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歌

时间:2024-10-12 13:04:31编辑:小早

垓下歌翻译全文翻译

垓下歌翻译: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原文: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注释:1.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2.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3.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4.虞:即虞姬。5.奈何:怎样;怎么办。6.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赏析:诗歌的第一句,塑造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中国古代,“气”既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能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显示了一种具体、生动的效果,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乌骓马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骓”的“不逝”竟会引起这样严重的后果,是因为在项羽看来: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乌骓马,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向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乌骓马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种傲岸无人可比,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非常渺小的;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的一击。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创作背景:项羽被困,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作者简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长江段西)边自刎。项羽至今为止一直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称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垓下歌原文及翻译

【原文】:垓下歌作者: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翻译】:我力可拔山啊,豪气可盖世。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也不走了。乌骓马不走了,我能怎么办啊?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啊?【注释】: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奈何:怎么办奈何:怎样;怎么办若:你【简介】:《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是足以惊神泣鬼的一首壮歌。抒发了项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士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项羽霸王别姬

楚霸王项羽是一位少有的英雄人物,曾经率领五万将士对战秦军四十五万将士,在巨鹿之战中一战成名,这一战可以说是项羽最得意的战争,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奠定了项羽在诸侯王军中的领导地位,为后来自称楚霸王做好了准备。而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项羽也不例外,在他的三十一年的短暂人生中,曾出现过一位风华绝代的美妙女子,这个女子就是我们称作的虞姬。两人共度的时光虽然短暂却刻骨铭心,所以,在虞姬拔剑自刎后,项羽也在乌江岸边自刎,以同样的死法追随虞姬而去,相传乌江当时都被血染红了,整条乌江红彤彤的。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有一句关于虞姬的记载:有美人名虞,正是因为关于虞姬的记载很少,所以这是我们唯一能找到的比较正统的记载了。有人认为虞姬是姓虞,但也有人说虞姬其实不知道姓只是名字里有一个虞字,而当时人们将美女普遍称作姬,所以只知道虞姬名虞的人们只能在虞后面加一个姬字,表示虞姬是一个绝代风华的美女。还有人说美人是当时的一种后宫妃子的位份的称呼,虽然项羽没有当成皇帝,但是他自称楚霸王,虽然比皇帝低了一级,可是在司马迁心目中项羽是一个英雄,所以对于项羽将心爱的女人封为美人的事情,他没有反对的意见,反而是支持的',所以将虞姬称作虞美人。

而项羽和虞姬的相识也像是上天注定一般,那时,项羽的叔父项梁杀了人,为了避免祸端两人一起逃到了吴中,在今天看来,就是苏州这个地区。虞氏是会稽郡吴中望族,项梁和项羽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有才能的江东子弟。虞姬早年

就听说过项羽的事迹,她十分倾慕项羽,因此对项羽表达了爱意,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但是有说虞姬是项羽的妻子的,也有说虞姬只是项羽的小妾的。不论是哪一种,虞姬都是项羽当时最爱的女人吧!

项羽得幸遇到了虞姬,两个人就像是神仙眷侣一般,如影随形。项羽征战四方,虞姬也随侍左右。虞姬不仅人长得漂亮,舞蹈也跳得非常好,另外虞姬除了会跳舞还会舞剑。虞姬可以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绝代佳人。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两人共同争夺天下,项羽被刘邦困在垓下。项羽面临的不仅是兵少粮食少的情况,还有士兵们的士气很低的情况。当时刘邦的军队中有不少人会哼唱楚歌,于是刘邦就让这些人整日整夜的歌唱。项羽军中士兵都是楚国人,听到这些久违的家乡歌曲,纷纷流露出了思想之情,没有战意,他们以为家乡楚国已经被占领了,更加没有了战斗的意志。有不少人逃跑了。

项羽不担心自己以后的结局,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只是他的爱妾虞姬,他不知道在他死后虞姬会面临怎样的命运。自己杀的人那么多,肯定有不少恨自己的人,自己死后,就没有人来保护虞姬了。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项羽和虞姬二人在营帐中饮酒,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而虞姬听到这里,十分感动,为了不拖累项羽,她站起来为项羽跳了最后一支剑舞,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随后就举荐自刎了。

项羽悲痛不已,将虞姬就埋在此地,后来项羽自杀了,刘邦军来到这里,重新安葬了虞姬。传说虞姬埋葬的地方,后来长出来一种不知名的红色花朵,十分漂亮,人们就把这种花朵取名为虞美人。


霸王别姬的诗句的意思

1. 关于霸王别姬电影的诗句
关于霸王别姬电影的诗句 1.电影《霸王别姬》中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1.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李碧华《霸王别姬》

