汽车的油耗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升级改造要避免以上问题。升级轮胎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轮胎的使用。不同的道路要配备不同用途的轮胎。如果汽车天天用,首先要考虑的是轮胎的耐磨性。运动型宽胎地面附着力好,但磨损快。同时,为了追求速度,胎面花纹会尽可能减少。因此,这种轮胎在潮湿路面上的性能并不令人满意。为了减小尺寸误差,新轮胎和原轮胎的尺寸误差应该尽可能小,否则会影响牵引力、最大速度等。如果修改后的轮胎尺寸出现偏差,电子控制单元显示的平均油耗和总里程将会不准确,必须进行校正。如果更换的轮胎直径变大,车轮可能会在跳动过程中干扰车身。
轮胎改装有什么好坏
(1)操控稳定性增强。在外径相同的情况下,加大轮胎内径,轮胎胎壁变小,刚性提高。胎面加宽,接地面积增加,行驶更加稳定。转向盘路感增加,抓地力增加,加强对路面的全面掌控感、提高了中高速的操控稳定性。
(2)转弯能力增加。轮胎胎壁刚性提高,转弯支持力增加,因此过弯时轮胎的变形度将会变小,车辆的循迹性会因此提升,在紧急事故的应变上也更显宽裕。
(3)加速与制动效率提升。提高胎壁刚性,加速和制动时轮胎的变形小,可以更快地传送动力及制动力。同时由于胶料的不同,高性能轮胎有更好地抓地力,制动距离及加速时间因而缩短,提供更快反应的驾驶体验。
(4)安全性能提升。有了优异的操控稳定性和过弯能力,刹车加速反应更加灵敏,轮胎升级让车主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同时选用铝合金轮辋,散热性能增强,可以让轮胎在长时间高速行驶后保持相当温度,降低爆胎机率。
(5)外观更动感、更时尚。低扁平比的轮胎和式样新颖颜色各异的铝合金轮辋会使爱车看起来极富激情、动感十足、彰显个性。轮胎升级除了为我们带来上述的优点外,还会带来一些弊端:
(1)油耗。由于轮胎升级增加了接地面积,因此会略微增加油耗,但更好的胎壁刚性会降低轮胎变形造成的能量损失。
(2)噪声。升级后的轮胎一般为比较大的胎面花纹并加宽了胎面,这样会增加一些噪声。不过,如果您选择高性能的品牌,比如米其林、固特异及邓禄普等,将有助于改善轮胎的噪声。
(3)舒适性。由于胎壁刚性增加,会降低乘坐的舒适性。但改装就是为了给转向盘更加敏锐的反馈。因此,如果非常在意舒适性,建议您可以不升级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