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时间:2024-10-29 00:37:08编辑:小早

急求《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解说词,要全的!!

这一切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卢浮宫要在故宫午门举办“拿破仑大展”。作为整个展览的独家纪录者,我们慢慢发现这不仅是一次展览,它实际开启了一扇大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于是,刚刚拍摄完《故宫》的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能否将两座博物院放在一个片子中,通过它们馆藏的文物对比整个中西文明。当我们把这样的想法告诉卢浮宫,他们也十分感兴趣——究竟在中国人的眼中,如何看待这些西方的经典,透过这些西方经典又如何反观中国文化。于是,卢浮宫第一次面对华人媒体全面开放拍摄,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大型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们希望完成一次梳理,以中国人的眼光、现代的立场来叙述艺术与历史。面向东方与西方,包容共同与差异,展现交流与碰撞。从文物看文化,从文化思考文明,力图呈现一座媒体的世界艺术馆,建造一条民族之间增进了解、各文明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道路——这对于中国观众或者西方观众而言,都将是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与思想碰撞。尽管它们来自于一次偶然,而中国人相信机缘,这让我们确信此时、此处,我们必须要做这件事——《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第一集:遇见两座雄踞于首都中心、城市中轴线上的宫殿——卢浮宫与紫禁城,1792年5月22日、1925年10月10日,先后从皇家宫殿变为普通民众的博物馆。它们有着怎样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里我们将讲述两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第二集:逐荡两河故宫内收藏着甲骨文、卢浮宫内收藏着楔形文字泥板汉莫拉比法典,通过对两种文字的比较,揭示出世界文明发端时已然走向不同的道路。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关于文字的行为艺术则是思考“即使打破了文字的羁绊,人类就可以沟通了么?!”第三集:永恒天沙这是两条河流的故事,也是两个由河流诞生的伟大古文明——尼罗河所孕育的古埃及文明和黄河所孕育的古华夏文明的故事,中国的青铜器、法老的金字塔,古老的帛画,神秘的木乃伊,让我们与中国艺术史学家巫鸿一起探寻艺术的起源。这也是一次人类文明起源的探究之旅。第四集:典雅千古卢浮宫的镇馆三宝中希腊雕塑独占其二,作为西方艺术最经典的象征,它的地位好似书法之于中国艺术。希腊雕塑与中国书法形象的巨大差异是否正映射着东西方文明的不同路径?而在当代雕塑家隋建国的手中,希腊雕塑又会获得怎样的新生?第五集:铁血长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的对话——罗马帝国与秦汉王朝。尽管他们的交流只限于民间小器,但帝国的神韵却传扬千年——直到乾隆与拿破仑。文治武功,开疆拓土,于是卢浮宫的凯旋门,紫禁城的午门,成了胜利的象征。这一次汉画研究者朱青生将带我们回望盛世,展望未来。第六集:神圣无上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掘出卢浮宫的中世纪城堡地基。我们在卢浮宫中寻找中世纪,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在紫禁城,中国文化学者林谷芳向我们讲述,大概同样的年代,意大利人利玛窦带着圣母玛利亚画像来到北京,当他走进皇城的时候,见到的又是怎样的景象……。宗教、宗教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以不同的形式抚慰着人类的心灵。第七集:完美人生2009年,卢浮宫《蒙娜丽莎》展厅的背面,法籍华人艺术家严培明正在举办一场《蒙娜丽莎的葬礼》。随着这条线索,我们走入文艺复兴,也让达芬奇与同时代的中国艺术家倪瓒相遇。他们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又如何一直影响到今天?第八集:激越内心卢浮宫的伦勃朗展厅内挂着一幅著名的《牛肉》,当我们离它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幅画的笔触充满了写意性。这不由的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绘画的写意水墨。喜爱伦勃朗又深谙中国水墨的著名画家范曾将向我们解释他对巴洛克和中国艺术的独特理解。第九集:东西对望18世纪,紫禁城里,中国的皇帝把玩着远道而来的西洋器物;遥远的欧罗巴,一个跟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风潮正从法国吹向整个欧洲大陆。今天,当代艺术家谷文达的那把中西合璧的椅子又将我们的思绪带回了那个时代。我们再次走进卢浮宫,通过洛可可大师们的画作,去探寻那个时代两种文化如何被相互影响和误取,去感受巴黎充满中国趣味的生活风情。第十集:再造往昔赵孟頫学习古典,举起了元朝绘画复古的旗帜。普桑崇尚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美,点燃了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火种。前者是中国文人画的宗师。后者被看作法兰西绘画之父。他们从各自的传统中悟到怎样的真传?八百年后,当代画家陈丹青如何从他们的画作中唤醒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第十一集:生于浪漫德拉克洛瓦,用死亡、屠杀来表达激情,他的激情成为浪漫派的写照,实际上,他是一个很安静的人。紫禁城里,收藏的徐渭画作尽是摒弃了色彩、只用水和墨的绘画。他给自己取名叫青藤,但他像老虎一样暴躁。他们在各自的国度开创了一个激情自我的时代。画家许江将为我们搭建一个桥梁,带领观众进入两个国度的浪漫主义精神世界。第十二集:人间关切19世纪,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西方文化。徐悲鸿旅欧,带回中国不曾有的现实主义风格美术,影响了中国艺术。但此时的卢浮宫已经走向西方传统的终结,把柯罗之前的艺术藏入了博物馆。当艺术走向现实生活,博物馆也随之走向了普通的大众。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有一句宣传语还什么的 是 文明走向不同得道路 下一句是什么啊 急!!!!!!!!!!

