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易筋经

时间:2024-08-20 10:59:42编辑:小早

易筋经功法十二式是什么?

易筋经功法十二式:1、预备势动作要点:全身放松,身体中正,呼吸自然,心平气和。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2、第一式:韦陀献杵第一势动作要点:松肩虚腋,气定神敛。功法作用:均衡身体左右气机,改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消除疲劳。3、第二式:韦陀献杵第二势动作要点:坐腕立掌,两掌外撑,力在掌根。功法作用:疏理上肢经络,调练心肺之气,提高肩臂肌肉力量,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4、第三式:韦陀献杵第三势动作要点:两掌上托时,力达四肢,脊柱竖直,提踵稍前倾。两臂夹耳,目视前方。功法作用:调理三焦之气,发动手足三阴五脏之气,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四肢肌肉力量,促进全身血液循环。5、第四式 摘星换斗势动作要点:转身时以腰带肩,以肩带臂;目视掌心,意注命门。功法作用:壮腰健肾,延缓衰老;增强颈肩腰等部位的活动功能。易筋经十二式,易筋经十二式教学,易筋经十二式教程。6、第五式 倒拽九牛尾势动作要点:转身时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力贯双膀;掌握重心,身体平衡。功法作用:通过腰部扭动,带动肩胛活动,改善软组织血液循环,提高四肢肌肉力量及活动功能。7、第六式 出爪亮翅势动作要点:出掌时先轻如推窗,后重如排山,收掌时如海水还潮;充分展肩扩胸。功法作用:通过动作的引导,促进自然清气与人体真气在胸中交汇融合,改善呼吸功能以及全身气血运行;提高胸背部及上肢肌肉力量。8、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势动作要点:动作对拔拉伸要尽量用力,身体协调;合臂时,身后之臂主动上推,重心稳定,上下起伏。功法作用:通过身体的扭曲、伸展运动,使全身真气开、合、启、闭,提高肩部、腰背部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功能。9、第八式 三盘落地势动作要点:下蹲时松腰、裹臀,起身时,两掌如托千斤重物。下蹲与起身时,上体始终保持正直。功法作用: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增强下肢力量。10、第九式:青龙探爪势动作要点:目随“爪”走,意存“爪”心;动作自然协调,一气呵成。前俯时双腿直膝。功法作用:通过该功法可以调畅情志,改善腰部及下肢肌肉的活动功能。11、第十式:卧虎扑食势动作要点:用躯干的蛹动带动双手前扑绕环;抬头、瞪目时,力达指尖,腰背部成反弓形。功法作用:疏伸、调养任脉,改善腰腿肌肉活动功能,强健腰腿。12、第十一式:打躬势动作要点:体前屈时,直膝,两肘外展;前屈时,脊柱由头经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由上向下逐节前屈;直立时由下向上逐节伸直。功法作用:锻炼督脉,充足阳气。鸣天鼓可以醒脑、聪耳、消除大脑疲劳。易筋经十二式,易筋经十二式教学,易筋经十二式教程。13、第十二式:掉尾势 左右各4次动作要点:扭头转臀时,头与臀做相向运动。高血压、颈椎病以及年老体弱者,动作要小而缓慢。功法作用:强化腰背肌肉力量,改善脊柱各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功能。易筋经十二式,易筋经十二式教学,易筋经十二式教程。14、收势 4次注意:在动作练习中,动作幅度以及难度应根据个人情况,因人而异调整。应循序渐进,动作缓慢,幅度由小到大,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动作幅度。

易筋经十二式口诀

易筋经十二式口诀如下: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二势:横担降魔杵第三势:掌托天门第四势:摘星换斗势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第六势:出爪亮翅势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第八势:三盘落地势第九势:青龙探爪势第十势:卧虎扑食势第十一势:打躬势第十二势:掉尾势一、第一层文火健身《易筋经》:文火健身《易筋经》是在古代导引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气行走经络”,打通“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气功导引术。养生之道在于心情、在于筋络通畅、浑身飘仙,这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二、第二层武火运气《易筋经》:练成武火运气《易筋经》的弟子,可随意将气调动到任何部位,产生强大力量,强身防身、锄强扶弱,也可公开登台进行各种硬气功表演。三、第三层疗伤运气《易筋经》:身体的疼痛,除部分外伤引起之外,有很多情况是因筋络不通、气血受阻而形成的,中医理论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练习《易筋经》第三层次,可使真气在身体内任意运行,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以达到自我修复疗伤的目的。四、第四层内气透发《易筋经》:由于《易筋经》功夫讲究的是气血运行、练气养丹,所以久练气场、磁场会越练越大,通过“内气透发”方法的修炼,可使丹气透发,曾强免疫力,打通筋络,逐渐康复。中医理论讲,所有的病症都是由“虚”、“实”、“寒”、“热”引起的。中医治疗,就是辨症施之,通过“补”、“泄”、“点”、“按”等行气方法使病人阴阳平衡,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易筋经原文全文

