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读后感
这是一个众人追求政治正确却不免陷入认知迷茫的时代,重读《实践论》,我虽无意于表现政治正确,却亦不免陷入同样的认知迷茫。
《实践论》的副标题为:“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而文中写道:“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通观全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从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如何转变为和为何必须发展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了。如果说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认识论的话,那么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则确实远远已经超出此一意义上的认识论,进而探讨某种社会实践及其与此种认识论获致的结论之间的关系了。因此,编注中特意写道:“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言下之意,本文就其核心内容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的阐释,并进而以这种认识论来揭露某些问题。但是,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只是本文前半部分的内容,而此文后半部分的内容却不如编注中所说的那样,是为了用这种认识论对某种主观主义进行揭露,而是提出了认识论之后和之上的实践理论,这种实践理论的出现并不是对某种不看重实践的错误做法的纠正和强调,而毋宁是一种应需的和具有自身特质的实践逻辑,因此,文章题作《实践论》,恰契其旨。
文章不长,但可分三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总论,这总论中的一句话或许可以概括文章的逻辑与走向:“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这里的所说的政治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阶级斗争对于认识发展的“影响”可以理解为“产生”,当然,亦可以理解为“决定”,而这双重的理解,即决定了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从而主导和推动着全文的逻辑展开。
第二部分是广为人知的,对于我们这些从小被期望为政治正确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其中某些词句,甚至可以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但是,正如文章所述:“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才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的外部联系。…… 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颇令人费解的是,这里的感觉和印象到底是由“事物”及其现象决定的,是其反应,还是由“实践过程”所决定的。当然,文章后面给出了答案:“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也就是说:“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接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因此,这里的认识逻辑应该是这样的:事物的现象乃至事物的本质当然是认识产生的根本前提,没有认识的对象便谈不上认识。但是,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乃至事物的本质如果不经由社会的实践,为人所“接触”乃至“改造”的话,认识的形成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认识的对象和某种性质的社会实践共同造就了认识,所谓“接触”乃至“改造”认识对象的过程也便自然地成为了认识的过程,此外,文后的引注中提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不免让人想起其中广为传颂的最后一句:“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各种观点来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怎样改造世界。”这不得不让人产生又一次的困惑:如果你否认文章这部分所谈论的是一种认识论,那是不正确的,因为文章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乃至编注所认为的整篇文章都显示出认识论的探讨目的,文章自己更明确地提出了其所谓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但如果你不否认这里所谈论的是一种认识论,那也是很难说通的,因为无论是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本身还是本文作者所常提到的“接触”,特别是“改造”,抑或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和文章作者提到的“接触”和“改造”所产生的有意或无意的最终影响都昭示着实践对于认识的主导作用,都彰显出一种特有的实践逻辑。所谓的认识论不仅饱含着实践论的因子,更不可遏止地走向实践论——但我更愿意称其为“为实践而论”,当然这里的实践更为现实和具体了,具体到作者的身临处境。
文章在总论和第一部分中对于所谓“实践”已有涉及和强调,因而最后一部分中对于“实践论”(当然,第二重意义上的“为实践而论”)讨论便是顺理成章了,作者用了一句好似总结的话作了开头:“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这一部分,作者对于实践甚是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句话似曾相识,虽然到此方才提出这句话,但是它早已跃然纸上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作为“能动地改造”的“实践”本身就必然成为第二重意义上的“为实践而论”了。但无论是第几重意义上的“为实践而论”,也不用计较“为实践而论”还是“为认识而论”,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或者说“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因为惟其如此,“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活动算是完成了。”或许更明确地说,这不应该只是所谓“认识活动”的完成,或者说这里所谓的“认识活动”本身只是被毫无意义地重提了一次而已,因为正如作者所说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句话才让文章副标题破折号后面的六个字——“知和行的关系”以及文章最后一句话后半句的最后五个字“知行统一观”找到了某种解释和归属。
不想以此背景和心态再提无法绕过的康德和他同样对于“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伟大调和,但却忽然因本文想起了一句话,虽然这种忽然性泄露了我政治正确的不够,却难掩这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政治上正确。
《实践论》读后感