  世界文明发端时已然走向不同得道路
  今天,它们一东一西,迎接人们审视的目光,传达艺术的力量,进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大门开启,一次中西文化的交流也由此开始……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共12集,每集40分钟,分别演绎古代中亚、埃及、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东西方艺术演进历史,穿插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最新评析,同时也呈现了卢浮宫和故宫依托宫殿建筑设立博物馆的精妙构思与创意。 我们希望完成一次梳理,以中国人的眼光、现代的立场来叙述艺术与历史。面向东方与西方,包容共同与差异,展现交流与碰撞。从文物看文化,从文化思考文明,力图呈现一座媒体的世界艺术馆,建造一条民族之间增进了解、各文明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道路——这对于中国观众或者西方观众而言,都将是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与思想碰撞。尽管它们来自于一次偶然,而中国人相信机缘,这让我们确信此时、此处,我们必须要做这件事——《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第一集:《遇见》
  卢浮宫在故宫午门举办“拿破仑大展”,代表东西方两个文明的卢浮宫与紫禁城,就此相遇……
  它们拥有相同的历史:从皇宫宫殿开放为博物院;它们都见证着个人的成就:拿破仑和乾隆皇帝。今天,它们一东一西,迎接人们审视的目光,传达艺术的力量。大门开启,一次中西文化的交流也由此开始……
  第二集:《逐荡两河》
  巴比伦是一片在历史的迷雾中闪光的神秘土地,与古老中国同在亚洲大陆东西两端,与华夏文明在六千年里遥遥相视。
  故宫收藏着甲骨文和彝文钟鼎,卢浮宫收藏着楔形文字泥板和人类已知第一部完整法典,汉莫拉比法典石碑。对两种文字的比较,显示出世界文明发端时已然走向不同的道路。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关于文字的行为艺术则是在思考“即使打破了文字的羁绊,人类就可以沟通了么?”
  第三集:《永恒天沙》
  这是关于两条大河流域的纪事,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黄河孕育了古华夏文明,商王的青铜器、法老的金字塔,深奥的帛画,神秘的木乃伊……这些幸存的文物给我们留下了两大文明古国的讯息。
  让我们与中国艺术史学家巫鸿一起去探寻两种文明的起源。这是关于生与死、权力、宇宙以及永恒的故事,也是一次对人类艺术起源的探究。
  第四集:《典雅千古》
  卢浮宫,古希腊诸神近在咫尺;紫禁城,依旧雄浑深沉,两种文明如何发展成今天这样截然不同的面貌?
  断臂维纳斯、自由翱翔的胜利女神,西方艺术最经典的象征,她们的地位好似三希堂之于故宫,书法之于中国艺术。希腊雕塑与中国书法形象的巨大差异是否正映射着东西方文明的不同路径?而在当代艺术家隋建国的手中,希腊雕塑又会品读出怎样的意味?
  第五集:《铁血长风》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称霸整个欧洲;与此同时,在它的东方,也有一个伟大帝国傲然于世,那就是大汉。
  一条丝绸之路使古罗马与汉王朝在人类历史上有了第一次相遇。尽管他们的交流只限于民间用器、琉璃丝绸,但帝国的神韵却传扬千年——直到乾隆与拿破仑的梦想。卢浮宫的凯旋门,紫禁城的午门,成为胜利的象征。这一次汉画专家朱青生将带我们回望盛世,展望将来。
  第六集:《神圣无上》
