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意义
上周看完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是马东带领米未做出的又一档现象级的节目,也是近一年以来我唯一完整看过的综艺节目。
马东是懂年轻人的,从《奇葩说》到《乐队的夏天》,再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他总是能拿捏住年轻人爱看什么,选择合适的素材并且以他们热衷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打造出爆款。
同时马东也是有情怀的,喜剧大赛的参赛演员,除了极少一部分是已经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喜剧演员之外,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在去与留边缘挣扎的演员或编剧,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绽放他们的光彩。在喜剧大赛的最后一期颁奖典礼上,他邀请了正午阳光、坏猴子等一众知名影视出品方前来站台,就是为了能够让参赛选手们能够有被看到的机会。
追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季之后,我忍不住思考,喜剧到底有什么意义?
喜剧能够为我们带来快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喜剧的立足之本。喜剧可以没有其他任何的附加值,但是不能没有笑点,换言之,一个不搞笑的喜剧作品,无论在其他方面表现的多么出色,也许是靓丽的服装、精湛的台词和演技、酷炫的舞台效果,都是失败的。
现代人需要欢乐。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开心,尽快我们享受的前人未曾得到的科技成果,但也承受的他们甚至都不会想到过的生活压力。如果拿一个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100年前想比,我认为几乎毫无疑问那时侯的人们更加容易满足和快乐。
我们似乎更容易焦虑了,为了房贷而焦虑,为了培养子女的高额成本而焦虑,为了KPI而焦虑,为了结婚而焦虑,为了人际关系而焦虑,为了网络上遭遇的攻击而焦虑,总之我们有数不尽的理由。如果有人要举办一场焦虑大赛,那么这也许是一场史上门槛最低的比赛,人人都是不相伯仲专业选手,人们花样百出的表演,让评委都看花了眼。
在这样的情况下,快乐——哪怕是短暂的快乐,都显得尤为重要。上周我频繁加班,经常是下班回家,写稿,洗漱,睡前还要坚持看一集喜剧大赛的视频节目。我的身体很疲惫,它希望我立马睡觉,但是我的精神却又急切地想补偿自己,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大脑仿佛在说,你的白天太苦了,你必须做点什么,来为自己补充一点快乐,就像是病人缺钙或是缺少维生素一样。
而比快乐更重要的,我觉得是一种共鸣。其实共鸣本身也是评判一个喜剧作品好不好笑的标准之一。读者能否读懂一部作品,能不能在喜剧中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这可能直接影响了作品的传播程度。喜剧可以是夸张的,是架空的,但是它的核心元素必须是在现实中能被感知的。
共鸣就是一种,我理解了你,然后我发现原来你是懂我。被人理解太重要了,没有人希望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喜剧大赛中有一部据说是最“出圈”的作品《偶像服务生》,就是用一种荒诞的方式,把练习生的行为特色嫁接到了服务生的人物上。这种人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存在的,但是里面夹杂了很多追星族的梗,却大家很容易沉浸到一种共同情绪之中。
当然,我们也会期待一部作品除了好笑本身,还能承载一些教育意义。但我认为这种教育应当是一种展现和引导,而非是灌输。
比如其中一部作品《台下十年功》,讲述了一个从小热爱唱戏但不被人认可的人,穿越回了小时候,努力劝说小时候的自己放弃唱戏改学其他更有“前途”的艺术形式的故事。故事没有告诉你,不要轻言放弃,要努力追求梦想,但是当你看到小时候的“我”的那一丝执拗,看到长大的我即便是站在所谓成功者的舞台上,还是忍不住唱响一曲《叫小番》之后,不由得就会燃起一种对于梦想的信念感。
节目播出以后,很多人给《台下十年功》的表演者张弛留言,说自己从作品中汲取了力量。例如有一个做乐队的,本来已经想要解散,但是最后还是想再坚持坚持。张弛说其实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为大家带来欢乐意外的力量。我觉得这也许正式喜剧的另一种魅力,把自己想表达的作品展现出来,然后读者会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去解读和理解,一部好的作品,是创作者和观众一同完成的。
我也特别喜欢演员史策在节目中对于喜剧意义的一个论断,她说喜剧就像牛奶,它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它能让你睡个好觉。
喜剧电影的定义是什么?
