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电影是二战时候苏联和德国的坦克战。
有没有什么电影是二战时候苏联和德国的坦克战。 解放》前苏联战争史诗巨片1972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耗时4年拍摄共5集《解放》。每一集的片名分别为:《炮火弧线》、《突围》、《主攻方向》、《柏林战役》、《最后一击》。影片的时间跨度从1943年夏天一直到1945年5月:从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库尓斯克战役开始,随后是红军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挺进东欧,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直至最后攻克柏林。 请介绍一下二战时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大战? 在库尔斯克,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 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而就其意义而言,正像希特 勒本人在写给当时德军将领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这次对苏战争的成败可能将取决于库尔斯 克会战的结果。”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将这场会战称 为苏军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的重要里程碑。然而,一些史学家不久前根据最新解密的史料,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德军在那场会战中并非像从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损失惨重,以 至于元气大伤。 相反,德军在战役后期依然保留下来了大批有生力量。这些专家认为,真正使德军最终 丧失战略主动权而转入全线溃退的原因并不是德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失利,而是希特勒由于缺 乏自信而导致的指挥失误。 两军对峙 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惨重。 为了挽回败局,振作士气,夺回战略主动,德军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 攻势。由于苏军在库尔斯克的突出部虎踞,给德军的防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希特勒 决定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德军力图通过库尔斯克创造一个“德国的斯大林格勒战 役”,进而占领顿河、伏尔加河流域,攻占莫斯科,完成其1942年未竞之业。 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德军统帅部从1943年4月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准备,并制订了 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同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南北两侧,即别尔哥罗德地 段和奥廖尔区域,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为主,共集结了17个坦克师、3 个摩托化师和18个步兵师,配有2700辆坦克、2050架作战飞机,约1万门火炮和迫击 炮,总兵力达90余万人。此外,德军还大量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虎”式、 “豹”式坦克和“斐迪南”式强击火炮。“虎”式坦克装有88毫米的大口径火炮,火力十 分猛烈,同时,由于其前装甲厚达100毫米,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 显然,同苏军的T-34坦克相比,德军坦克占据了相当的优势。 德军的战略意图是摆出钳型攻势,从南北双方同时夹攻库尔斯克。在战区南线,由德军 第4装甲师和肯布夫集团组成的南方集团军16个师的兵力,在曼施泰因元帅的指挥下,由 南向北进攻;在北线,克卢格元帅指挥中央集团军15个师的兵力,由北向南进攻。此外, 德军还准备了20个师为战略预备部队。按照其作战计划,两支部队将在库尔斯克以东会 合,完成合围。 面对德军的强大兵力,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以牙还牙,倾全力与敌人对抗。苏军的战略 部署是:由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率领中央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北线;巴什钦大将率领沃罗涅 什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南线;以草原方面军为战略预备队。苏军投入的总兵力为133.6万 人,配备36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2万门大炮和3130架飞机,总指挥由朱可夫元帅担任。 惨烈血战 1943年7月,双方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一触即发。也就在 这时,苏军从捕获的战俘口中得知,德军将在7月5日拂晓开始进攻。于是,苏军最高统帅 部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 1943年7月5日凌晨2时,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大规模炮击而宣告开始。面对这一 形势,德军决定改突袭为强攻,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 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 与此同时,120架德国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坚守在 第一道防线的苏军同德军展开了敌众我寡的激烈战斗,他们凭借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装满 汽油的燃烧瓶给德军以迎头痛击。