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5战斗机是什么时候首次试飞的?
歼-15“飞鲨”战斗机据称是中国海军首种舰载战斗机。据信该机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其设计源于歼-11,并参考了乌克兰的T-10K-3验证机。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官方消息证实该机的存在,但外界普遍认为该机已成为中国舰载战斗机的首选型号。据称,该机将部署在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以及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航母上。据源自网络的消息,2010年5月6日歼-15进行了首次滑跃起飞,同年7月8日进行了第二次试飞。若消息属实,则证明歼-15必将成为未来国产航母的主力舰载机。虽然现在歼-15存在是确信无疑的,但仍然没有官方消息作为依据。目前歼-15仍在试飞中,另据消息双座型歼-15也在研制之中。
歼10战斗机有隐身能力吗?
目前J-10的数据可谓是满天飞,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的发动机。早期型号由于太行没有赶上进度,使用的是AL-31FN,最大推力12200N,后期应该用的是太行。据公开资料称,太行的总体性能优于AL-31FN,推力和推重比都有所增加。因此,可以判断,J-10继承了国产战斗机从J-7以来的优秀的高空高速性能。有报道称J-10曾经在一次试飞中飞出了中国战斗机的最大表速,以前中国最快的战斗机是J-8及J-8II,达到了2.2马赫,可想而知J-10的速度至少比J-8及J-8II要快,升限方面应该与之持平。在中低空亚音速机动性方面,同样的,由于有了大推力发动机,再加上先进的双三角中单翼加三角前翼的近耦合鸭式布局,J-10应该有不俗的表现。由于曾经有过5:0战胜苏-27的经历,排除人的因素,J-10在这方面肯定超出苏-27不少。苏-27曾经在模拟空战中赢过F-15(有战例,可以查),F-15又略强于F-16,可以判断,纯就机动性而言,J-10超出F-16。
雷达性能是最不好判断的,因为没有任何确切的可以证实的消息。但是,依然可以从J-10装备的PL-12导弹猜个大概。PL-12的出口型号SD-10的射程至少在70KM以上,PL-12应该比它只高不低。据某专家公开说,PL-12和AIM-120性能相当,AIM-120射程最远大约80KM,那么,就此可以推断,J-10雷达至少可以看到80KM以上。中国目前没有不死鸟之类的远程导弹,看的再远也没用。刚把人家锁定,对方的雷达告警就响了,还不如不开雷达(有没有预警机是另一回事)。这是下限,上限就无从而知了。至于同时跟踪X个目标,同时打击Y个目标,那就更加的无从知晓了。至于其他的电子设备啥的,都是机密,知道也不能说,要有保密意识。
还有就是载弹量和作战半径,这个仍然不好判断,因为同样属于保密信息。但是相信不会比对岸同是轻型战斗机的F-16少,起码是同一水平线。有消息称最大载弹量有9吨,姑且听之;作战半径不会比更小的FC-1的1200KM少。武器方面,目前已知的国产对空对地对海武器相信一样不拉,进口的如果对方开放了原代码应该也能用。
美国人说J-10是抄的以色列的幼狮,当个笑话吧。J-10比幼狮大了一号不止,除了长的像了点几乎就没有共同之处。波音747和空客A400除了个头不一样,长的也挺像的,但你要说谁抄了谁,两边的人非得和你拼命不可。
总体而言,J-10是一款不错的第三代战斗机,如果解决了对隐身目标探测的问题,再换个矢量推力发动机的话,和F-22抗衡一下也是有可能的不过传说中改双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相当于重新设计了一架战斗机,而下代战斗机不更多的考虑隐身性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歼-14战斗机的介绍
歼-14战斗机是为网络流传中国第五代战斗机,被外国媒体多次报道,许多国外媒体猜测歼-14是中国对俄罗斯米格1.44的逆向研究版本,使用内部弹仓降低雷达反射,提高隐形。但是,J-14更有可能是成都飞机厂基于强-6设计的,用来同沈阳J-13和成都J-10竞标解放军第三代战斗机的方案。实际上歼-14的机号悬空,亦从来无任何确切证据证明歼-14的计划或者其战斗机实体存在。
中国歼-8Ⅱ战斗机有哪些雷达系统?
歼-8Ⅱ的雷达系统:空空导弹加装AN/APG-66(V)雷达是“和平典范”最抢眼的项目,为歼-8Ⅱ添加了“金睛火眼”。这可能是首例东方战斗机与西方雷达的官方“联姻”。该雷达由西屋电气公司研制,属于X波段脉冲多普勒机载火控雷达,主要装备F-16A/B等。美方赋予提供给中方的雷达一个新代号:PRCF-8APG-66(V)。我国当时没有能与之相比的火控雷达。该雷达采用平板隙缝天线,对大型飞机的最大搜索距离约140千米。对战斗机的上视探测距离46到74千米,下视37到55千米。具有频率捷变能力,抗干扰性好。同时APG-66(V)的处理机、雷达计算机、存储介质较先进,从而能够提供大容量快速的处理能力。其设计具有模块化的特点,分为7个各自带独立电源的可更换单元,插头/插座统一而易于插拔,供电可靠,大量采用可靠性好的数字式器件。因此,APG-66(V)在战地条件下可快速更换修理。对于解放军来说,当时面对着敌人立体化大集团进攻的威胁,更需要截击机长时间连续作战,需要尽可能减低故障趴窝的几率。米格-25截击机APG-66(V)借助脉冲多普勒技术,能够在地面杂波干扰中搜索并锁定目标,从而发起攻击。老式单脉冲体制的雷达,基本无法做到这一点。APG-66(V)的工作状态很齐全,空空模式例如格斗、快速搜索、自动截获、自动跟踪等。空地模式包括真实波束、8:1的多普勒波束锐化、地图锁定、对海搜索跟踪等。因此APG-66(V)奠定了F-16良好的火控基础。在这一基础上略加发展后,F-16C/D型就具有了完善的空地作战能力。歼-8Ⅱ最初的火控系统,限于雷达体制,仅能对付中高空目标。这也是米格-23、F-104等典型第二代战斗机共同的特点,一般只有上视能力,无法下视探测。有了APG-66(V)这样雷达,歼-8Ⅱ才能够有效的拦截低空突防的敌方飞机和导弹,例如当时已大量装备苏军的图-22M“逆火”轰炸机和苏-24战斗轰炸机。当然APG-66(V)也有其缺陷:探测距离偏近,最初甚至没有连续波照射器,无法使用AIM-7“麻雀”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APG-66发展到APG-66ADF型后,F-16才能使用AIM-7。直到改装搜索距离增大50%的APG-68雷达的F-16新型号出现,“战隼”才真正具有了超视距空战能力。对于承担截击任务的歼-8Ⅱ,真正适用的雷达其实是APG-68。不过美国当时并不会提供该雷达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