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经过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经过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第三次是胜利的,虽然只得了二郡。比起前两次的一个街亭失守一个仅斩落魏国大将王双已经好很多了,还是值得肯定的。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只得二郡。《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燿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汉晋春秋曰:是岁,孙权称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来告。议者咸以为交之无益,而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绝其盟好。亮曰: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戍),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昔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分)者也。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若大军致讨,彼高当分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於内,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动而睦於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权僭之罪,未宜明也。229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一说陈戒)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军驻扎建威,牵制郭淮。魏军知道汉军主力到临,便紧急撤退,汉军顺利占领二郡。诸葛亮安抚了当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回汉中。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再次恢复诸葛亮为丞相。至冬天,诸葛亮徙府营至南山下的平原,建筑汉、乐二城,加强汉中防守。230年七月,曹魏想转守为攻,大司马曹真上表伐蜀议案,但司空陈群认为斜谷太险阻,难以进退,于是曹真率主力军改为由子午道进发;大将军司马懿率军从汉水而上,欲与曹真军会师汉中;张郃从褒斜道进兵,直指汉中。诸葛亮知道魏军来攻后,立即加强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表李严子李丰为江州都督,防卫后方。曹军的前锋夏侯霸先大军一步,进至兴势,在曲折的谷中下营。被蜀地百姓看到,指示汉军攻击,夏侯霸在鹿角间战斗,最后援军到达,夏侯霸才得以解围。因蜀地艰险,期间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栈道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在朝中,华歆、杨阜、王肃都上疏劝魏明帝下诏撤军,至九月,三路大军受诏撤退。同年,诸葛亮派魏延、吴壹入南安,魏延攻破郭淮,吴壹攻破费瑶(通假字,同费曜),最终取得了防守反击的胜利。
诸葛亮北伐几次
诸葛亮北伐共有5次,但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义称得上是“全面大型战争”,其他的三次只能说是“区域局部小型战争”,但最终北伐还是失败了。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对魏战争期间虽然也有所斩获,但没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本人也病亡于五丈原前线。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北伐?
第一,蜀汉国势所迫。上文我们提到了蜀汉的国力是远不及魏国的,因此如果指望双方和平发展,从硬实力上击败魏国,几乎是不可能的,蜀国也只能偏安一隅,坐以待毙了。为此要想击败强敌,唯有积极北伐,通过战事的变化,逐步蝉食魏国,达到化被动为主动、以小博大的目标,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后出师表》中也提到“然不伐贼,王业亦亡。第二个原因是诸葛亮个人的政治抱负。诸葛亮是名政治家而不是政客,政治家与政客的分别就在于,政治家有政治理想,有政治追求,而政客没有。作为三国里唯二的政治家(另外一个是曹操),诸葛亮的政治理想很明确,就是匡扶汉室。无论是在卧龙决定追随走投无路但同样怀有匡扶汉室理想时,还是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诸葛亮心中复兴汉室的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过。所以只有不断的北伐,才有击败强敌的机会。北伐意义事实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经接受了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所以诸葛亮的政策,必须坚持汉朝的正统,坚持北伐,也通过北伐,打压反对北伐的地方集团,给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机会(比如重要李严的儿子李丰),选拔新的人才。同时,整个蜀汉,因为对益州集团的打压,缺乏人才始终是北伐的掣肘,锻炼、培养、争取人才,也逐渐成为北伐的另一个目的。
诸葛亮多次北伐的原因
诸葛亮多次北伐的原因有减缓北方恢复速度、消耗北方国力、压制内部矛盾。1、减缓北方恢复速度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原一旦恢复起来,吞并南方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打魔兽争霸,蜀国有1个矿,吴国有2个矿,可是魏国有5个矿,魏国一旦暴兵,蜀国就完蛋了,所以用北伐减缓北方的经济恢复速度,是很有必要的。2、消耗北方国力东汉末年,各路诸侯逐鹿中原,经常发生士兵逃跑的现象,曹操想出了一个制度,当兵的人世世代代当兵,有仗打就出去,没仗打就在家种田,这便是屯兵制。这种屯兵制不仅让曹操有了稳定的兵源,也让魏国的人口逐渐稳定,可是有一个大缺陷,那就是出兵的成本非常高。虽然诸葛亮北伐的道路不好走,但是魏国调兵也要很大的成本,这无疑消耗了魏国国力。3、压制内部矛盾蜀国内部原本有三大势力,随着刘备、关羽、张飞的去世,只剩下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系,以李严为首的益州系。对于益州本地势力来说,刘璋和刘备都是一样,与其供奉一个土皇帝,还不如做魏国一个州来得划算。诸葛亮的北伐,是用外部矛盾来转移内部矛盾,达到压制益州势力的目的。与此同时,因为蜀国人才匮乏,通过北伐可以锻炼和培养人才。诸葛亮的成就奠定蜀汉天下。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入世辅佐后,就给刘备详细讲解了天下三分的谋划。吃了这样一颗定心丸,刘备此后的一切就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了。抱定了天下三分这样的一个想法,刘备就在暗中悄悄的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各路军阀明里和睦,私下里却暗潮涌动,诸葛亮建议刘备往刘表处去。在刘表去世之后,最终刘表的荆州就归了刘备。联吴抗曹。后来曹操大军南下,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计策是:一定要联合孙权一起去抗击曹操,这样才能够保存下来,然后再扩大自己的实力。当时因为刘备和孙权明争暗斗,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所以当诸葛亮提出这样一个对策之后,刘备手下的大将一致反对。诸葛亮最终说服了关羽等大将,接着去说服了东吴君臣,最终才一举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北伐几年?
6年。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在这五次北伐中原中,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失败;第二次没有攻下陈仓,但是斩杀了追击的王双;第三次北伐,蜀汉成功攻占曹魏的武都、阴平二郡;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因为粮草不继而退军,不过撤退过程中成功斩杀了曹魏大将张郃;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继续和司马懿相持,到了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北伐是否拖垮了蜀国在诸葛亮七年5次北伐中,兵力损失比较小,损失的主要是粮食等物资以及因此产生的民心向背(凝聚力下降、厌战等,但民众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对蜀汉政权的向心力未减弱)。“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更不用说蜀汉相对于魏国来说国力弱小,想要对魏国有足够威胁必定要全力而动,而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古代环境中会对普通百姓产生严重的负担。明成祖朱棣14年5次北伐,在第四次北伐时,便有部分地区因为战争税负过重而造反,由此可见一斑。所以毫无疑问,北伐给蜀汉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但是若因此便说北伐拖垮了蜀汉,无疑很不公平,在诸葛亮死后,经过多年休养生息,耗损的元气已经恢复。唯一比较大的不良后果是:魏明帝曹睿在诸葛亮死后大兴土木,广征民役,耗损国力时,无力及时北伐(并非完全是因为需要修养,也有需要等待战机的原因)。蜀国灭亡的原因,主要在于后继无人,诸葛亮之后,蒋琬尚可,再之后就不行了,费祎一心只保境安民,不再对魏国用兵,姜维则是恰恰相反,自费祎死后,连年征战,蜀汉内政无人治理,国力大不如前。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诸葛亮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