在共产党的执政 历史 上,曾有过一段,因为不切实际而损失巨大的 历史 。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 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于是毛泽东同志吸取了 历史 的教训,并且创作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丁丑年)7月。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 社会 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 社会 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然而,也正是这样一部著作将实践这一重要事物重新带入大众的视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至于如何实现这一问题,毛泽东同志也在实践论中做出了详细的解答,首先观察事物的外在特性: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事物的特性,详细列举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其次观察事物的内在特性:探寻事物内在特性,尽可能多地列举事物的特性的各个要素。然后还需要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即探寻事物特性如何随推演变化的。划分事物的变化阶段、描述每个阶段的事物特性的变化。
所以说实践并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准确的认识清醒的头脑。当然既然是实践,它就包括了失败的过程。失败有时候也是一种实践。但如果不实践,就永远不可能成功。后汉书上写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茅盾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确实,实践就像走路,只有走过它才能成路。
实践不仅对于国,对于 社会 很重要,对于家,对于个人同样重要。一个人能走多久,走多远,走到哪,也都要看他自己的行动。这马上就让我想到了李时珍。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李时珍费 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他为了探明究竟,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正是实践成就了麻醉剂,成就了李时珍。
实践可以很伟大,也可以很渺小。然而不管是渺小还是伟大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论》读后感
廖婷
《实践论》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在三十八岁时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里面阐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又应该怎样的去实践呢?
自高中时我们开始了解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论》向我们解释了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认识并了解事物。我们想要认识某一类事物的时候,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逐渐的去挖掘、去深入、去剖析,由局部到整体,注重其客观性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不要想着走捷径,通往真理的路程往往是曲折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是非对错,每当这时我们就会疑惑如何去辨别。然而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困惑呢?一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系列判断方法,二是由于在这个时代,眼见未必为实,耳听也不一定是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辨别这些是非对错呢?去实践吧。用你的亲身经历来判断,用你的所知所感来抉择,冷静的思考尤为重要。这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照骗”和“见光死”。人们在网络上交友,凭着对方的照片就敢于义无反顾。有人说颜值就是实力,颜值就是资本。相由心生这个概念让人们容易对容貌姣好的人产生好感,又或者谁不喜欢美好的事物呢?但如此种种都抵不过“丑媳妇终究是要见公婆的”。你我相见之时便是分道扬镳之日,网友见面打破了他们对对方的幻想。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当然,并不是每个网友的会面感受都是糟糕的,其中也不乏美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实践论》告诉我们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时在变化发展着。用政治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实践论》提供了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指导人们依据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认识来改造世界方法。时间和实践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实践需要时间,时间能够证明实践的正确与否。故当你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停滞不前的时候,不要焦急,时间会给你答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什么呢?老人们常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这实则反映了被岁月洗礼过了的他们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具有一定的经验。但大多数年轻人都是不愿意听从老人们的话的,他们往往要拼的个头破血流,通过实践来得到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谁不曾有过一段青葱岁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政治遗嘱中的话,这样一位满怀爱国情的前辈直至生命临近终点仍不忘国家、不忘民族,鼓励人们通过革命去为人民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现在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大师们通过实践证明出来的。
读完《实践论》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实践论》读后感 刘杏
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能够浅层次思考到毛主席的对于一些关系的认解。也对这篇文章的意义有了一些的见解。