您好,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抚体叹今夕,过去少一日。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显然如何救,福梦何日足?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生未皈一。默视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五蕴并三途,天人阿修罗,六道各异趋,二谛未能融,六度未能具。【摘要】
易筋经原文全文【提问】
您好,易筋经原文全文: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此名静夜钟,不碍人间事,白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三餐食既意,放风水火讫,抵喜见明星,燃灯照暗室。晚夕功课毕,将息临卧具,大众咸肝睡,忘却生与死。【回答】
您好,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抚体叹今夕,过去少一日。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显然如何救,福梦何日足?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生未皈一。默视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五蕴并三途,天人阿修罗,六道各异趋,二谛未能融,六度未能具。【回答】


易筋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易筋经》书籍 4 易筋经功法 4.1 功法操作 4.1.1 韦驮献杵势 4.1.2 摘星换斗势 4.1.3 倒拽九牛尾势 4.1.4 出爪亮翅势 4.1.5 九鬼拔马刀势 4.1.6 三盘落地势 4.1.7 青龙探爪势 4.1.8 卧虎扑食势 4.1.9 打躬势 4.1.10 工尾势 4.2 主治病症 4.3 注意事项 5 参考资料 1 拼音 yì jīn jīng 2 英文参考 yijinj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anging tendon exerci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易筋经》书籍 《易筋经》为导引功法名著。托名南北朝时印度高僧达摩传(一说托名唐初李靖传)。原书中载本书为唐代印度僧人达摩原作,经僧人般刺密谛译义成汉文。书中记述了有关医疗体育、锻炼身体的方法,并附图解,还有一些佛教色彩的论述。现存多种近代刊本。 易筋经流派甚多,主要有三种:“衙门藏版”《易筋经》(附《洗髓经》一卷,故又名《洗髓易筋经》)十二势;《中外卫生要旨》三套二十二势;《少林内功秘传》二十四势。二十四势。十二势分韦驮献杵(又分一、二、三势)、摘星换斗、倒拽九牛尾、出爪亮翅、九鬼拔马刀、三盘落地、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掉尾等功法。 4 易筋经功法 易筋经指锻炼筋肉以保健强身的导引方法[1]。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套变易筋骨,使之强健的一套练习方法。这套功法曾经被伪托为南北朝时达摩和尚传给少林寺和尚的。其特点为动作与呼吸密切结合,始终采取静止性用力。 4.1 功法操作 4.1.1 韦驮献杵势 1.第一势 (1)起式:并步,头端平,目视前方,下颏微向里收,含胸拔背,蓄腹收臀,松肩,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五指并拢微屈,中指贴近裤缝,两腿伸直,两脚相靠,足尖并拢,口微开,舌抵上腭,定心息气,神情安祥。 (2)功式:左足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与肩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双手向前徐徐上提,在胸前成抱球状,松肩,略垂肘,两掌心内凹,五指向内微屈,指端相对,约距15cm。 2.第二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功式: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直腰收臀,含胸蓄腹,上肢一字平开,掌心向地,头如顶物,两E直视。 3.第三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两足开立与肩宽,足尖着地,足跟提起,腿直,蓄腹啦臀,两掌上举高过头顶,掌心朝天,四指并拢伸直,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约成直角,两中指之距约为3cm,肘微曲,仰头,目观掌背,舌抵上腭,鼻息调匀。 (3)收式:两掌变拳,旋动前旋,使拳背向前然后上肢用劲,缓缓将两拳自上往下收至腰部,拳心向上,在收拳同时,足跟随势缓缓下落,两拳至腰时,两足跟恰落至地。 4.1.2 摘星换斗势 1.起式并步同一起式。 2.功式右足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足成斜丁八步形;随势身向右微侧。屈膝,提右足跟,身向下沉或成右虚步含裆势。两上肢同时操作,左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右手握如钩状下垂于裆前。右钩手上提,使肘略高于肩,前臂与上臂近乎垂直,钩手置于头之右前方,松肩、屈腕、肘向胸、钩尖向右、头微偏、目注右掌心、舌抵上腭、含胸拔背、直腰收臀、少腹含蓄,紧吸慢呼,使气下沉,身勿前后左右倾斜,两腿前虚后实,前腿虚中带实,后退实中带虚。左右交换,要求相同。 4.1.3 倒拽九牛尾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功式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握拳由身后划弧线形向裆前,拳背相对,拳面近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头、目前视。 (2)两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随势直腰,肩松肘屈,肘略低于肩,头端平,目前视。 (3)旋动两掌,使掌心各向左右随势运动徐徐向左右平分推,至肘直。松肩、直肘、腕背屈、腕肘肩相平。 (4)身体向左转侧,成左弓右箭势(面向左方)。两上肢同时动作:左上肢外旋,屈肘约成半圆状,拳心对面,双目视拳,高与肩平,肘不过膝,膝不过足尖;右上肢内旋向后伸,拳背离臀,松肩、肘微屈。两上肢一前~后作螺旋劲,上身正直,塌腰收臀,鼻息调匀。 (5)身体向右转侧,面前方,左弓步变马裆势,随势左上肢内旋至身后,右上肢外旋,再两拳同时由身后(划弧线)至裆前。 (6)同本功式之(2)。 (7)同本功式之(3)。 (8)同本功式之(4),但左右方向相反。 