2. 红尘孽债皆自惹,何必留伤痕?——李碧华 《霸王别姬》

3. 似醉非关酒,闻香不是花。——李碧华《霸王别姬》

4. 功名富贵尽空花,玉带乌纱回头了千秋事业。离合悲欢皆幻梦,佳人才子转眼消百岁光阴。——李碧华《霸王别姬》

5. 有戏不算戏,无戏才是戏。 ——李碧华《霸王别姬》

6. 迟迟钟鼔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李碧华《霸王别姬》

7. 暑去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李碧华《霸王别姬》

8. 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不来也罢。——李碧华《霸王别姬》

9.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李碧华《霸王别姬》

10.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景非你莫有,此貌非你莫属。——《霸王别姬》

11. 言犹在耳,有力难拔。——李碧华《霸王别姬》

12. 霸王犹兴叹,虞姬终自刎。——李碧华《霸王别姬》
2.霸王别姬的诗句是什么啊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呼;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

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虞姬其人有姓无名,名早已漶灭在历史断裂的黑洞里了,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呼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中《楚汉春秋》一书乃汉初陆贾所著,至南宋时亡佚。

毫无疑问,司马迁著《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一书:“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王利器) 可是,《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 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这首和歌是后世的伪作,理由是秦汉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

但是,《汉书·外戚传》记录的戚夫人哀歌却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录的秦时民谣也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哺。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因此,《楚汉春秋》所录的这首和歌并非伪作,应无问题。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

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

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结局。 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

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对历史事件的追根溯源,揭破真相,只能依赖于对原始文本的读解。

仔细玩味虞姬的和歌,我从中发现了这个爱情故事的疑点。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头两句是客观纪实,同时也是虞姬即将抒发感慨的情境铺排。虞姬对形势的判断和项羽的疑惑是一致的——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虞姬对形势的判断居然直接导致了对项羽精神状态直至未来命运的否定!大王您继续战斗的意气已经到头了,我也不愿苟活了。虞姬凭什么判断出“大王意气尽”了?仅仅凭项羽闻楚歌而“夜起,饮帐中”吗?如果这是激将之辞,以自己不愿苟活激励项羽继续战斗,那么项羽和诸将的反应就不应该是“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而应该是怒发冲冠,决一死战。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话语的煽动力和传染性,虞姬精心设计的“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这一情境铺排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它真的让项羽和诸将失去了决战的勇气! 虞姬的态度是非常奇怪的。作为项羽最宠爱的女人,当项羽遭逢末路,但尚未完全失败的时刻,她应该挺身而出,激励项羽,而不是附和项羽“时不利”的藉口,诱惑项羽在恶劣的形势面前低头。

毕竟项羽才三十余岁。她深知项羽一生百战,出生入死,也曾有过“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从而击败秦军,起死回生的经典战例,也曾有过以三万人杀汉卒十余万人,逼迫刘邦数十骑逃跑的经典战例;可是此时,虞姬非但不用以前的类似处境鼓励项羽,恰恰相反,反而哀叹“大王意气尽”!此刻项羽身边尚有八百余骑,俱是精兵良将,无不以一当十,即使打不过刘邦,起码可以保护项羽全身而退,以图东山再起。

事态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项羽突围而出,到了乌江边,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可见项羽不是没有渡江生息的机会,只是项羽固执地认为“天之亡我”,不愿渡河,“乃自刎而死”。

虞姬为什么不等所有的机会都用尽,再无生路时殉情,就这么匆匆忙忙就判了项羽的死刑呢? 虞姬这首被人赞誉为“坚贞爱情结晶”以及我国最早的五言诗(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的和歌,就这样散发出了可疑的气息。我甚至怀疑她是刘邦效法西施而派往项羽身边的美女间谍。

以刘邦的智力和行事风格,以项羽的“妇人之心”和不听劝谏刚愎自用的性格,这是完全可能的。可是史籍漫漶,不仅刘邦、项羽、虞姬的籍贯之间找不出丝毫的蛛丝马迹,就连虞姬最早追随项羽的时间也无可考了。
3.项羽写的《霸王别姬》全诗是什么
项羽写的是《垓下歌》:

【原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诗】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

但时局对我不利啊,乌骓马跑不起来了。

乌骓马不前进啊,我该怎么办?

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是足以惊神泣鬼的一首壮歌。抒发了项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士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此外还有虞姬和诗,此诗《史记》、《汉书》都未见收载。最早见于汉初陆贾所撰《楚汉春秋》,是否真为虞姬所作尚无定论。

虞姬和的是《和项王歌》:

【原诗】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译诗】

汉军侵略楚地,

四面都是楚人俘虏的歌声。

大王意志消沉,

我也不能苟活于世。
4.关于“霸王别姬”典故的古诗
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两汉:项羽

译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

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3、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两汉:虞姬

译文:汉军已经占领我楚军阵地,汉军军营传来的楚歌歌声四面缭绕。大王(项羽)您的霸王气概都已不复存在(准备血战而死),我还有什么理由抛弃你而独自苟且偷生呢。

4、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项羽。——清·何浦《虞美人》

译文:千万士兵都归降于刘邦,没有辜负项羽的人却只有虞姬一个弱女子。

5、又闻垓下虞姬泣,斗帐初惊楚歌毕。——元·贯云石《别离情》

译文:又听到了垓下虞姬在哭泣,军帐里项羽第一次听到四面楚歌时的惶恐。
5.霸王别姬的诗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附: 鸿鹄 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以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上一篇:送花的学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