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经络图

时间:2024-10-17 06:06:32编辑:小早

手太阴肺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 7 手太阴肺经联络的器官 8 手太阴肺经循行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8.2 《脉书·十一脉》 8.3 《针灸学》 8.4 《中医大辞典》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 9 手太阴肺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募穴 9.2.5 五输穴 9.2.6 八脉交会穴 9.2.7 交会穴 9.3 本 9.4 标 10 手太阴肺经经脉病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10.2 《脉书·十一脉》 10.3 《针灸学》 10.4 《中医大辞典》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 11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病证 12 经文互参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手太阴肺经 1 拼音 shǒu tài yīn fèi jīng 2 英文参考 lung channel of hand tai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he Lung Channel of HandTai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ung channel of handTaiy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aiyin Lung Channel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aiyin Lung Meridian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2]。代号LU[2]。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金[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3]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懑,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2]。 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 4 五行 手太阴肺经五行属金[1]。 5 表里经脉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1]。 6 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 属肺,络大肠,环循胃口[4] 7 手太阴肺经联络的器官 喉咙[4] 8 手太阴肺经循行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5]。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5]。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从肺系, 横出腋下, 下循臑内, 行少阴、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寸口, 上鱼, 循鱼际, 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 出其端。 [本经穴] 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交会穴] 手三阴经无交于他经穴。 【语译】 手太阴肺经:①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②穿过膈肌,属于肺脏。③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④下循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 ⑤下过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⑥进入寸口 ──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其边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腕部支脉:⑦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臂泰阴脉:循筋上廉, 以奏臑内, 之心。 [阴阳本] 臂钜阴脉:在于手掌中, 出臂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出臂内阴, 入心中。 手太阴肺经 8.3 《针灸学》 [5]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见下图)。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见下图)。 手太阴肺经循行路径: 1.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8.4 《中医大辞典》 手太阴肺经自中焦的胃脘部起始,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中府),走向腋下,沿上臂前边外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外面,下至肘中(尺泽),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沿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之桡侧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列缺)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商阳)。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2]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太阴肺经从中焦胃脘部开始,下行联络大肠,回上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位横行至前胸外上方,出中府、过云门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前缘下行,到肘中尺泽,再沿着前臂行到掌后寸口部的太渊,沿手掌大鱼际边缘的鱼际和拇指桡侧,到指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1]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3] 9 手太阴肺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手太阴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6]。 手太阴肺经腧穴 1.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太渊 9.2.2 络穴 列缺 9.2.3 郄穴 孔最 9.2.4 募穴 肺募穴:中府 9.2.5 五输穴 井穴(木):少商 荥穴(火):鱼际 输穴(土):太渊 经穴(金):经渠 合穴(水):尺泽 9.2.6 八脉交会穴 列缺,通于任脉 太渊(脉会) 9.2.7 交会穴 ●所属经 √交会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中府 ● √ 9.3 本 部位:寸口之中[7] 腧穴:太渊[7] 9.4 标 部位:腋内动脉[7] 腧穴:中府[7] 10 手太阴肺经经脉病 手太阴肺经的主要病候为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5]。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语译: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闷,膨膨气喘,咳嗽,“缺盆”中间(喉咙部)疼痛;严重的则交捧著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本经穴主治“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急,喘息,心烦,胸闷,上臂、前臂的内侧闪边(经脉所过处)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本经气盛有余的实证,多见肩背酸痛,感受风寒而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张口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部酸痛而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颜色异常。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其病: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是臂泰阴脉。[阴阳本] 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 缺盆痛, 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 肩痛, 心痛,四末痛,瘕, 为五病。 10.3 《针灸学》 手太阴肺经主要病候为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5]。 10.4 《中医大辞典》 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懑,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2]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太阴肺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疾患、五官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胸部胀满,咳嗽,气喘,呼吸短促,咽喉肿痛,心烦,小便颜色、次数发生改变,发热,汗出,肩背部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6] 11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病证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头面、喉、胸、肺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5]。 手太阴肺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中府* 胸 咳嗽、气喘、胸痛 云门 胸 咳嗽、气喘、胸痛 胸部:胸、肺疾患 天府 上臂 气喘、鼻衄 侠白 上臂 咳嗽 尺泽* 肘 咳嗽、咳血、气喘、胸满,潮热、小儿惊风 孔最* 前臂 咳嗽、咳血、胸痛 列缺* 前臂 咳嗽、咽喉肿痛、头痛、口㖞 经渠 前臂 咳嗽、咽喉肿痛 太渊* 腕 咳嗽.咽喉肿痛、无脉症 鱼际* 掌 咳血、咽喉肿痛、发热、失音 少商* 拇指端 咽喉肿痛、咳嗽、发热、昏迷、癫狂 手臂部:喉、胸、肺疾患 *:为常用腧穴 本经病候与腧穴主治的关系,据《针灸甲乙经》记载列表如下: 注:括号内字,主治症中或无。 本经病候(是动、所生病)与《针灸甲乙经》转载的《明堂孔穴》主治相比较,能找到对应关系,只是在文字上稍有出入。“肺胀”见于中府、少商;“膨膨”原形容喘咳,在尺泽下说“心膨膨痛”(《备急千金要方》作“心痛膨膨然”),则用以形容心痛;经渠下说“胸中膨膨然”,少商下又说“饮食不下膨膨然”,则形容胸膈、食道不利的症状。“缺盆痛”见于云门、太渊;“咳”“喘”在主治症中最为多见,是本经腧穴主治的重点。侠白、尺泽下有“烦满”,当与“烦心”“胸满”相似。原文“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气虚则肩背痛寒……”,在列缺等穴中也有类似记载。“汗出”指外感热证,见于中府、列缺、少商;“少气……”见于尺泽、太渊、列缺,指喘息气短证。本经各穴证治以肺为主,外应胸背,与经文相合。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按:此篇分五脏虚实证。)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按:此篇分论邪在五脏及其治法。)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按:此篇分五脏六腑胀。)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论》: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按:此篇分六经五脏疟及所取经。)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按:此篇分五脏热及表里经取穴。)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然白,时咳,……短气,……暮则甚。(按:歹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按:此篇分十二经厥和厥逆。)