  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考古,掘出卢浮宫中世纪的基石,让我们开始了在卢浮宫的中世纪之旅。圣像画里,一张张冰冷的面庞为何透出神圣的光芒?而在紫禁城,梵华楼、雨花阁里的唐卡中,一尊尊佛像神圣而恬静,是什么样的艺术,长久以来一直抚慰着人类的心灵。
  台湾禅者林谷芳向我们讲述宗教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以不同的形式直诉人类的心灵。
  第七集:《完美人生》
  2009年,卢浮宫邀请艺术家严培明在《蒙娜丽莎》相邻的展厅举办画展,题为《蒙娜丽莎的葬礼》。这种安排暗藏什么样的寓意?
  随着这条线索,我们进入文艺复兴,也让达芬奇与倪瓒相遇。同样画树,一个科学、理性,一个清逸、幽远。达芬奇的树在卢浮宫中幻化成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抹微笑在当代艺术家的笔下继续蔓延,而倪瓒的树遗落在故宫深处,逸笔草草,看似轻描淡抹,却超然于尘世。他们对生活和艺术的不同理解,又如何一直影响到今天?
  第八集:《激越内心》
  同样的时代,不同的文明中,一幅幅画作怎样将心情寄托。
  看伦勃朗如何在激情中去寻找平和,
  看八大山人如何在静默中涵养张扬。
  卢浮宫的荷兰展厅内挂着一幅著名的《牛肉》,当我们离它越来越近的时候,蓦然发现,画面的笔触充满了写意的感觉,这不由地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绘画的写意水墨。喜爱伦勃朗又深谙中国水墨的著名画家范曾将向我们解释他对巴洛克和中国艺术的独特理解。
  第九集:《东西对望》
  18世纪,紫禁城里,中国皇帝把玩着西洋的钟表,却对西方不以为然;卢浮宫里,法国贵族欣赏着油画里的中国风情,却不知这风情原本似是而非。
  300年前,欧洲艺术的洛可可时代,东西方之间第一次热烈的对话便在双方的误读中开始。
  今天,当代艺术家谷文达的那把中西合璧的椅子又将我们的思绪带回了那个时代。我们走进卢浮宫,通过洛可可大师们的画作,去探寻那个时代两种文化如何被相互影响和误取,去感受巴黎充满中国趣味的生活风情。
  第十集:《再造往昔》
  赵孟頫研习古代书画,举起了元代绘画复古的旗帜;普桑崇尚古希腊罗马的古典造型和结构,点燃了法国古典主义学院绘画的火种。前者是中国文人画的宗师;后者被看作法兰西绘画之父。
  他们从各自的传统中悟到怎样的真传?又如何发扬为各自文化的经典?
  八百年后,当代画家陈丹青如何从他们的画作中唤醒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
  第十一集:《生于浪漫》
  德拉克洛瓦,用烈马、雄狮伴着死亡、屠杀来表达激情,他的激情成为浪漫派的写照,实际上,他生性安静。
  紫禁城里收藏的徐渭画作虽然尽是摒弃了色彩,只用水和墨,但狂放却在笔底喧嚣。他自号青藤,却像虎豹一般暴躁。
  他们相同的却是,各自开创了一个激情自我的时代,在各自的国度里,都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先驱。画家许江将为我们演示和讲解,带领观众进入两个国度的浪漫主义精神世界。
  第十二集:《人间关切》
  法国画家柯罗笔下这片银色的雾,传递出一个叫巴比松森林的气息。然而谁能料到这片银色的雾改变了徐悲鸿,也改变了一个时期中国艺术的观念和创作方法。
  19世纪,西方列强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有识之士奋而学习西方文化。
  徐悲鸿旅欧,带回中国的并不是西方先进的现代艺术,却是中国传统中不曾有的写实风格。艺术史专家朱青生与我们一起探求和反思,现实主义艺术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艺术,却在西方走向了终结,被人们请进博物馆,成为卢浮宫的终结收藏。


