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电影主要内容100字

时间:2024-09-10 15:12:47编辑:小早

地道战是怎样产生的?

地道战何以产生?地道斗争最早的发源地在冀中地区(河北中部)。冀中平原坦荡,日军机动好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干部、民兵、妇女和日军周旋的难度较之山地要大得多,向地下发展是一个容易想到的选择。在历史上,华北地区就有挖掘地道的记载,河北永清、霸县等地多次发现地下古战道:「古战道结构十分复杂,既有宽大的藏兵室,又有窄小的迷魂洞,还有掩体、夹壁墙、闸门等军事专用设施。」单从地质条件言,冀东、冀南及豫北、豫中、豫东、鲁西北地区均可满足挖掘地道的要求,地道之所以在冀中滥觞,主要缘于其独特的环境。冀中是华北平原上中共武装力量的发祥地。1939年,随着武汉、广州相继失守,日军开始将重心放在巩固其控制区域上,冀中作为日军眼皮底下的敌对地区,首当其冲受到日军连续攻击。尽管在抗战初期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中共造就了一个强盛的冀中根据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资源以运动战、游击战的方式和日军周旋,但面对日军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持续保有根据地还是力所难能。和日军争夺异常激烈的特殊态势,催生了冀中地区挖掘地道的动能。由于双方力量上的差距,在日军的进攻中,地区逐渐被蚕食,武装也处于相对被动状态,要承受日军一波波治安强化运动的持续压力,寻找游击和躲避的空间至为关键。地道是不稳定环境的产物,如果对手方完全控制局面,则地道和地道斗争失去存在的基础,而自身如果处于安定环境中,挖掘地道则不免画蛇添足之嫌拉锯是催生地道的外在环境,地道和地道斗争的产生及发挥功能,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因素即民众的态度。地道挖掘必须依靠民众,同时民众是否为地道保守秘密,是否通过地道帮助掩护中共干部和武装人员,是地道能否有效的关键。地道基本是依村而建,民众挖掘地道不仅要付出人力、物力,相应的村庄还要承担被日军发现地道后展开报复的风险日本人承认,「由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民众与中共党军的关系非常坚固,不可轻视」。中共在冀中表现出的非同一般的力量,冀中独特的内外在条件也提供了不少助力。冀中是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最早占领的地区,为显示威力,日军在初期占领地区,烧杀特别严重,就华北总体言,呈现北重南轻的态势。冀中作为日军烧杀政策首当其冲的被难地区,也因而成为对日抵抗的坚定支持者,而这又反过来招致日军进一步的屠杀,大「扫荡」后,由于中共的坚持以及弥漫在民众中潜在的反抗和敌意,日军的统治相当困难,屠杀成为其强化统治的重要手段。屠杀固然可以吓阻于一时,却也激起民众更为强烈的敌意。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加之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韧性坚持,日军不得不把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在被动防御上,其对华北地区的统治始终处于不安定状态。这就决定了日本对中国的进攻和统治是有限的、战略性的,控制区域集中于大城市和交通线附近。相对而言,眼皮底下的冀中地区控制虽较为严密,但也必须依靠密集的碉堡和据点完成。地道斗争的活跃▼1943年年中以后,华北乃至冀中的中日对峙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日军开始准备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冀中兵力不得不进一步予以压缩。9月至12月,日方在冀中撤去点碉400余个。1944年后,随着豫湘桂战役的展开,日军兵力抽调更加急迫。根据日方自己的统计,1944年秋,华北方面军占领地区,有139个县差不多未部署兵力,占总数的31.5%。日军兵力大批被抽调,为趁势反击提供了机会,地道斗争在此背景下重新活跃并进入高峰期。▲ 隐蔽的地道地上和地下是抵抗的一体两面,只有成功的地上抵抗环境的造成,才能为地道的挖掘和战斗提供可能;而地下斗争的开展,又大大丰富了地上抵抗的手段。这样的解释既回答了为什么在五一扫荡后地道斗争趋于沉寂,也可以帮助理解1944年后出现的地道大发展局面。日军对民众的掠夺,既源于其侵略战争的本质,同时和中国的持久抵抗对日军形成的压力不无关系。当民族情怀和中国军民抗战的现实与宣传结合,就足以成为日军控制中国的巨大负担,使日本人不得不长期面对着敌对的人群,消耗其统治资源。地道的隐蔽功能与战斗功能▼不夸张地说,抗战结束前,冀中的地道已成为一座地下长城。不过1944年前,除局部地区、个别地道曾经发挥作战功能外,地道更多还是以其隐蔽功能而存在。1944年后,形势明显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变化,不再满足于挖掘地道用于隐蔽,地道的战斗功能被特别强调,战斗地道逐渐得到推广。地道要发挥战斗作用,必须和村落战、爆炸战等战斗方式结合。「事实证明,单纯的地是起不了多大作用,必须以武装斗争、爆炸运动来掩护。只有广泛的游击战很好开展起来,地道运动才能广泛开展。」地道斗争之所以能够进行,就中共本身言,民众的支持不可或缺;就对手方言,其被牵制的现实则是中共力量可以发挥的关键。在普遍的敌意和有领导的武装反抗下,日军有限的兵力,决定了其只能局限于控制交通要道和核心地区,要想全面控制力所难能,这就给各种形式的抵抗提供了空间,地道斗争是其中富有效能的一种。但是地道斗争毕竟有其被动挨打的一面,因此和各种形式的斗争结合显得至关重要,对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也相当严格,否则,就难免遭遇挫折。地道战一般投入小兵力,如果遇到对手大兵力、持久性袭击,而又无法顺利转移,周边村庄也不具备协助打击敌军的实力,则有可能遭遇困难,和中共所有的敌后抵抗措施都一样,地道斗争必须放在抵抗系统中的一环予以使用。结语▼纵横于冀中地下的地道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奇迹,也是日军难以想象的脚底下的噩梦。对日本人而言,过大的战争企图使他们很难脚踏实地,以有限的兵力,从事一场没有边界的战争,日本人的捉襟见肘几乎不可避免。冀中地底下的抵抗,本质上是一场关乎士气的较量,征服一个地道或许不难,但要征服成百上千的地道就难上加难,何况在这些地道后面,还有令征服者胆寒的抗争意识。


