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古墓

时间:2024-10-09 03:30:10编辑:小早

靖安大墓最近发掘情况?

江西靖安一座春秋时期的大墓发掘日前结束,在发掘清理中,获得多项重要发现。 这座埋葬了47座棺木的春秋时期大墓,位于江西靖安,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坑多棺墓葬。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墓葬中发掘清理出土丝织品、漆器、竹木器、玉石器和金器等珍贵文物600多件。 墓葬中出土了一种呈灰黑色,手感很硬的结晶体。结晶体都出现在棺木中尸骸的锁骨、膝盖骨、颅骨和牙齿根部。经测试分析,结晶体的主要元素为磷、铁和氧,为磷酸铁盐类物质。这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这类晶体,为考古界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课题。 另外,考古工作者在47具棺木中,还发现了9份人体大脑组织,10具人体遗骸。这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在中国南方酸性土壤中,发现先秦时期保存较为完好的人体。棺木里还出土了300多件纺织品。这些帛布和墓主人的服装,制作工艺十分精湛,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其中大部分为真丝织品。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真丝纺织品。考古专家介绍,检测时发现这些织品每厘米中经线240条,这在当代织造工艺也是不可想象的。希望采纳


靖安大墓近期发掘情况?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纺织女工就是奴婢,当时做工的人地位是很低的,宫廷里面,来给官府生产丝织品、纺织、织布。分析、根据这种状况来分析,那个有棺椁的那个人,他的地位,可能是她们这些女工,特别是纺织女工的首领。 如果主棺的主人不是徐国的贵族,而只是一个为徐王负责纺织工作的官吏,那么他在埋葬过程中,能够享受棺椁的待遇,而陪葬的物品不多的现象也能够解释。那为什么在主棺上会有显示诸侯王身份的金器呢?徐长青解释,这或许它并不代表帝王的身份,很有可能是古人崇拜太阳的一个图腾,也有可能是徐国的标志。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明当时这个地区的越人、越文化,它在葬俗有自己很独特一个特点。特点之一,就是在它的棺材前面,要有这么一个装饰性的东西在。 尸骨上神秘的结晶体,经过有关专家的化验和分析,认定是磷酸铁盐类的物质,而它是否与毒药有关,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 靖安古墓从特征上看,它高高的封土堆和青膏泥包裹棺木,都符合楚墓的条件,那为什么墓穴内的情况却与楚墓的结构完全不相同呢?专家的分析是,靖安在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的楚国的交界线上,尽管受到楚文化的影响,但是当时的南方地区属于越人的势力范围,必然受越文化的影响更深。同时,越文化有庞大的体系,战国时期就有“越有百越”之说。也许就是因为越文化当中的某种文化,影响到了靖安古墓,因此形成了既有楚文化的特征,又具有越人风格的奇特墓葬形式,才有了两千多年后人们的震撼。 现在看来,由47具棺木组成的巨大棺阵、主棺外闪闪发光的圆形金器、遗骸上华丽繁复的织锦所组成的巨大谜团,似乎就要水落石出了。然而,靖安大墓中的47人集体死亡而又集中埋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靖安这个墓葬,它很可能就是一个下一级的为更高的人来陪葬。 专家推断,靖安大墓是一个陪葬墓,墓中埋葬的人死于陪葬。与以前的猜测不同的是,四十六位年轻的女子不是给大墓主棺中的人陪葬,而是她们四十七人全体为附近一个更大的墓葬陪葬,而这个人墓葬的主人或许就是末代徐王章禹。 专家的推测为人们展现了两千五百年前东周时期的一个片段。 在靖安风光秀丽的山水间,生活中一群美丽的姑娘,她们身材窈窕而又心灵手巧,能够编织出世上最为华丽繁复的织锦。每当浣沙的时候,是她们最为快乐的时光。或许在她们当中,有的无忧无虑,有的在思念远方征战的亲人。 这些年轻的姑娘掌握了十分高超的纺织技术,每天在一个专门为徐王服务的作坊里辛勤地劳作,这是她们生活的主要来源。 而管理她们的是一个小官吏,他或许是一个认真而严厉的人,因为他想要通过这些美丽的织锦得到徐王的赏识。 可以想见,徐王是一个残酷和冷漠的人,即使偏安在靖安一隅,他仍旧喜爱美色,同时他还偏爱华美的服饰。他众多的嫔妃们也用各种漂亮的服装来争得他的宠爱,而这些华美的服饰就出之年轻姑娘们的手中。 