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宽的人物贡献
为了振兴中国的海军事业,从质量上增强中国海军的实力,陈绍宽时刻不忘育人工作。即使是在抗战的动荡年月里,海军学校仍克服各种困难,每年招收新生100名,从未间断,为民族培养了海军人才。为了从英国人手中夺回自己的造船厂,陈绍宽采取釜底抽薪的计谋,选派回国的留学生进厂任职,取毛根势力而代之,费时10年,终于将毛根“送走”,使中国人独自承担了船舰的修理业务。在精心经营江南造船厂的同时,陈绍宽又将第一次北伐西征时截留的关税款50万银元,用作建造新舰。此外,他还多方筹款,建造了兵舰和炮舰10余艘。在陈绍宽的努力下,以闽系为主干的国民党中央海军的实力得到增强,海军拥有新造和改造的大小舰艇30艘,吨位达5万多吨。陈绍宽献身海军,振兴海军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贵的成效。不仅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批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忠贞之士,而且培养出了一批精通业务、掌握现代船舰科学,能够圆满完成出国接收新船只设备重任的技术人员。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上战役,自1937年8月16日江阴大战拉开序幕开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长年威震中国海疆的舰队,一部份在烟台自沉,主力则全数沉在江阴,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当时海军受排挤,陈绍宽奋斗维艰。民国34年5月,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参与制订“联合国宪章”。民国34年9月9日,在南京参加接受日本侵华军投降仪式,但以后在接收日本海军的实际工作中,屡受阻挠。
陈绍宽的个人生平
陈绍宽(1889年10月27日-1969年7月30日),字厚甫,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曾任中华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海军一级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是全国政协第1届委员、全国人大第1、2、3届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1969年7月30日,陈绍宽病逝,终年80岁。扩展资料:陈绍宽1889年出生于福建闽县胪雷乡(今属福州市仓山区)一个贫寒之家。他的父亲在家乡以开一间杂货店为生,后服务于晚清海军,由水手升至中士管轮,把陈绍宽推荐给海军元老萨镇冰,萨见陈绍宽聪颖过人,就鼓励他多读国学,并推荐他报考江南水师学堂,陈绍宽毕业后被选派赴英国留学。陈绍宽奋发为雄、大展鸿图,先后到德、法、意等国考察,致力于发展中国海军,成为中国海军史上的一个重量级人物。陈绍宽执掌中国海军长达17年,在海军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中国海军力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具有现代海军统帅的远见卓识,向中国海军官兵和广大民众反复宣传海洋主权同中国命运的密切关系,大声疾呼要加强中国海军力量,夺回中国海权。陈绍宽被誉为中国近代航母事业的先驱,中国航母第一人: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中国海军,与力量强于自己数十倍的日本海军进行浴血奋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誓死不愿作亡国奴的英勇气概;解放战争初期,他深明大义,不愿中国同胞骨肉相残,愤然辞职明志;解放战争后期,在政权更迭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弃旧图新,走向光明,脱离了国民党阵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与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书写了与共产党真诚合作的爱国人生中崭新的一页。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陈绍宽:海军名将坚拒赴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绍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