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假想敌

时间:2024-11-02 06:03:03编辑:小早

我的四个假想敌表达了什么

父亲喜爱女儿,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却又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做“假想敌”。《我的四个假想敌》中作者通过一个父亲的视角阐释了自己对于女儿、女儿男友的看法,以气势猛烈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强烈的抒发了自己爱女心切,却又不得不为其婚姻考虑的一位父亲的矛盾。扩展资料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不愿四个女儿全都嫁给广东男孩,但又明白为父者于此事实在是无能为力,父亲与男友,先天就有矛盾。第二部分:写女儿一个个长成少女,却“开门揖盗”,“少男”们伸手摘桃,做父亲的徒然心有不甘;又写女儿心有别属,里应外合,势有不保,于是引美国诗人为同调,竟迁怒于襁褓中的男婴——未来的女婿。第三部分:写“城池”被攻陷、假想敌由占领滩头阵地到真的闯进城来的全过程。第四部分:借答客问形式,论及不得已而择婿时在人种、省籍、学识、相貌等方面的考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的四个假想敌

我的四个假想敌中的四个假想敌是指

我的四个假想敌中的四个假想敌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余光中走了,那个说着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人走了,那个说着给我一瓢长江水的人走了,那个说着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人走了。他曾说过:“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先生此去,乘风,了无乡愁。余老有四个女儿,珊珊、幼珊、佩珊、季珊,于是有了四个假想敌,父亲的爱是深沉的,矛盾的,隐晦的,他的那篇《我的四个假想敌》用幽默的口吻说出了每个父亲心坎里的话,也让做女儿的我第一次站在父亲的角度去感受父女之情,与大家分享,分享给每个女儿和爸爸。我的四个假想敌》出自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书店出版有限公司于1987年1月出版繁体字本,1997年11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简体字本。该散文集还获选1999年香港电台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合办的第七届“十本好书”选举之一。

我的四个假想敌引用中外诗人的诗句

一切已崩溃,失去重心。相关原文章节:但自己辖下的女生,尤其是前面的三位,已有“不稳”的现象,却令我想起叶慈的一句诗:一切已崩溃,失去重心。我的四个假想敌,不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学医还是学文,迟早会从我疑惧的迷雾里显出原形,一一走上前来,或迂回曲折,嗫嚅其词,或开门见山,大言不惭,总之要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的女儿,对不起,从此领去。无形的敌人最可怕,何况我在亮处,他在暗里,又有我家的“内奸”接应,真是防不胜防。创作背景:余光中的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写出了一种独特、微妙的父爱心理,充分渲染和发挥了一种许多人心中都有此体验但又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人生况景。这篇散文境界的产生,得力于那个核心意象的创设,以及围绕着这一核心意象的创设而生发出来的一系列饶有情趣的“比喻式叙述”的细节群。余光中把4个女儿的男友称为“四个假想敌”,形象地概括了父亲与女儿男友之间的必定的、永恒的矛盾;父亲对“假想敌”的种种想象、种种描述、种种议论全都自然生发;这些生发和种种细节群与那个处于细节核(核心意象)有机地构成了这篇学者散文的艺术整体和艺术情趣。散文作者的个性化叙述形象、智慧化的散文哲理、情趣化的生活境界,全在那个“核心意象”和“细节链条”的有机合成、生发的散文境界中透露和站立。

上一篇:冒险岛扎1任务图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