求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观后感1000字左右

之前从未像这样坐下来看纪录片,总觉得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风马牛不相及,可观看影片时,却如身临其境,被一件件的艺术,震撼了。欣赏艺术不一定非得到场,艺术的美就在那里,对我们不离不弃,只待我们与他们见面。

“这一切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卢浮宫要在故宫午门举办拿破仑大展”。
它开启了一扇大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

两座雄踞于首都中心、城市中轴线上的宫殿——卢浮宫与紫禁城,1792年5月22日、1925年10月10日,先后从皇家宫殿变为普通民众的博物馆。

东西方文明发端时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虽路不同,给后人留下的财富却妙不可言。

今天,它们一东一西,迎接人们审视的目光,传达艺术的力量,进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大门开启,一次中西文化的交流也由此开始……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
巴黎市
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如今
800
多岁了。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
王宫。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
《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
雕,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是它们时代留给我们的礼物。




故宫,

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发展最为成熟、
成就最高、
规模最大的一类
建筑,
是历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
也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
和最高典范。
作为皇宫的故宫,是皇权的象征,是封建王朝的中枢所在地,成为
鲜明的政治符号,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庄严、肃穆,也充满神秘感。

法国的卢浮宫与中国的故宫博物院,
是东西方文明的两大代表符号,
当卢
浮宫遇见紫禁城,会发生什么呢?





2009
年,卢浮宫《
蒙娜丽莎
》展厅的背面,法籍华人艺术家
严培明
正在
举办一场《蒙娜丽莎的葬礼》
。随着这条线索,我们走入文艺复兴,也让
达芬奇
与同时代的中国艺术家
倪瓒
相遇。东西方两座博物馆此时隔空对话。






午夜十二点,卢浮宫里的博物馆之夜已接近尾声。镜头中的巴黎转向北京
北京。
九千公里之外,
北京早晨六点,
两个小时后,
这里又将迎来新一天的客人。
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相映益彰。一个结束,一个开始。一个夜晚,一个白天。简
单的语言,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跨越了千山万水,两座宫殿相接,东方和西方,接艺术相互对望,卢浮宫
和紫禁城,由此相遇





一种辉煌遇到另一种辉煌,
这是一条文明对话的道路,
也是一种重新创造
意义的可能,
让我们领略到了东西方辉煌的艺术,
体会出不同文化各自浓厚的意
义,看到了多种文明碰撞出的火花。






文艺复兴的辉煌灿烂,来到法国艺术之林,卢浮宫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
大的传统,在这个传统的照耀下,西方不断自我更新,创造出现代文明。当卢浮
宫遇见紫禁城,王羲之,王维,米芾,徐渭,
八大山人,赵孟頫,倪瓒,董其昌,
他们呈现着中国艺术的脉络和精髓,
与卢浮宫如此不同,
担又如此伟大深厚,

行着人类历史与弘扬的使命,
保存的只是历史过程的一些片段,
而不是艺术的全
部面貌,
源头不同,
发展历程各异,
世界的分享,
是我们更增对世界的深切认识,
用当代艺术的创造,
去传承和创新人类文明,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是在一个世
界里,文化互相分享与解读的机遇,这里正在建造一条文明对话与分享的道路,
也在启发通向未来的美好历程。东西方在历史中的相遇与抉择。






文明走向不同的道路,
却在某一时刻交汇。


当希腊雕塑遇见中国书法,
当罗马帝国遇见秦汉王朝,
当达芬奇遇见倪瓒。
当巴洛克遇见东方水墨。
因遇见
而超越过去,因遇见而改变现在,因遇见而发现未来。只因遇见。




历史那么厚重,
无论后人怎么讲解都只是零星半点,
沧海一粟。

它们积淀
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
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他们经历了悠远年岁神
秘的沧桑,带来了历史文化的辉煌瑰丽;他们低声诉说,诉说着他们的故事,诉
说着我们不知的历史。







