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在中国的哪个省?
南洋不是指中国的省份,南洋指的是东南亚一带,不仅仅只代表新加坡,而是包括了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在内,和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的一个共同称呼。南洋这个概念与西洋、东洋、北洋相对应。西洋指的是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印度洋地区,包括欧洲或更远的地方,清朝时有段时间特指欧美国家;东洋特指的是日本。下南洋的历史从20世纪初到1950年代初,是“下南洋”的高峰时期。20世纪前期,中国国内兵连祸结,战火不断,而东南亚则得到殖民宗主国的扶持,除了传统的种植园、采矿业外,铁路、航运、金融、制造等新产业也获得空前发展,急需熟练劳工。仅1922年-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过500万。日军侵入东南亚后,打压华人社会,大量华人回迁国内。二战后,迁往东南亚的华人大幅减少。新中国建立后,持续数百年的“下南洋”移民潮基本停止。“下南洋”自明代中叶开始,在1950年代戛然而止,持续近300年。俗话说“海水到处,就有华人”。海外华人华侨的总数,目前比较认可的数字是3500万,80%分布在东南亚,其中印尼华人数量最多,约有600万;马来西亚次之,有500万左右;华人占多数的唯一国家是新加坡,约占总人口的75%以上。
连续剧中提到的南洋是哪里啊
南洋即今日地理范围上的东南亚,包括安南(今越南)、缅甸、暹罗(今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婆罗洲以及东印度群岛(今印尼)。在二十世纪初期,南洋华人约六百万人,占全球华侨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後,超过半数的革命经费均来自南洋华侨的捐助。
“南洋”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不仅仅是新加坡等国家,而是泛指东南亚。在清代到民国初年,也称江苏以北的沿海省份为“北洋”,江苏以南的沿海省份和海域为“南洋”。 广义上指东南亚,狭义上指印尼的爪哇岛. 泛指东南亚,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 具体来说是东南亚国家 特别是马来群岛附近.
南洋是哪里
“南洋”是指东南亚地区,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南洋概念与西洋、东洋、北洋相对应。西洋指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印度洋地区,还包括欧洲或更远的地方,清朝一度特指欧美国家;东洋特指日本。中国的名称如厦门南洋学院、南洋模范中学。东南亚的名称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还有一些企业也使用南洋一词。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脉络南洋一词最早大概出现在明朝。明朝人口迅速膨胀,加之政府禁海闭关锁国,导致国际贸易受阻,以及渔民生活艰难。明朝的口粮已无法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这种情况下,东南沿海许多福建广东人只能出海往南寻求新的生路。他们离开故土,大概以偷渡的方式来到了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等地,在这些地方耕作或做生意。当时,就被称为“下南洋”——这是一种行为,至于南洋到底是哪里并不十分明确。当然,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政策,下南洋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这群出海谋生的人被当作天朝弃民,如果被抓住将会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直到19世纪中期解除海禁后,清朝人可以正大光明出国了,这一时期有更多福建广东一带的沿海居民下南洋。现在东南亚华人的祖先大多就是这时候迁移过去的。总的来看,中国人的“下南洋”是平和的,是非国家行为的,只是一部分老百姓为了生存的个人行为。其实,所谓南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明清时代,有时连台湾海域都被称为南洋。在那时的某些北方人眼中,甚至浙江以南的海域都是南洋。清朝洋务运动时就有南洋水师,或称南洋舰队,而它主要负责江浙一带的海防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