然而,不久之后,大病中的徐王憔悴如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即将油枯灯灭了,但是他依旧露出凶残。他命人叫来一个将军,给他下了一道指令,而这个指令让跟随他多年的将军也吃了一惊。 不久之后,徐王便一命呜呼。 这天晚上,在姑娘们居住的地方升起了一堆篝火,小官吏为她们准备了甜美的瓜果。 这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不可能知道,这是她们最后的晚餐,因为徐王让将军带来一个指令,他让在场所有的人为他殉葬,泯灭人性的徐王要把生前享用华美的服饰带到阴间,让这些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在那里继续为他服务。 这时的小官吏或许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并不比姑娘们的更好,为徐王殉葬而死是自己生命的结局,但他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徐王的指令。就在小官吏监督姑娘们吃有毒瓜果的时候,将军偷偷地溜走了,他不想就这样地死去,而他很有可能就是靖安大墓中那个空棺里的主人。 小官吏万万没有想到,多少年来,自己恭恭敬敬地为徐王服务,不敢有任何地懈怠,却落了个如此下场。在悲愤中他吃下了有毒的瓜果,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这也许就是在靖安大墓中所发生的一切。帝王的残酷和无情如同一把利剑,将花样年华中的姑娘斩杀在黑暗之中。随后,年轻姑娘们凄婉的故事以及她们悲剧的命运,被永远地埋在了靖安大墓之中。当重新发掘开来时,才有了两千多年后人们的震撼。 尽管目前靖安古墓的争论仍然存在,但是所有专家都认同这是一个陪葬墓的判断。那真正的主墓究竟会在哪里呢?那里面埋葬的很有可能就是末代徐王章禹。徐长青带领他的队员正在寻找当中。 虽然我们国家不允许主动地去寻找古代的墓葬进行发掘,但是由于靖安大墓中没有发现有文字的器物,不能通过墓葬来了解整理当时江西的历史,因此国家文物局特批可以去寻找徐王的墓葬。目前所有的证据都无法给人们一个确切的答案。我们只能去猜测在年轻姑娘们短短的一生中究竟遭遇了怎样悲惨的故事,但是我们能够确切知道的是,早在2500年前,这些聪明勤劳的女性就已经掌握了和现代科技相媲美的纺织技术,织造出了令人惊叹的美丽服装。


好像看到有个东周古墓 是在哪里发现的啊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你说的是过年的时候中央10套有房的吧
那是在江西的靖安发现的
2007年1月6日,在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几名盗墓贼惊醒了埋藏了2500多年的东周古墓。墓葬的罕见形式以及其出土的47具棺木,震惊了全国考古界。昨日,在北京举行的“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靖安东周墓以高票入选,其发掘过程和创造的多项国内第一,22名青年女性集体裸死等多项数据均为首次发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广泛关注。
22名青年女性裸体入殓
据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47具棺木中,有22具发现有人类遗骸。主要包括人体骨骼和脑髓组织,12具骨骼中发现有绿色的结晶体。死者多数为侧身屈肢,少数仰身直肢。一些头骨上保存了十分完美的秀发,和清晰的发髻以及捆扎头发的发带。从目前只发现四个棺内有服饰的情况分析,入殓时,多数死者未穿戴服饰,只是使用纺织品匹料或者竹席包裹尸身,一些死者身上佩戴有精美的小件玉饰。随葬器物主要放置在死者脚下的竹笥之中。主要随葬品有小型手工加工工具,如刀、削、凿等,以及木质纺织工具绕线框、梭、打纬刀、陶纺轮、漆勺等。少数随葬原始青瓷器、青铜鼎等。
人类遗骸的相关研究工作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承担。结果表明,能够检测的个体都是女性,年龄在15-25岁之间。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对出土的人骨绿色结晶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类结晶物质主要是磷酸铁盐类物质。
人类遗骸填补我国研究空白
棺木内普遍有人类遗骸发现,并有保存完好的脑髓组织或头骨、人牙、头发等,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类遗骸研究的一项空白,意义重大;而许多人体骨骼内长满翠绿色的磷酸铁盐类结晶物,这些物质晶莹剔透,折射出翡翠般的光芒,这在科技考古界也是极其罕见的发现。人头骨上发现的发辫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对于我国早期服饰史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此次发掘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提出的“边发掘、边保护”的要求,多学科专家第一时间参与发掘和保护,最大限度提取了文物信息,有效地保护了平时发掘中容易损毁的文物。