分类: 娱乐休闲 >> 电影
解析: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18世纪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及法国的博马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喜剧的代表;19世纪以俄国的果戈理为代表。
喜剧可以略分为两种:浪漫喜剧与讽刺喜剧。
浪漫喜剧从爱情等浪漫题材取材,而使用例如误解与澄清等情节进行剧情的安排推展。
浪漫喜剧的英文为 Romantic Comedy 。
讽刺喜剧以时事取材,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在戏剧作品中表现对于社会、政治的关怀。
讽刺喜剧的英文为 Satire Comedy 。
什么是电影
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或动态画面即映画,是作品视觉艺术形式,通过使用移动图像来表达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价值观,或各类大气模拟体验。这些图像通常伴随着声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 电影一词是电影摄影的缩写,通常用于指代电影制作和电影业,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形式。膜的运动图像被用创建拍摄具有实际场景运动画面相机,通过拍摄使用传统的图纸或微缩模型动画技术,借助于CGI和计算机动画,或通过一些或所有这些技术的组合,和其他视觉效果。理论综述电影是人类知道其确切产生时间和成长历程的艺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媒体,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从19世纪末开始,法国、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电影发明家们相继发明了能摹拟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声记录和还原的技术和机器。这种电影技术从一诞生,就被企业家发展成为电影生意,被政治家发展成为意识形态,被艺术家发展成为电影艺术,被研究者发展成为电影理论。一部电影发展史同时也是电影人探索电影规律的历史。
什么是电影?
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字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起来,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广义的电影题材是指电影文学剧本所描写的社会、历史生活的领域,如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军事题材、知识分子题材,或现代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历史题材等等。狭义指经过作者概括、集中、提炼、加工后、组织进作品中的那些生活现象,即表达一定主题的生活素材。从1888年普林斯所拍摄的仅有两秒的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到现在用两小时左右时间去给我们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从黑白默剧到色彩斑斓的电影世界,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所能呈现的内容也被不断丰富,导演们用更为专业的手法在各种拍摄仪器下为我们展现出另一个光影交织的世界。 电影里展现的99%都是生活的精华部分,那些生活不精彩的部分影片中都会省略掉,要么完全不拍,要么就是一个蒙太奇转场,要么就一排黑底白字:多年以后…而生活和电影相反,99%的时间都是处在「多年以后…」的那个部分,「精彩时刻」却只在偶尔时才会出现。通常情况特别是在日常许多事务中的当下我并不能很准确分清楚哪些时刻是「精华」哪些是「多年以后…」。不过我发现在事情结束一段时间以后,回想起来的话就比较容易分辨了。进而我又想如果在临终前回忆自己一生时,那会儿肯定更加清晰,应该那回忆就像是一部导演精剪版的电影。正如导演李沧东所说的那样:“电影让我们回望生活、反思现实,并对此间的意义进行提问。”在《寄生虫》中,基宇一家无时无刻不想摆脱穷人的标志,走出那个昏暗无光的地下室,梦想有朝一日可以过上朴社长家一样的上流生活,朴社长对基宇一家身上若有若无的穷人气息的厌恶,富与贫所代表的两个家庭始终存在着不可逾越的横沟,穷富阶级矛盾激化至最后的行凶。 站在穷人角度,穷人为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择手段的想去融入富人家中,追求幸福这没错;站在富人角度,对穷人身上的“穷味道”的厌恶这也无可厚非。但一直到故事的结束,凶手就只有基宇父亲一人吗?导演让我们在电影中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贫富差距,矛盾冲突,跌宕起伏故事情节引发的是我们对于现实社会中贫富阶层固有矛盾的深入思考。 又像是导演娜丁·拉巴基镜头下的《何以为家》,十二岁男孩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观者无不对赞恩的经历表示同情,同情过后是对于非法移民、虐待孩子、移民工人、国界的概念以及其荒谬的地方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这个预先建立好的社会体系却带来的种种矛盾的质疑。 在《我不是药神》中,穷人对于高价救命药的无可奈何,真正有药效的药厂却比不上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的大药厂,以及小人物拼尽全力想改变这一现状时的无可奈何,将天价药劣质药等问题摆在明面上,让观众了解这一可能本是一小部分人所知道的事实。 《少年的你》中更是以一个例子让人们对校园暴力问题更加关注。导演们用他们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一些不被我们所熟知的,又或是视若无睹的一个又一个现象,在镜头的捕捉下为我们呈现出不同角色眼中的世界,而后留给我们的正是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综上所述,电影就如娱乐教育一样,改变着人们,也改变着社会。电影对于每个人,有时像一面镜子,有句话:以史为镜,可以证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证得失。人们在看电影时,还能反省生活,反省自身。电影就如清水一样,很容易的渗透进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