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吗?详细回答
丽妃并非慈禧所杀。另外的三个人,容我一一道来。
慈安确实是在暴毙之前吃过慈禧送给他的糕点,但是这只能作为怀疑慈禧的一个证据,史学界到现在也没有谁能给出一个确凿的慈禧杀害慈禧的证据,慈禧应该算是慈安之死的“犯罪嫌疑人”,而不是“罪犯”。
至于珍妃,慈禧确实挺看不上这个女人的,一直想除掉她。在慈禧西逃的时候有传说慈禧将珍妃沉入了井中。正史史书上并没有记载珍妃之死,不过在慈禧西逃之后,确实再也没有哦了任何珍妃的记载,民间的传说也并非不可信。
光绪帝的死是这几个人中疑点最多的,但是这些疑点也似乎都站不住脚。也就是说无论是否怀疑光绪帝死于慈禧之手,都是有道理的。
首先,光绪帝死前一直都是染病在身,所以光绪之死也许并不是谋害。但是有记载光绪的病仅仅是脚疾啊,脚有毛病不至于要了命吧?但是也有很多记载里写到光绪那时候已经病入膏肓了。矛盾的记载。其实最值得怀疑的就是光绪仅仅比慈禧早死去了几个时辰。也就是说慈禧知道自己不行了,不愿意把国家交给一个与自己政见不同的皇帝来掌管,于是下了狠手(这是民间的猜测)。在真实的历史中是否真的是慈禧杀害了光绪,我们谁也不知道,因为历史学是严谨的,是要以文献记载,或者是历史实物来作为佐证的
慈禧为何怨恨慈安?
慈禧为何怨恨慈安?这其中缘由,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在咸丰二年(1852年)被立为皇后,慈禧当时还是贵妃,位在慈安之下。咸丰帝死后,慈禧的儿子载淳继承皇位,母以子贵,慈禧也被封为皇太后。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慈安的正宫皇后身份,与慈禧在名分上的差别,对慈禧的掌权形成一种威胁。慈安的存在,使慈禧永远不可能凌驾于慈安之上。慈禧与慈安之间的矛盾,就由此而产生了。 同治八年(1869年),奕䜣对慈禧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报复,这就是著名的安德海事件。安德海是西太后的心腹太监,他曾经在慈禧面前诋毁奕䜣,因此奕䜣对他十分痛恨。这年,他奉慈禧的命令赴广东采办龙衣,沿途很是招摇,他藉着慈禧太后的威势,沿途搜刮民财,激起民愤,一路上骚扰地方,逼勒官府。按照清朝的祖制,太监不得擅离北京,所以安德海到达山东,就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扣押起来。 奕䜣接到奏章,起了杀安德海的心意。他禀报慈安太后及皇帝,奕䜣进宫去的时候,已把杀安德海的谕旨拟就,连丁宝桢的奏折,一齐上呈慈安太后观看。慈安太后看了大骇道:“这奴才如此胆大狂妄,这还了得!国法家法要紧,一切由王爷处置。”说毕立刻在谕旨上用了印,奕䜣拿着就走。同治恰也恨安德海入骨,于是下旨立斩。丁宝桢便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了。奕䜣借助慈安和皇帝的力量,假丁宝桢之手翦除了慈禧的羽翼,使慈禧颜面扫地。这件事情,慈禧开始并不知道,直至案情已了,方传到慈禧耳中。慈禧不禁花容变色,几乎要坠下泪来,大怒道:“东太后竟然瞒着我,我向来对她敬重,不料她亦如此狠心,我与她决不罢休。”于是慈禧因安德海的死而迁怒慈安。 还有就是慈禧和慈安在同治册立皇后的事情上意见相左。《清朝野史大观》记同治册立皇后之前的情形说:同治将立后,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召满汉诸大臣女入宫备选,慈禧独喜侍郎凤秀女,欲以中宫处之,凤女虽艳绝侪辈,然而举止很轻佻,慈安后和同治都不喜欢她。 侍郎崇绮女年龄稍稚于凤女,也不及她美貌,但雍容端雅,一看就知道是有德量的人。慈安很是喜欢,密询同治,二女中中意谁,同治以崇女对,册立中宫之议遂定,即孝哲毅皇后也,凤秀女乃封为慧妃,慈禧很是愤怒。 同治帝死后,慈禧费尽心机立醇亲王之子即4岁的载湉为帝,想趁皇帝年幼,一手遮天,把持朝政。谁料光绪帝入宫后,因慈安太后性情温和,不似慈禧那样严厉,所以小皇帝喜欢亲近慈安太后,对慈禧却很疏远。这使慈禧很是恐惧,随着光绪年龄的增长,这种恐惧与日俱增,对慈安的防范心理日渐急切。 尽管慈安清心寡欲,极少参与政治,不像慈禧那样有谋略和魄力,然而慈安的存在本身,对慈禧的专权就是一股巨大的威慑力量。这时对于野心勃勃的慈禧来说,心里肯定堵得慌,难怪后来人们认为慈安的死,慈禧逃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