4.1.4 出爪亮翅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功式 (1)两手仰掌沿胸前徐徐上提过顶,旋腕翻掌,掌心朝天,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中、食指相接,仰头,目观中、食指交接处,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10cm,以两足尖支持体重。肘微屈,腰直,膝不得屈。 (2)两掌缓缓分开向左右而下,上肢成一字平举,随势足跟落地。再翻掌使掌心向上,十指仍用力分开,肩、肘、腕、掌相 (3)两仰掌化拳,由身后向腰,成仰拳护腰势。 (4)两仰拳化俯掌由胸前徐徐向前推,至肘直,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10cm。继而两掌背屈,使掌心朝前,指端向上,十指仍用力分开,目向前平视,肩、肘、肩、腕相平,直腰,膝勿屈 4.1.5 九鬼拔马刀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功式 (1)足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腰实腿坚,膝直足霸,同时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 (2)运动两臂。左臂经上往后,成钩手置于身后,右臂向上经右往胸前,掌根着实,蓄劲于指。 (3)右臂上举过头,由头之右侧屈肘俯掌下复。使手抱于劲项,钩手化掌,使左掌心贴于背,在生理许可范围尽可能向上。 (4)头用力上抬,欲使头后仰,上肢着力,掌用劲下按,欲使头前俯,手项争力。挺胸直腰,腿坚脚实,使劲由上贯下至踵.鼻息调匀,目微左视。 (5)运动两臂。左掌由后往上往前,右上肢向前回环,左右两掌相叉立于胸前。 (6)左右交换,操作同上。 4.1.6 三盘落地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功式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较肩为宽,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叉腰,腰直胸挺,后背如弓,头端平,目前视。 (2)两手由后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两上肢似一圆盘处于前胸。 (3)由上势,旋腕转掌,掌心朝前,运动上肢,使两掌向左右而下,由下成仰掌沿胸腹之前徐徐运劲上托,高不过眉,掌距不大于两肩之距。 (4)旋腕翻掌,掌心朝地,两掌运劲下按,成虚掌置于膝盖上部,两肩松开,肘微屈曲,两臂略向内旋,前胸微挺,后背如弓,头如顶物,双目前视。 4.1.7 青龙探爪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功式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与肩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势。身立正直,头端平,目前视。 (2)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拳仍作仰拳护腰势,目视平掌,两足踏实勿移。 (3)上势,左大拇指向掌心屈曲,双目视大拇指。 (4)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膝直,足跟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5)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两仰拳护腰势,同(1)动作。 (6)左右交换,反复操作。 4.1.8 卧虎扑食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功式 (1)右腿向右跨出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左仆腿势,两掌相迭扶于右膝上,直腰挺胸,两目微向左视。 (2)身体向左转侧,右腿挺直,屈左膝,成左弓右箭势,扶于膝上之两掌分向身体两侧,屈肘上举于耳后颈之两旁,然后运劲使两掌徐徐前推,至肘直。松肩,腕背屈,目注前方。 (3)接上势,俯腰,两掌下按,掌与指着地,按于左足前方之两侧,掌实,肘直,两足底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4)分解成三,如下:①右足跟提起,足尖着地,同时在前之左腿离地后伸,使左足背放于右足跟上,以两掌及右足尖支撑身体。②再屈膝,身体缓缓向后收,重心后移,蓄劲待发。③足尖发劲,屈曲之膝缓缓伸直。两掌使劲,使身体徐徐向前,身应尽量前探,重心前移,最后直肘,昂起头胸,两掌撑实。 如此三者连贯进行,后收前探,波浪形的往返进行,犹如虎扑食。 (5)由上势,左腿跨向两掌之间,屈左膝,右腿伸直,成右仆腿势,同时两掌离地,相迭扶于左膝上。 (6)左右交换,反复操作。 4.1.9 打躬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功式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比肩稍宽,足尖内扣,两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右平举势,头如顶物,目向前视,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正直,腕、肘、肩相平。 (2)由上势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后脑。勿挺腹凸臀。 (3)由上势,屈膝下蹲成马裆势。 (4)直膝弯腰身前俯,两手用力使头尽向胯下,两膝不得屈曲,足跟勿离地。 4.1.10 工尾势 1.起式并步同第一势。 2.功式 (1)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肚。 (2)由上势,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目向前平视。 (3)由上势,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4)由上势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离地。 4.2 主治病症 本功既能增强腰力、腿力、臂力、指力,又能调整内脏功能,增强体质,有利于消除病痛,是一种“扶正祛邪”的强健功法。 4.3 注意事项 1.练本功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换穿宽松的衣服、布鞋等。 2.练功时要集中注意力,呼吸调匀。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屏气用力。开始时以自然腹式呼吸为宜。 3.练功时要求松静自然,刚柔相济,意守丹田。 4.练功毕或中间休息时,不可当风,并应作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活动关节等,但不应作激烈活动。 5.开始时,宜每节做持续10次呼吸,以后逐渐增加,达40次呼吸为止,一般以微出汗为度。每天至少练功1次。 6.体质特别虚弱者,不宜练习本功。

上一篇:肥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下一篇:河南高招信息平台