《实践论》主要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之上的认识是真理性标准,论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评了唯理论、经验论,批评了顽固派和空谈主义,摆事实讲道理,证明了认识过程的飞跃。该书以实践与认识关系及其矛盾为中心,阐述了反映论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的《实践论》写于1937年,由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导致1931—1934年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毛泽东的《实践论》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揭露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弊端,科学地解决了中国人困扰了许久的知行关系问题,为处于动荡中的中国革命指明前进道路。它的诞生,为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澄清党内错误思想,提高全党思想理论水平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 社会 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 社会 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又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到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只有吃了,你才知道梨子的滋味。而不是一味地空想它能不能吃,味道怎么样。事实证明,空想对 社会 变革并没有实质上的推动作用。实践出真知,唯有不断实践才能找到适合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
正如《实践论》所述的,认识与实践是相互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我们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要学以致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我们一切缩影坚持的真理。
毛泽东《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重要哲学篇章,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最核心的文本,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入诠释。通过阅读《实践论》我的唯物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并深深地将实践为先的观念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实践是我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来源,同时也是我认识事物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的唯一方法。
我们每天的生活总是离不开实践,实践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清晨升起的第一抹阳光开始,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物质生活就贯穿了实践的过程。自人类诞生以来到原始社会,人类的进化和生存能力的飞跃便与实现劳动密切相关。从发现第一块锋利的石头可以割断植物的根茎,到制作出更利于人类打猎、捕鱼的石器工具,人们便是在实践中对工具制造的认识有了层层的提升,人们也正是在物质生产的广泛实践中,将人类文明一步步繁荣发展至今日。可以说实践就是认识的源头之水,树木之根,是来源和基础。人类的认识也正是在实践中从低级走向高级。
我们起初认识事物多是对事物外部关系的感性认识,如苏轼所说“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种认识往往是事物表面的认识,也是我们直观所见的浅层现象,并未达到对事物深层理性的认识,即看到事物的本质。比如我们看某条道路旁所种下的一棵树,直观望去,我们所见的是它的外形。比直或歪斜的树干,茂密或稀疏的枝叶,以及它的颜色和散发的气味,这些我们可以直接所见所闻的特征,都是从感性的审美上得出的认识结果。而当我们想要进一步认识这棵树时,就需要用亲身实践的方式了,以一种推理、判断、概括的理性方式采集树的叶或枝干,用科学实验的实践方式深入认识树的内在本质关系。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活动使原来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并得到了理论化的研究认识成果。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任何理性的认识,终究还是依赖于直观感性的认识。
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实践过程中,失败也是常有的事。可失败正如高山雪莲,虽长于悬崖,但冰清玉洁,倍受珍贵。实践中的失败,同样是一种美丽的认识,它是混杂在人们将选择的真理认识中的排除项,是助人们登上真理之山的条条绳索。通过多次的失败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一步步深入,最终达到真理的认识。因此,失败的实践所得出的认识也有其可取之处。
如果认识是我们脑海中的高楼大厦,那么只有实践才能真正建起现实里记忆中的高楼。当然在现实的实践中,我们可能还会遇到与起初的认识相悖的结果。那么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的观念。不能一味坚持在上一阶段实践中所得出的理论认识,而忽视实践过程中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当之前的理论认识与目前的实践客观现实不再符合时,就要立即调整我们的认识,再从现实的客观实践中得出进一步符合实际的客观认识。而不能做一个形而上的、机械的、静止、片面的唯理论主义者。与此相对应的,也不能仅凭借我们的感性认识而忽视理论认识,做一个唯经验主义者。唯理论和唯经验都是在实践过程中的两大障碍物。
总言之,实践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常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取得了光辉成就。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实践论的观点,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通过实践为个体,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民族复兴,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800
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有帮助《实践论》读后感《实践论》是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过去的高考课本里,我们学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当时记得很牢,但是如果没有实践,你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你没有形成共鸣,而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大多来自于亲身实践。现在你回想一下高考的知识你还记得多少。如果现在让我们去再考又可不可以考到原来的分数呢?所以实践是重要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实践论》论文的语言不仅直白生动,还准确。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毛泽东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简洁精确的例子把要说的问题一语道破,这也算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了吧!“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个统一,因为不同的时期和地点则要求我们进行不同的实践,在整篇实践论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例,用那些实例说服人们,我们也知道,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地点,进行不同的实践.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