就这样,静静看它们相遇时相视而笑。


观看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第一集有感

我对故宫和卢浮宫的印象是在看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部纪录片才慢慢清晰起来的。
在这之前,我对卢浮宫的印象十分模糊,只依稀听人说过,罗浮宫,是塞纳河畔的一个杰作,她像是一位典雅的少妇,以蒙娜丽莎式的微笑注视着众多的艳羡者;也像是一位女神,给文明的创造者以激情和灵感;更像是一所学校,从黎明到黄昏,默默地迎接着万千学子。
而故宫,我也只知道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明清24位皇帝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里代表了权威,也充满了神秘。
如今,他们都从皇家宫殿变为普通民众的博物馆,在《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部纪录片的一个个片段的流放中,映入我的眼帘。
罗浮宫与故宫的命运相似,但他们的格局与构造迥异,宫中珍宝也各有自己的曲折经历。那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了呢?那便是文化吧。而我觉得,文化,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概念。但在这个星期的学习中,我终于了解到文化和艺术的牵绊。
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理念,不一样的民族,不一样的社会环境,不一样的信仰,不一样的追求,孕育出的艺术作品是迥然不同的。
在这12集纪录片里面,令我的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古埃及的书记官给我们讲述的故事了。这是两条河流的故事,也是两个由河流诞生的伟大古文明——尼罗河所孕育的古埃及文明和黄河所孕育的古华夏文明的故事。
尼罗河的模式比较恒定,他的潮起潮落都是有规律的,所以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都遵照法规来办事,他们的地理环境大多是沙漠河流,因此也影响到了那里人的艺术作品。而黄河呢,是变化多端的,中华儿女也就在抗击洪潮的岁月里,练就了坚韧与抗争的个性,随之便产生像大禹治水之类的艺术作品。
这还让我了解到艺术是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的,中国的青铜大鼎、法老的金字塔,古老的帛画,华丽的金缕玉衣,神秘的木乃伊……他们每一个都是凝固了时代的作品。而且他们都是当时社会尊卑等级的反应。相似的思想,却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肃穆的丧葬艺术,给人带来的却是生的气息。
故宫内收藏着甲骨文、卢浮宫内收藏着楔形文字泥板汉莫拉比法典,通过对两种文字的比较,揭示出世界文明发端时已然走向不同的道路。然而,即使打破了文字的羁绊,人类就可以沟通了么?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无论是语言还是艺术,他们都与当地的风俗,人文地理因素有关,所以艺术是每个地方独一无二的,他们只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融,却不可以相互取代。
就像雕塑是希腊的符号,中国的国粹是青铜玉器,不同地方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是世界观的不同也会影响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对土地的依赖,对自然的依赖,定会流露在艺术作品中。是的,艺术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他是写实与幻想的结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人,便创造出这一方的艺术与文明!
文化和艺术也是和军事政治相关联的。战争,意味着会有艺术品被掠夺,于是文化便随着那艺术品传播开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的对话——罗马帝国与秦汉王朝。尽管他们的交流只限于民间小器,但帝国的神韵却传扬千年——直到乾隆与拿破仑。文治武功,开疆拓土,于是卢浮宫的凯旋门还有紫禁城的午门,成了胜利的象征。艺术文化有很强的穿透力。只要民族的图腾还在,那么民族则尚存。
无论是什么地方,宗教信仰是不会消失的。西方神权时代用失真的手法传播上帝,严肃的神情彰显着神性的无限扩张。而中国,安逸祥和的神态却表现了人们世俗的情感和愿望。宗教,是艺术给人类的慰藉吧。
在观看《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部纪录片后,我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什么是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用死亡、屠杀来表达激情,他的激情成为浪漫派的写照。紫禁城里,收藏的徐渭画作尽是摒弃了色彩、只用水和墨的绘画。他们在各自的国度开创了一个激情自我的时代。我终于明白,所谓浪漫,并不是现在的说的卿
卿我我,而是一种激情,一种突破常规的反抗,一种抗争的革命,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残忍的宿命。画家看到并承担了人类的不幸,他们迫切的想找到一种摆脱规矩的束缚,寻求自由的方式,他们用墨色表现生命,用色彩歌颂死亡。
原来浪漫,是抗争命运,直面死亡。
当徐悲鸿带回中国不曾有的现实主义风格美术,找到一种能够作为武器的艺术,当卢浮宫已经走向西方传统的终结,把柯罗之前的艺术藏入了博物馆,当艺术走向现实生活,博物馆也随之走向了普通的大众,我们才有机会得以认识这华丽的宫殿,以及其中厚重的内涵。我也才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它需要关心现实,需要直观的面对生活,需要渗透着人间关切。很多时候,艺术不只是一个人即兴的创作,它关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关系到当代的历史,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追求。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是一个世纪里文化对话的机遇,我对艺术和文化的认识也由此改观了。艺术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艺术是用来传播文化的,是用来记录历史的,是用来表现我们心中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而这些美好的愿望或许将会在未来的文化里实现。


上一篇:锌锰干电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