地道战是什么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战法战果史料记载,“反扫荡”时期,地道战成效显著。至1944年底,冀中地道已达1万公里以上,以保定中东部为中心覆盖周围直径130公里。由于地道战分散于冀中8000个村庄,主要配合小股游击队作战,杀敌总数未有明确统计。据统计,自地道挖成到抗战胜利两年时间里,高平军民用子弹壳制造再生子弹5000余枚,充分发挥地道战、地雷、手榴弹的优势,先后粉碎日伪军5次大围剿,毙伤敌人2240多名。冉庄则利用地道对敌作战72次,配合正规部队对敌作战85次,歼灭日伪军2100多人,自己却只牺牲了1人。

红色影片观后感(或读后感)150字以下,50字以上。

写作思路:读后感写作围绕原文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悟,描述出自己心中的体验。根据闪闪的红星中所人物关系和生活细节,从中写出对内容有触发和启示的地方。上幼儿园的时候,在父母的陪同下我看过一次《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电影中的主题曲“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听到这震撼人心的歌声,不禁热血沸腾。小主人公潘冬子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由于当时年龄太小,里面的一些画面有些模糊。今年寒假,当妈妈把《闪闪的红星》这本书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一口气就把整本书读完了。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今后要学习潘冬子那种勇敢、不怕死,用乐观去面对生活的精神;为了报仇,想尽所有的办法,去面对小鬼子,哪怕失去生命,也永不放弃的勇气;他只要有一口气在,都会去用快乐来迎接生活的态度。在这本书中,我还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每当他遇到困难、做一些决定或者帮助红军的时候,他总会从兜里掏出一颗火红的五角星看一看,摸一摸,脸上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想这颗红星应该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吧!从他的言行上看来,他看见红星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父母一般,也就是这颗红星给予了他力量、勇气和信心吧!潘东子的精神很是值得我们学习。如今在和平的年代,虽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但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我们在学习上不能退缩,在生活中更要勇敢地面对每一件事情。东子你真是位“小红军”,更是我生活中的偶像,学习中的好榜样!我发誓今后要以你为榜样,向你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