手太阴的准确位置图片 手太阴肺经循行路线

1 手太阴的准确位置图片 手太阴肺经是行走于手臂内侧的一条重要静脉,属肺脏,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两穴在胸上部,九穴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本经腧穴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2 手太阴肺经穴位位置功效 中府:在云门下1寸,乳上三肋间凹陷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此穴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有调理肺气,治疗咳喘的功效。 云门:在巨骨穴下,气户两旁各2寸陷者中。按摩此穴对咽喉肿痛,胸痛,咳痰,呼吸困难,发热,四肢酸痛,肩部疼痛,背脊疼痛有疗效。 天府:在腋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靠拇指侧)。此穴可治疗鼻血不止,头部充血,眩晕,突然受寒,气喘,前臂桡侧疼痛或麻木。 侠白: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此穴能调理肺气,清肺利咽,泄毒止痛。 孔最: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此穴为肺经气血汇聚之处,主治头痛,发热无汗和咳嗽气喘。 列缺: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此穴对面神经麻痹,头痛,颈项不适,上肢麻痹,手肘无力,掌中热,咳嗽,咳痰,胸闷,咽喉肿痛,鼻疾,齿痛有效。 经渠: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 太渊: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此穴为肺经原穴,调理肺气,止咳化痰,补气效果极佳。 鱼际: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有清肺热,利咽喉的功效。 少商: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3 手太阴肺经循行路线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胃部,下与大肠联络,汇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肺脏。再从肺脏到喉咙部横出,走到腋窝下面,下行沿着上臂内侧,走在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向下到肘弯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大拇指方向),进入寸口(手腕部桡侧动脉搏动处,即中医把脉处),从寸口走上大鱼际部(手掌大拇指方向较丰厚的肌肉,因为像鱼肚而得名),沿着大鱼际边缘,延伸于大拇指桡侧末端。它的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的上方分出,走向手背面到食指桡侧末端,在此经气接手阳明大肠经。 4 手太阴功能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病及本经脉循行线上的其他病症,如咳嗽,喘息气粗,心烦,胸闷,手臂的内侧前缘酸痛厥冷或掌心发热等。

十二经络走向图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一、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二、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三、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扩展资料:一、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二、意义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经脉

上一篇:南京商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