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改革

时间:2024-10-16 22:12:06编辑:小早

国有企业改革是什么

法律分析: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法律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 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实行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五条 国务院代表国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国务院确定、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由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其他由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由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统称所出资企业。第六条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较少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不单独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行使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其他机构、部门不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第八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

国有企业为什么要改革

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这是经济体质改革的一大方向,国企同样要到市场竞争中来

问题二:为什么国营企业需要改制? 国营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
回答是:因为国营企业缺乏活力,不能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从企业与国家的相互关系看,国营企业存在着“国有国营、官办官管”“政企不分、高度集中”的弊病。从企业内部来看,国营企业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工作不上进,出工不出力;管理人员则官僚主义、瞎指挥相当普遍,以权谋私、化公为私等腐败现象十分严重。而从总体上看,国营企业是“全民所有、全民负责,实际上是谁也不负责”。
国营企业的诸多弊病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象“国有国营、官办官管”“政企不分、高度集中”等等现象都是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特征的东西;而国营企业内部的诸多弊病则表现为国营企业作为生产组织的性质特征。
改革前的国有企业所以称之为“国营企业”,就因为它是由国家来经营的。企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企业生产的商品以什么的价格卖出去等等,这些都是由国家计划来确定的,而不是由企业来决定的。同样,企业生产的结果也是由国家来承担的,企业取得的利润,无论多少,都归国家所有,职工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同样也是由国家计划决定的。这种“国有国营的、职工拿工资,盈亏国家负”的企业模式,从一方面看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表现为政企不分、高度集中的特点,而从另一方面看则表现为国营企业的生产组织的特性。

问题三:国务院为什么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以下简称全国国有企业)14.47万户,资产总额85.3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29.17万亿元,在册职工3672.4万人,离退休职工1655.3万人。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2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8万亿元,上缴税金3.45万亿元,分别约占全社会工商企业的35%、43%和40%。其中,纳入国资委系统监管的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分别占全国国有企业的71.2%、87.3%、80.7%和75.8%。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不断深入推进,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大体上用了15年时间,通过扩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措施,把国有企业引入市场。之后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抓大放小”、困难企业退出、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后暴露出来的结构不合理、机制不适应、社会负担重、历史包袱多、企业冗员严重等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1998年开始实施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三年攻坚”,为新世纪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国有企业布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通过改制、兼并、租赁、出售等方式,国有企业从中小企业层面逐步退出,国有企业的战线大大收缩,布局结构得到优化。二是通过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使5010户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平稳有序退出市场,并妥善安置了职工。三是推动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生产加工行业退出。在39个工业行业中,有18个行业国有企业总产值占比低于10%,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和领域集中。四是一批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由2003年的6家增至2012年的54家。
(二) *** 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政企分开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财政预算不再安排用于补充国有企业资本金性质的支出,也不再安排资金来弥补企业的经营性亏损,银行也不再为困难企业输血。国有企业以全部法人财产对外承担责任,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二是 *** 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初步分离。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资监管重大原则。各级国资委的组建,在 *** 机构设置上实现了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分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责定位。三是对国有企业监管方式不断完善。建立和完善业绩考核、重大责任追究等机制,使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得到层层落实;建立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企业负责人薪酬的制度,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职工收入分配调控;加强产权流转监督,形成覆盖全国的国有产权交易监控平台,从制度上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强化财务监督、外派监事会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巡视监督......>>

问题四:我国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公司制改革 规范的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

从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一九九九年九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对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多次的要求和强调,原国家经贸委在2001年初发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试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收效不大,或者说雷声大,雨点小。主要原因是现代企业制度是在现代公司制的范畴内实施的,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在资本结构多元化、资本形成社会化和市场化等制度上进行重构,国有独资企业不是现代公司制,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与公司制改革同时进行,这是关键所在。

公司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产权多元化,虽然产权多元化不是万能的,但如果没有产权多元化,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往往有很大缺陷。

公司制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后,有明确的投资主体,建立权责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之间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结构与功能,增强外部股东、合资者、合作者及独立董事对公司的制约和监督,明确董事长与总经理的权利、义务、责任及相应的聘任、解聘机制,建立公司事务决策规则、程序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

在公司制改革后,产权的代表人(董事或董事长)和经营者(总经理)分开设立,产权的代表人由国资委及其他股东委派,主要对产权所有者(国资委或其他投资主体)负责,经营者是产权代表人选择来完成经营目标任务的经理人选,两者权责明确,有利于约束和激励。

公司制改革也解决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的通病。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经营者缺乏必要的产权约束,导致经营者享有所有者的权力,两者分不清,权责不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公司改制后可望解决长期存在的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公司制明确了国有公司的有限责任,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方式
公司制改革后,国有企业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有限责任对国有公司具有重要的深刻的含义。

有限责任对国有公司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减少债务风险,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后,仅以其独立的全部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二是投资风险减少,如果是无限公司,公司在资不抵债而破产后,债权人可直接对股东进行追索,直至倾家荡产,而有限公司的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及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三是促进国有资本流动及投资风险转移,国有资本转化为股权或股票后,可以按照经营资本的要求去运作,转让、交易给其他投资者,既可获益,也可转移风险,促进了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盘活了国有资产。

问题五:高中政治为什么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1)党的十五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 3年目标
的基本实现,不仅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国有企业改革也迈出了新的步伐,为
新世纪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到 2010 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
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
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
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2.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
(1)世纪之交,和平和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
综合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主导因素。我们要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国
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就必须不断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
(2)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总体上增
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要同国力和社会承受力
相适应,努力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3.十六大报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政策
(1)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按照十五大以来确立的有进有退,有所
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对国有经济进行进一步调整。能改制的就改制,能合资的就合资,
能拍卖的就拍卖,把国有经济集中到最有利于发挥其功能和功效的地方。
(2)进一步推进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
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3)积极探索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促进政企分开,进一步增加国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增值能力。
(4)继续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5)淡化对国有企业过多的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6)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
活国有中小企业。
4.对国有经济布局要实行战略性调整
(1)调整的必要性。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明
显进展:一是国有经济的战线已经明显收缩。二是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基础性领域和大型企
业集中。但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相比,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还不尽
如人意,突出表现在国有资本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并没有能够根本解决,不适应日趋激烈的
市场竞争。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必须继续
从战略上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调整,增强其竞争力和控制力。
(2)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工作:
①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实现其控制力不
仅仅在于数量,更重要的在于素质和竞争力。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
现,更要通过股份制来实现。
②从战略调整国有经济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
......>>

问题六:政治材料题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国有企业改革 及答案 因为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关键领域。深化国企改革,有利于国企增强活力,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应对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
有利于完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度,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问题七: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经过30多年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布局、效率和企业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从国有企业发展的环境看,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将加快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进一步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金融市场体系会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从基础性提升到决定性, *** 对市场的干预将大幅减少。从开放的形势看,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我国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对内对外相互促进、引进来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国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参与竞争将会成为常态,必须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这些都将使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巨大的新挑战。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问题八:为什么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你好,央资国企存在很多固化的问题,
不是轻易可以解决的,因此必须进行一轮深化的改革,重组并购。

问题九: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改制? 中国启动市场化改革后,国有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产生激励冲突,政企不分、产权不清、高度垄断、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严重,最终造成国企经营不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企改革也就势在必行。中大咨询认为,国有企业改制需要明确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实施分类监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上一篇:中国好声音广告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