红色,它包含的 文化 和内涵是远远超出其他色彩的,它被冠以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中国红”。关于红色经典电影的 观后感 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红色经典相关内容推荐↓↓↓ 红色革命名人名言 红色经典散文朗诵 13首红色经典歌曲热门推荐 2021红色经典诗歌朗诵稿6篇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故事 。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 方法 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己,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己的领土,要立起自己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非常的激动的。他为了自己的国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但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但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座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己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2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悲痛和自豪的感情从心底里涌动着。我好像透过屏幕,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些战士的勇敢和无畏。这些有血有肉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放弃小家,保护国家,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我!让我懂得了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怎么去做。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钢板,战士们把身上绑上炸药,毅然从楼上跳了下去。他们的牺牲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随着硝烟消失的战士,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飘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总以为有外国人保护是安全的。后来亲眼目睹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国家的血肉长城时,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们慢慢的觉醒了,他们就开始自发的为守备军捐钱捐物,接电话向,送国旗和药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场战斗不仅仅是400人的战斗,更是中华人民的战斗。 影片最后,军队需要向租界撤退时,他们面对敌人的疯狂扫射一点都不畏惧,看着战士们身后的血雾,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苟活者在淡红色的血色之中,会依稀看见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将更奋然前行。”没错,在血色之中。我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时间。在我胸口燃烧,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且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为是的中国人民!八佰,不仅仅是八佰人,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3 今天看了一部红色革命电影《上甘岭》,电影的主要情节是: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 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为之动容: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 他们真正做到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此时,我也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们更应发扬继承老一代先烈的这种优秀品质。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相应地,自己得到的也会得到很多东西。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4 昨天,我虽然才刚看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但是直到现在我依然还是难以忘记。耳旁依然还回荡着“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豪迈而坚定的 口号 。 这电影主要讲了:一天,日本鬼子准备扫荡狼牙山一带,红军们尽力保护乡亲们转移。五壮士为了保护乡亲们,一路上战功赫赫,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顾生死,最后为了让主力转移,被逼上狼牙山顶,最后跳下悬崖,以身殉国。 看到这里,我不禁咬紧嘴唇,饱含热泪。他们在村子里自身难保,却还是处处为乡亲们着想,坚决保护老百姓。令我深深地感动。因为要转移,必须留下人来拖住鬼子,所以留下了六班。但是六班只有五个人,怎么来拖住日寇的三千人马呀?我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挺过去?五壮士为了保护主力军,不惜生命危险将鬼子引到棋盘山决一死战。他们边打边往山上移动,丝毫不敢松懈。在鬼子一次又一次的无情猛攻下;在飞机大炮的轰炸下;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没有恐惧和害怕,更没有退缩和放弃!反而____越勇,我看到的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颗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永不放弃的决心!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像敌人扔石头,将鬼子和汉奸打得头破血流。每一扔,都注入了全部的力量。他们扔出的不只是石头,还有我们中国人民的愤怒和仇恨。最终,他们被逼上了顶峰,在跳下悬崖的同时还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大地似乎都为之震动!天空也为之怒吼!在抗日战争中又添了鲜红而悲壮的一幕! 想一想,我们现在既幸福太平又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多少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呀!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相比之下,我不禁惭愧:平时劳动时偷懒,做作业拖拉,做 体育运动 时的害怕胆小等等。这些小事都无法坚持,怎么对得起革命先烈呀?从此以后,我一定以他们为榜样,不断进步。 五壮士们那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以后报效祖国,这样,才不辜负先烈们的付出与牺牲!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5 最近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此书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太行山上》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 标枪 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书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 大雪 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本书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相关 文章 :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精选6篇600字 ★ 红色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2000字精选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作文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500字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 ★ 红色经典影视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5篇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300字作文 ★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 ★ 红色影视剧观后感5篇600字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上一篇:月光宝盒搞笑电影

下一篇:精选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