一时间,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弹的呼啸 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自动武器的射击声,坦克马达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 经过两天激战,苏德两军均遭到重创。到7月6日傍晚,南北两方面的德军均突破了苏 军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尽管德军连续发动猛烈进攻,仍未达到完成 对苏军进行合围的目的。7月11日,德军南线司令官曼施泰因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决定 于12日在南线对苏军发起新的攻势。至此,库尔斯克会战进入了关键的第二阶段,这也正 是目前众多二战史学家们存在争议的一个阶段。 为了取得第二阶段战役的胜利,曼施泰因将德SS装甲军和第48装甲军等(即党卫队装 甲军) 主力部队投入了战斗。德SS装甲军是德军的一支精锐摩托化装甲部队,由希特勒近卫 师(又译警卫元首师)、达斯?赖希装甲师和托坦科普夫装甲师等3支装甲师组成,是曼施 泰因手中的一张王牌。7月12日,以SS装甲军为核心的德军在普罗赫洛夫卡附近同赶来增 援的苏草原方面军的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坦克遭遇 战。这一天,苏军出动约850辆坦克,德军则投入了约650辆坦克,双方在15平方公里的 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坦克“肉搏战”。 这场战斗是二次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在几乎所有有关苏德战场东线战役的文 献史料中,人们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普罗霍洛夫卡战役”的记载。这些文献有关1943年 7月12日那场战斗的记载通常是这样的:当时,德军SS装甲军的3个师齐头并进,“虎” 式重型坦克在前,马克—5型坦克在后,以每平方公里150辆坦克的密度向苏军展开了冲 锋。尽管虎式坦克攻击力极强,但其行驶速度每小时不过20公里,加之德军战线狭长,500 至700辆德军坦克拥挤在一起,难以发挥优势。苏军抓住这一机会,决定以快制慢。战斗一 开始,苏军坦克就开足马力冲入敌阵,利用其T—34坦克的灵活性,以近战消灭“虎”式坦 克。这一大胆的战略令德军始料不及,顿时阵脚大乱。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德SS装甲军 遭到重创,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扔下了大约400辆东倒西歪的坦克残骸,其中包括70至 100辆“虎”式坦克。 这次战斗彻底摧毁了德SS装甲军的战斗力,完全扭转了库尔斯克南线战局,使南线德 军的进攻计划以失败告终。 重写历史 然而,根据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有关德SS装甲军的秘密档案,一些专家 认为,以前对这场战斗的描述并不准确。这份资料显示,首先,德SS装甲军并非像史料所 记载的那样拥有700余辆坦克,即使是在战役开始之前,SS装甲军也不过只有211辆具备 完全战斗力的坦克。其次,在12日的战斗中,SS装甲军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损失惨 重。根据一份德军1943年7月13日的内部统计,SS装甲军在这场战斗后尚有163辆可以 战斗的坦克,仅仅损失了48辆。这同苏军第5装甲军的损失比起来要小得多。 另据1984年的一本苏第5坦克集团军二战史记载,该军在12日的战斗后仅需要大修的 坦克就有400辆之多。尽管书中并没有记载苏军损失的坦克数量,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 苏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些苏联时期的原始材料中甚至有这样的文字:“第 5坦克集团军在这次遭遇战中损失约650辆坦克,由于无法恢复攻击能力,已将剩余坦克编 入步兵连队。” 根据这些解密的材料,史学家们对那场发生在55年前的战斗进行了重新描述:7月12 日凌晨,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的阵地附近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坦克马达轰鸣声,这表 明,正有一支苏军装甲部队向这里进发。 早晨5点钟左右,数百辆苏军坦克出现在阵地前沿,这些坦克多为苏T-34坦克和T- 70坦克,分成40至50组铺天盖地向德军阵地冲来,坦克上还运载着步兵。见此情景,德 军立即投入了战斗。顿时,火炮、穿甲弹在双方阵地中爆炸,硝烟笼罩了整个大地。战斗一 开始,苏军T-34坦克就径直杀向敌阵。然而,T-34坦克的76毫米口径火炮在远距离无 法击中德军坦克,因此,大量苏军坦克在接近敌人之前就已经被德“虎”式坦克击毁。战斗 结束后,战场上苏军坦克的残骸数以百计,苏181坦克团在战斗中全体阵亡。 如果当时的情景的确如此,那么有关东线作战的历史应该重新撰写,7月12日的战斗 也将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整个战役的分水岭,更不是德军南线全部撤退的根本原因。事 实上,12日的战斗后,德军依然拥有较强的作战实力,并在以后几天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包围了苏军的几个步兵阵地,占领了一些极有战略价值的高地。那么,是什么原因 导致德军最终在南线放弃进攻,全军撤退的呢?专家们认为,导致德军溃败的原因恰恰是希 特勒本人。 1943年,二次大战进入了关键的转折阶段。7月初,就在苏德战场上的战役进行到白热 化的时候,由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巴顿将军指挥的美国第七集团军在义大利的 西西里岛大举登陆。接到这个讯息后,希特勒坐立不安,他决定放弃苏德战场的会战,将军 队撤出以储存实力,为防御做准备。 德军南线指挥官曼施泰因对希特勒的决定大为不满,他认为如果坚持到底,德军将有可 能包围苏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主力,并最终占领战略要地普罗霍洛夫卡。然而,刚愎自用的 希特勒并没有采用曼施泰因的建议,而是将SS装甲军等主力部队调离了普罗霍洛夫卡地 区。7月17日至18日,这些部队正式撤出了战场。此后,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被调 往义大利。 德军撤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失去了战斗力,而是由于希特勒丧失了继续同苏联红军作战 的勇气和信心。