墓葬中出土了中国最早、密度最高的织锦及服饰,可以改写中国纺织织造史;保存的大量人类遗骸,为先秦时期南方地区体质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标尺;墓葬及出土物代表了江西地区一支具有越人风格又受到楚文化影响的新型青铜文化;其年代当在春秋晚期,距今约2500年左右。
650件出土文物价值极高
截止目前,已经清理棺木清理完出土的47具棺木。共出土各类文物650余件。其中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铜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属器5件,以及纺织品300余件。此外,还出土了一批的人类遗骸标本。从出土文物分析,许多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文物大致可以归类为:金质饰物1件。圆形金质饰物,直径达30厘米,表面用錾刻技法装饰出三圈龙形纹饰;外围环以双层陶制装饰品,其上刻有精美的云雷纹饰。这组器物造型独特,工艺考究,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期体量最大、装饰最为繁复的金器。
竹器,竹器品种有竹笥、竹席、竹扇、竹勺等。便面(竹扇),长37厘米,用精细的竹篾编成,保存完好,为我国出土最早最完整的扇类实物证据,堪称中华第一扇。竹席,发现并成功取出3床竹席,长约180、宽约80厘米。织法讲究,保存相当完好。竹笥,出土有方形和圆形。有的四周衬以丝织物,有的四角包裹了金属附饰。圆形竹笥,用0.4毫米的竹丝编织成,制作极其精巧,美仑美奂。
漆器,漆器品种有漆勺、漆盒、彩绘漆剑、漆盘等。漆勺,扁腹、曲柄。造型奇特,数量较多。长约40厘米。异形漆盒,长17厘米,高6厘米。保存完好,造型奇特,表面装饰规整的凹凸弦纹,髹黑漆;在黑漆表面刻划有极其精细的刻饰线纹,刻饰线纹等距,间距1毫米,深浅如一。在中间的凹形方框内还镶嵌有极其精巧的箭镞状饰物。堪称髹漆制品的精品佳作。彩绘木剑,长约50厘米,保存完好。通体饰彩,鲜艳夺目。
木器,木器品种有纺织用具、木盒、木梳等。
青铜器和原始青瓷器,青铜器出土多件。造型简单,没有装饰纹样,属越系青铜器的制作风格;原始青瓷器制作较精美,既有越系青瓷的造型特点,其瓷胎、釉色有具有强烈的本地文化特色。
将改写中国的纺织织造历史
李洲坳东周墓葬出土了300余件纺织品,这些纺织品的品种有桑蚕丝和麻两种。桑蚕丝织物有各种不同密度纱、绢、绮、织锦、刺绣及经编织物——组带。其中G11号棺木出土的一块184厘米X133厘米的方孔纱是中国纺织品文物出土最早、面积最大的整幅拼缝织物。此外,该墓葬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织锦实物,且是由朱砂矿物颜料染线织造花纹,这是中国第一块密度最高的织锦实物,每厘米织物经线240根,花纹有各式几何纹和动物纹样。值得惊喜的是,古墓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服装,同时还出土了几种复杂的纺织新品种,完全可以改写中国的纺织织造历史。
“一坑多棺”型墓葬创全国第一
据樊昌生介绍,李洲坳东周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结构最为奇特的“一坑多棺”型墓葬。该墓葬在填埋时,先在墓底垫厚约40-60厘米的青膏泥,使底部平整。在青膏泥上放置棺木47具。棺木主要为东西向分布,排列密集,大小基本一致,大多数保存完好。发掘表明,在棺木底部,普遍垫有一层竹席;竹席上还保存有十分清晰的捆绑棺木的竹绳。这些竹绳、竹席层次关系清楚,没有明显的打破关系。这从考古层位学上证明,这批棺木是同时下葬的。棺木同样用多层竹席包裹,下葬之后,再次用青膏泥覆盖墓葬及棺木;之后用厚约10厘米的黄土覆盖棺木及墓底,夯打并火烤,形成致密的包裹层。
47具棺木中,28具保存相对完好。棺木多数东西向,少量南北向埋葬,排列密集,大小基本一致。长2.4-2.8米,最长3.4米,宽50-80厘米,最宽1.5米。除主棺有棺有椁外,其余棺木均为单棺。棺木均上下半圆形结构,用原整木对半剖开,然后用斧、锛类工具挖成。有圆形榫卯套合型、平面套合型和凹面套合型三种不同形式,其中以圆形榫卯套合型加工最为精湛,工艺最复杂。棺内内空部分,也可分为长圆形和长方形。经南京林业大学初步鉴定结果,所有棺木尚未发现使用锯子的痕迹,棺木木质均为杉木。
目前,我省对李洲坳东周墓葬的文物清理、保护工作还在继续,文物普查也在进行当中。这次发掘,对于江西乃至南方地区的周代青铜文明结构研究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靖安墓的最新情况.