随着希特勒这一决定的做出,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最后一次争取战略主动的机 会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二战时苏联和德国谁强 :综合来说,德国较强于苏联。德国虽然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完成了统一,但在此之前,德国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二战时德国的坦克和苏联的坦克哪个更厉害 要看怎么比了,顶级车的单车战斗力德国车要胜过苏联车,问题是顶级车产量少,德国的虎式和虎王一共才多少产量,苏联方面和虎式同级别的斯大林2那是多少产量?虎式的产量连斯大林2六分之一的产量都没有,更不要说虎王了,但是虎和虎王那个悲催的可靠性。苏联和虎王同级别的坦克出场稍迟,二战结束的时候刚好投产,没赶上。但是中档车的比较苏联完胜德国,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还是四号和黑豹,相对苏联铺天盖地的T34海,那就没啥说的了,德国坦克是工艺品,但是苏联坦克才是为战争准备的。 二战时盟军、苏联和德国的军事力量 德国海狮计划破产之后就发动巴巴罗萨计划搞掉苏联的很多部队了,德国犯了兵家大忌两线作战,最终东线因为斯大林格勒没打下来还有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损失的人太多,还有集团军群防线过长,东线输了。 西线被美国人骗到加莱重兵防守,结果美国人不去加莱,就在诺曼底干了,西线就这样没了,最后东西合围,柏林陷落。 其实当时 德国的实力=苏联+盟军的实力,只不过苏联没想到德国会无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结果被人家闪击了。 有没有什么好看的二战电影,最好是德国的, 反映德国军队二战时期奋勇战斗的电影: 《铁魔战将》 《铁十字勋章》 都是从德国的角度开展的。 有没有什么国家的坦克战胜过美国的坦克 俄罗斯和德国才是真正的坦克强国,美国坦克是纯粹拿钱砸出来的,而且缺点多多,比如后勤需求高,热特征明显等等。 和美国人比起来,德国人的坦克才是真正的精品坦克,物有所值。资料我就不说了,自己百度就行,去掉那些浮云,坦克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机动性M1A2ESP强过豹2A6,而且还是在付出大幅度提高自己热特征的代价后,才有了这样的成果。此外在后勤上,豹2A6也远远胜过M1A2ESP。 至于俄罗斯……他们的三人坦克一对一可能连义大利的公羊都打不过,但是俄罗斯坦克什么时候给过对手一对一的机会?强悍的火力,便宜,易于大规模制造,这才是俄罗斯坦克的制胜秘诀,老毛子曾经造出过超级优秀的重型坦克,但在他们看来,那是愚蠢。一辆500万美金的坦克和一辆售价200万美金的坦克在遭遇空袭时,表现不会有什么差别,而且由于美国坦克的热特征问题,更容易被空军攻击。而一辆M1绝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败两辆T-80…… 有什么电影是讲二战时德国军 从德国视角反思战争的有这么几部 1、《铁十字勋章》 2、《从海底出击》 3《斯大林格勒战役》 电视剧《我们的父辈》 二战德国的me-262有没有和二战苏联空军交战? 东线作战有战史记录的。 1945年2月15日,一架由苏联飞行员伊万·阔日杜布(Ivan Kozhedub)驾驶的La-7战斗机在德国东部击落了1架Me-262,也是二战期间苏联击落的唯一一架喷气机。 请问二战时期苏联、美国和德国的最著名的坦克是什么?最卓越的呢? 先说说苏联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总生产量达10.4万辆。在战争的初期,苏联只有大约4000辆坦克,可以说,苏联的坦克是在战争中发展和壮大的。这其中有很多的典型的坦克,如t-34、KV重型坦克、IS重型坦克、T-60轻型坦克、T-70轻型坦克等 其中最为出名的T34 T-34是苏联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产的中型坦克,被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T-34坦克由工程师科什金所设计。1940年6月出厂。1940年开始装备苏军,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主要改良型号T-34/76、T-34/85;衍生车种OT-34等。 T-34全重32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1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2挺7.62 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扭杆悬挂装置,Б-2-34行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至60毫米。
有什么二战坦克电影推荐?
以下是一些关于二战坦克的电影推荐:
1. 《狂怒》(Fury, 2014) - 本片由布拉德·皮特主演,讲述美军坦克组在欧洲战场上的故事,描绘了坦克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勇气。
2. 《熔炉》(White Tiger, 2012) - 本片由德国导演拍摄,讲述了一名苏联士兵和一辆神秘的德国坦克之间的战斗故事,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影片向观众讲述了战争的本质——人性。
3. 《钢铁巨兽》(The Beast, 1988) - 该片讲述了一支苏联坦克队伍在阿富汗的反击战,他们要对抗一个在山脉中躲藏的游击队。
4. 《血色钢铁》(Land of Mine, 2015) - 本片讲述了德国战败后在丹麦的英雄故事,包括那些被迫在海滩上清除地雷的德国士兵,这个故事向人们扼要地展示了战争的毁灭性。
5. 《洛克星救援》(The Peacemaker, 1997) - 故事发生在波黑战争结束后的1996年,马特·戴蒙饰演的美国军官与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俄罗斯特种兵在一辆美国M1A1坦克和一个被偷走的核弹头上进行协商。
6. 《战争机器》(War Machine, 2017) - 布拉德·皮特为主演的荒诞战争剧,这部电影以阿富汗战争为背景,关注的是军队内部政治的问题。
7. 《狮子王的荣耀》(Lion of the Desert, 1981) - 本片讲述了一名利比亚抵抗运动领袖穆罕默德·法里德与意大利军队的故事,并特别注重呈现坦克战斗。
总的来说,这些电影都将坦克作为戏剧性故事的核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