7月5日,我省考古专家在靖安县实施靖安大遗址保护航空遥感考古。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透露,这是我省首次实施载人航空遥感考古。“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田野考古的方式,我省考古专家在靖安县发现了东周大墓、九里岗古城遗址、郑家坳遗址、老虎墩遗址等多处古遗存。这些遗址是否有关联?东周大墓的周围还有更大的主墓?东周大墓的墓主是谁?这次载人航空遥感考古是利用地学遥感手段,对这些古遗存航拍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解开我们心中的谜团。” 为何选址靖安? 靖安县发掘多处古遗存 靖安东周大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墓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型墓葬,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其开始课题性考古发掘,共出土各种文物650余件。此项考古还获得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郑家坳遗存位于靖安县烟竹乡与水口乡接壤的来堡村,是我省境内最早发现的一处台地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墓地遗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 九里岗古城址位于靖安县仁首镇与奉新县干洲镇交界处。整个“九里岗城址”呈长方形,分内外城,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四面城墙轮廓清楚,保存相对完好,局部还有城门迹象。专家初步推定,该城址是我省至今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古城址之一,也是赣西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城址。 2009年至2010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和靖安县博物馆对老虎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老虎墩遗址发掘的距今6000多年的红陶和彩陶文化填补了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段空白,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和时代编年上具有重大意义;发掘的人工土台和114座墓葬是我省史前考古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距今约5000年~4500年。老虎墩遗址为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份崭新的资料。 遥感考古做什么? 摸清古遗存的整体布局 “前期,我们对靖安东周大墓方圆5公里以内地域进行了实地勘察,发现了大量商周时期遗址。”樊昌生说,人站在地面上,很难看清地形地貌到底是怎样的。所以,他们此次采取载人航空遥感考古的方式,对东周大墓方圆5公里以内地域进行遥感航拍,从俯视的角度观看地形地貌的变化。“根据在地面的调查情况看,这一地域极有可能有大的古城池。”樊昌生认为,古墓葬和古城池,从空中看,自然植被会有一定的差别,通过这些细微的差别,寻找新线索,进一步摸清这些古遗存的整体布局。 为东周大墓主墓寻线索 2006年至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对东周大墓进行发掘,发现大墓里面安放47口神秘棺材,只有1口主棺,其余都是15岁到25岁女性殉葬的。“这等待遇,非诸侯君王莫属。”樊昌生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认为,东周大墓的墓主极有可能是末代徐王章禹。 现在仍有很多谜团尚未揭开。8号棺里发现了一具完整的人骨架,其他几口棺中发现了6组脑组织,通过检测,死者多为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死亡原因是什么?除了这个墓,在周围还没有更大的主墓?“我们此次实施航空遥感考古,就是希望通过航拍获得的信息,能找到主墓的线索,揭开这些谜团。” “1979年,我省考古专家在靖安县李家村发现青铜器窖藏一处,其中有徐器三件,其一为徐王义楚鉴。”樊昌生说,李家村距离目前所发掘的东周大墓直线距离只有1公里左右。如果通过航空遥感考古,能找到新的线索,就能证明东周大墓的墓主就是徐王。 考古规模如何? 首次载人航空遥感考古 “这次航空遥感考古,是我省第二次实施航空遥感考古,也是我省首次载人航空遥感考古。”樊昌生说,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我省首次采用遥感技术,对赣江流域中段的新干大洋洲牛头城遗址、吉安县吉州窑窑址、泰和县白口汉城城址进行航空考古。“这一次使用三角翼飞机,不但考古专家可以一起上天,而且所获取的信息取舍更精确、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更科学,精确度更高。” 比对分析寻找突破口 7月5日早晨6时许,记者与樊昌生等人抵达靖安县工业园附近的一片空旷地。随后,三角翼飞机立即装机、检查,待命起飞。上午8时许,三角翼飞机装载着考古专家起飞,开始对东周大墓方圆5公里进行航空遥感考古。 “这次航空遥感考古结束后,我们将对遥感拍摄的照片进行冲洗,然后从国家博物馆遥感考古中心、国家档案馆等地获取所拍摄区域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50年代的图片进行比对,以解开更多谜团。” 说起信息处理分析,樊昌生说,我省地处南方,植被比较丰富,辨别起来特别难。他举例说,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靖安古遗存周围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以前是一座连体山,而现在可能被分开了。 今后怎样保护? 把古遗存纳入大遗址保护 樊昌生说,此次航空遥感考古的结论约需半年后才能得出,届时将向社会公布。 樊昌生透露,下一步,他们将根据此次航空遥感考古的结果,对靖安县内的古遗存保护提出具体意见,并将在靖安县设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站。樊昌生说,对于这些古遗存的保护,他们已经考虑纳入大遗址保护规划,待第七批“国保”公布后,将所有“国保”级古遗存全部纳入,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上一篇:上海南京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